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旗 [jūn qí]
1. 有一条边串连在竿上的一块布,由君主、封建领主、骑士或其他领袖作为标帜,用来在战斗中作为召集部下的中心。
英[ banner; ]
2. 用颜色区别的军团或军种的旗帜。
英[ army flag; ]
军旗 引证解释
⒈ 军队的旗帜。
引沈从文 《会明》:“被人谥作‘呆’,那一面宝藏的军旗,和那无根无蒂的理想,都有一部分责任了。”
国语词典
军旗 [jūn qí]
⒈ 军用的旗帜。
例如:「军旗飘扬」。
军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乘白释义:古代指战车和军旗。
- 2.
九旗释义:⒈以不同徽号表示不同等级和用途的常、旂、旜、物、旗、旟、旐、旞、旌等九种旗帜。 ⒉九旂:指各式军旗。
- 3.
二圣环释义:亦作“二胜环”。南宋 初年的一种军旗图案。后亦用美玉琢成帽环。取蒙尘的 徽宗、钦宗 自北回归之意。宋 张端义《贵耳集》卷下:“绍兴 初,杨存中 在 建康 诸军之旗中有双胜交环,谓之二圣环,取两宫北还之意。因得美玉琢成帽环,进 高庙 曰:‘尚御裹。’偶有一伶者在旁,高宗 指环示之:‘此环 杨太尉 进来,名二胜环。’伶人接奏云:‘可惜二圣环,且放在脑后。’高宗 亦为之改色。”
- 4.
五彩旗释义:⒈亦作“五彩旗”。多种颜色的军旗。⒉指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初期的国旗。因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组成,故称。⒊见“五綵旗”。
- 5.
五行阵释义:唐 李靖《兵法》说,各路军旗按所在方位作五色:赤,南方火;白,西方金;皂,北方水;碧,东方木;黄,中央土。 其后 宋 阮逸 伪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就根据五方之色而称为五行阵。参阅 清 汪宗沂 辑《卫公兵法辑本》卷中。
- 6.
井旟释义:画有井星图案的军旗。
- 7.
偃旗息鼓释义:放倒军旗,停敲战鼓。 原指不暴露目标,秘密行军。也指停止战斗。《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有伏兵,引去。” 后也用以比喻事情中止或声势减弱。
- 8.
兵旗释义:军旗。
- 9.
军旗释义:军队的旗帜。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旗面为红地,左上方缀金黄色的五角星和“八一”两字。
- 10.
军棋释义:棋类游艺的一种。有陆军棋和陆海空军棋,棋子按照军职和军械定名。两人对下,双方按照规则走棋,最后以夺得对方军旗者为胜。
- 11.
升旗释义:把国旗、军旗等慢慢地升到旗杆顶上:升旗仪式。
- 12.
建牙释义:⒈古谓出师前树立军旗。《晋书·姚兴载记下》:“於是尽赦囚徒,散布帛数万匹以赐其将士,建牙誓众,将赴 长安。”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公牙》:“《诗》曰:‘祈父,予王之爪牙。’祈父,司马,掌武备,象猛兽,以爪牙为卫,故军前大旗谓之牙旗。出师则有建牙、禡牙之事。”⒉引申指武臣出镇。唐 鲍溶《读淮南李相行营至楚州》诗:“閫外建牙威不宾,古来戡难忆忠臣。”宋 楼钥《送赵子直贰卿帅三山》诗:“建牙帅 七闽,人胡为公疑。”清 姚鼐《悼陈勤斋中丞》诗:“西南地控 五谿 遐,承詔单车往建牙。”⒊指少数民族建置王庭。唐 李
- 13.
戈旗释义:军旗。
- 14.
戎旃释义:军旗。 借指战事,军队。
- 15.
戎旆释义:军旗。亦借指战事。
- 16.
戎旗释义:军旗。
- 17.
戎麾释义:军旗。 亦借指军队。
- 18.
扬旌释义:高举军旗。指征战。
- 19.
扬徽释义:⒈亦作“扬挥”。挥动军旗。《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乃徇曰:‘扬徽者,公徒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戎士介而扬挥,戴金鉦而建黄鉞。”李善 注:“徽与挥古字通。”⒉喻征战。章炳麟《辨诗》:“铭者自名,器有题署,若士卒扬徽,死者题旌,下及楬木以记化居,落马以示毛物,悉铭之属。”
- 20.
