词典 吴三桂 吴三桂的意思
sānguì

吴三桂

简体吴三桂
繁体
拼音wú sān guì
注音ㄨˊ ㄙㄢ ㄍㄨㄟ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ú,(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例句】: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2)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例句】:吴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3)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组词】:吴语。吴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4) 姓。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guì,(1)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别称。【组词】:桂剧。桂系军阀。(2) 〔桂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椭圆形,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亦可做香料,通称“木犀”;简称“桂”,如“金桂”,“桂子飘香”、“桂轮”(月的别称,相传月中植桂花。亦称“桂魄”)。(3) 姓。

吴三桂的意思

吴三桂 [wú sān guì]

1. 清代藩王。字长白,高邮(今属江苏)人。明末担任辽东总兵,驻防山海关。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他与农民军为敌,引清兵入关,受封为平西王。又为清兵先驱,镇压陕西、四川等地农民起义军。后又攻入云贵地区,俘杀南明永历帝。镇守云南,拥兵割据。康熙帝下令撤除藩王后,他发动叛乱。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不久病死军中。


吴三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户释义:三户人家。 极言人数之少。《史记·项羽本纪》:“自 怀王 入 秦 不反,楚 人怜之至今,故 楚南公 曰:‘楚 虽三户,亡 秦 必 楚 也。’”裴骃 集解引 臣瓒 曰:“楚 人怨 秦,虽三户犹足以亡 秦 也。”一说,指 楚 之 昭、屈、景 三大姓。见 司马贞 索隐引 韦昭 说。后人多指“三户人家”。唐 李商隐《楚宫》诗:“但使故乡三户在,綵丝谁惜惧长蛟?”明 高启《次韵过建平县》:“县虽三户小,地僻罢兵防。”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当 吴三桂 拒命之时,彼已手戮 桂王,断不得称 楚 之三户。
    • 2.
      三逆释义:⒈指逆天、逆地、逆人三大罪。⒉佛教语。指恶比丘提婆所犯五逆中的三大罪,即破和合僧(破坏寺庙僧众秩序)、伤佛、杀比丘尼。⒊指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
    • 3.
      同尽释义:同时毕命;同归于尽。 明 陈子龙《岁晏仿子美同谷七歌》之七:“百年奄忽竟同尽,可怜七尺如鸿毛。”阿英《李闯王》第四幕:“我 吴三桂 就是投顺过去,一朝再有变化,又怎么是好?真个与他同尽吗?”
    • 4.
      唆教释义:教唆。望帝《四川讨满洲檄》:“顺治 十五年,虏臣 吴三桂 由 保寧 趋 遵义,遂犯 桂王 於 滇,薄走 缅甸。贼臣更唆教之,王以不免。”
    • 5.
      回雁峯释义:⒈又名 雁回峰。在 湖南 衡阳市 南,为 衡山 七十二峰之一。相传雁至 衡阳 而止,遇春而回,或说其峰势如雁回转,故称。清 唐甄《潜书·两权》:“﹝ 吴三桂 ﹞退守于 衡,不能悔败自厉,乃急于称帝,凿平 回雁峯,上登行郊祀之礼。”参阅 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六·长沙府》。⒉衡山 七十二峰之一。其峰势如雁回转;又相传雁至此而止,遇春而回。唐 卢仝《萧二十三赵歙州婚期》诗之一:“相思莫道无来使,迴雁峯 前好寄书。”唐 元稹《哭吕衡州》诗之五:“迴雁峯 前雁,春迴尽却迴。”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
    • 6.
      按实释义:⒈查考实情;查验确实。 《楚辞·九章·惜往日》:“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宋史·职官志五》:“若狱空或断絶,则御史按实以闻。”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永清县志阙访列传序例》:“或如应酬肤语,或如案牘文移,泛填排偶之辞,閒杂帖括之句,循名按实,开卷茫然。”《清史稿·礼志六》:“先是,康熙 间,巡抚 曹申吉 已入祠,至是以阿附 吴三桂 按实,夺之。”⒉按照事实。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然纪传为式,编年缀事,文非泛论,按实而书。”
    • 7.
      未一释义:⒈亦作“未壹”。没有统一。《后汉书·陈元传》:“方今四方尚扰,天下未一,百姓观听,咸张耳目。”晋 干宝《搜神记》卷七:“﹝ 胡氏 ﹞年二十五,产二女,相向,腹心合,自腰以上、脐以下,各分。此盖天下未一之妖也。”《宋书·礼志一》:“今或以天下未壹,非兴礼学之时,此言似是而非。”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顺治 康熙 间,天下初定,人心未一。某甲阴为 吴三桂 谍。”⒉不完备。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取二义乖剌不侔之语,参而贯之,故微旨有所未周,琬章有所未一。”⒊不一一详述。多用于书信。明
    • 8.
      李自成起义释义: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 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的政治主张,队伍发展到百万人。公元1644年起义军在西安建立“大顺”农民政权,不久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后明将吴三桂勾结满洲贵族共同镇压起义军,起义失败。
    • 9.
      眷礼释义:爱重礼遇。《新唐书·武元衡传》:“帝素知 元衡 坚正有守,故眷礼信任异它相。”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 司马光 ﹞虽以论不合去,而 神宗 眷礼之意愈厚。”《清史稿·尚善令》:“﹝ 吴三桂 ﹞蒙恩眷礼,列爵分藩,富贵荣宠,迄今三十餘年矣。”
    • 10.
      逆萌释义:⒈预先披露。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絶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⒉叛逆的趋势;背叛的念头。明 冯梦龙《智囊补·兵智·朱隽》:“今海内一统,独黄巾造逆纳降,徒长逆萌,非长计。”清 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是时 三桂(吴三桂)方欲立功,至十八年尚率兵入 缅,取 永明王 献捷,岂早有逆萌!”
    • 11.
      锄奸盟释义:锄奸盟为金庸小说《鹿鼎记》中群豪为了杀吴三桂而建立的同盟。
    • 12.
      阿吴释义:指 清 吴三桂。
吴三桂是什么意思 吴三桂读音 怎么读 吴三桂,拼音是wú sān guì,吴三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吴三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