挥羽释义:⒈鼓翅。⒉挥动羽扇。⒊谓指挥统率军旅。羽,军旗。
军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乘白释义:古代指战车和军旗。
- 2.
九旗释义:⒈以不同徽号表示不同等级和用途的常、旂、旜、物、旗、旟、旐、旞、旌等九种旗帜。 ⒉九旂:指各式军旗。
- 3.
二圣环释义:亦作“二胜环”。南宋 初年的一种军旗图案。后亦用美玉琢成帽环。取蒙尘的 徽宗、钦宗 自北回归之意。宋 张端义《贵耳集》卷下:“绍兴 初,杨存中 在 建康 诸军之旗中有双胜交环,谓之二圣环,取两宫北还之意。因得美玉琢成帽环,进 高庙 曰:‘尚御裹。’偶有一伶者在旁,高宗 指环示之:‘此环 杨太尉 进来,名二胜环。’伶人接奏云:‘可惜二圣环,且放在脑后。’高宗 亦为之改色。”
- 4.
五彩旗释义:⒈亦作“五彩旗”。多种颜色的军旗。⒉指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初期的国旗。因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组成,故称。⒊见“五綵旗”。
- 5.
五行阵释义:唐 李靖《兵法》说,各路军旗按所在方位作五色:赤,南方火;白,西方金;皂,北方水;碧,东方木;黄,中央土。 其后 宋 阮逸 伪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就根据五方之色而称为五行阵。参阅 清 汪宗沂 辑《卫公兵法辑本》卷中。
- 6.
井旟释义:画有井星图案的军旗。
- 7.
偃旗息鼓释义:放倒军旗,停敲战鼓。 原指不暴露目标,秘密行军。也指停止战斗。《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有伏兵,引去。” 后也用以比喻事情中止或声势减弱。
- 8.
兵旗释义:军旗。
- 9.
军旗释义:军队的旗帜。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旗面为红地,左上方缀金黄色的五角星和“八一”两字。
- 10.
军棋释义:棋类游艺的一种。有陆军棋和陆海空军棋,棋子按照军职和军械定名。两人对下,双方按照规则走棋,最后以夺得对方军旗者为胜。
- 11.
升旗释义:把国旗、军旗等慢慢地升到旗杆顶上:升旗仪式。
- 12.
建牙释义:⒈古谓出师前树立军旗。《晋书·姚兴载记下》:“於是尽赦囚徒,散布帛数万匹以赐其将士,建牙誓众,将赴 长安。”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公牙》:“《诗》曰:‘祈父,予王之爪牙。’祈父,司马,掌武备,象猛兽,以爪牙为卫,故军前大旗谓之牙旗。出师则有建牙、禡牙之事。”⒉引申指武臣出镇。唐 鲍溶《读淮南李相行营至楚州》诗:“閫外建牙威不宾,古来戡难忆忠臣。”宋 楼钥《送赵子直贰卿帅三山》诗:“建牙帅 七闽,人胡为公疑。”清 姚鼐《悼陈勤斋中丞》诗:“西南地控 五谿 遐,承詔单车往建牙。”⒊指少数民族建置王庭。唐 李
- 13.
戈旗释义:军旗。
- 14.
戎旃释义:军旗。 借指战事,军队。
- 15.
戎旆释义:军旗。亦借指战事。
- 16.
戎旗释义:军旗。
- 17.
戎麾释义:军旗。 亦借指军队。
- 18.
扬旌释义:高举军旗。指征战。
- 19.
扬徽释义:⒈亦作“扬挥”。挥动军旗。《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乃徇曰:‘扬徽者,公徒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戎士介而扬挥,戴金鉦而建黄鉞。”李善 注:“徽与挥古字通。”⒉喻征战。章炳麟《辨诗》:“铭者自名,器有题署,若士卒扬徽,死者题旌,下及楬木以记化居,落马以示毛物,悉铭之属。”
- 20.
挥羽释义:⒈鼓翅。⒉挥动羽扇。⒊谓指挥统率军旅。羽,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