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发抒 发抒的意思
shū

发抒

简体发抒
繁体發抒
拼音fā shū
注音ㄈㄚ ㄕ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ā fà,(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组词】: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shū,(1) 发出,表达,倾吐。【组词】:抒情。抒怀。抒愤。抒发。各抒己见。直抒胸臆。(2) 挹取,挹注。(3) 古同“纾”,解除。

基本含义

表达情感或思想。

发抒的意思

发抒 [fā shū]

1. 表达(意见、感情):发抒己见。

发抒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发紓”。

⒉ 表达;表现。

明 袁宏道 《封知县刘公墓志》:“比入闈条对,发紓胸臆,无避忌,遂弃弗收。”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青莲 工於乐府,盖其才思横溢,无所发抒,輒借此以逞笔力。”
《孽海花》第七回:“自己虽因此晓得了些世界大势,交涉情形,却尚不能发抒所学,报称国家,一慰知己於地下。”
郭沫若 《沸羹集·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然而尽管是在暗中摸索了来,他们是摸索着正路的,所以他们的方法得到相当的正确,而作品发抒着光明。”

⒊ 犹阐发。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时 义宁 陈公 宝箴 抚 楚,大相得,赞变法, 公度 乃以其平日之学发紓之, 中国 变法自行省之 湖南 起。”


国语词典

发抒 [fā shū]

⒈ 表达。

如:「他常藉写作来发抒心中的感受。」


发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任臆释义:任随心意。清 魏源《孟子年表考第二》:“且《通鑑》所移者,不过 湣、宣 年数,阎氏 则既屈其年,并尽移其事,不但《世家》、《本纪》简帙,任臆傎乱,而且《史记》、《国策》、《纪年》何不谋同误若是?”清 陈田《明诗纪事丁籤·郑瓘》:“温卿 诗任臆发抒,不受模范。”
    • 2.
      伟略释义:宏伟的谋略。明 杨守陈《重锓诚意伯文集序》:“其讜言谹议,牖道天衷;伟略奇谋,指授羣帅者,鼎彝勒之,汗青书之,四方尚能道之。”清 叶廷琯《吹网录·石林奏议宋本》:“自 建炎 绍兴 以后,出入中外二十年间,伟略英謨,已灿然具备於是集。”欧阳山《三家巷》八:“我看还是大家努力仕途,发抒伟略,凭着咱们的才干,掌握着政府的实权,把 中国 造成世界一等强国,恐怕容易得多。”
    • 3.
      使气释义:⒈恣逞意气。 《宋书·刘瑀传》:“明年,迁御史中丞。瑀 使气尚人,为宪司甚得志。”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上:“鱼朝恩 专权使气,公卿不敢仰视。”元 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一折:“贪财的只是凶,使气的不善终。”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一章:“阿兴 好喝酒,爱使气。”⒉谓发抒志气或才气。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嵇康 师心以遣论,阮籍 使气以命诗。”《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二引 宋 蔡絛《西清诗话》:“殊不知诗家要当有情致,抑扬高下,使气宏拔,快字凌纸……始为有功者。昔人所谓缚虎手也。”⒊犹使劲。
    • 4.
      写忧释义:发抒排除忧闷。 语出《诗·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南朝 宋 傅亮《登龙冈赋》:“静潜处以永念,聊驾言以写忧。”唐 陈子昂《春台引》:“怀宇宙以汤汤,登高臺而写忧。”
    • 5.
      发抒释义:表达(意见、感情):发抒己见。
    • 6.
      发纾释义:见“发抒”。
    • 7.
      宣情释义:发抒情感。
    • 8.
      摅舒释义:发抒。
    • 9.
      摅散释义:舒散,发抒消释。
    • 10.
      演兴释义:发抒感怀。
    • 11.
      直抒释义:直率地发抒:直抒己见。 直抒胸臆。
    • 12.
      缺壶歌释义:晋 王敦 酒后辄咏 曹操《乐府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边尽缺。见《晋书·王敦传》。后因用“缺壶歌”为发抒壮怀之典实。金 元好问《论诗》诗之三:“鄴 下风流在 晋 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发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任臆释义:任随心意。清 魏源《孟子年表考第二》:“且《通鑑》所移者,不过 湣、宣 年数,阎氏 则既屈其年,并尽移其事,不但《世家》、《本纪》简帙,任臆傎乱,而且《史记》、《国策》、《纪年》何不谋同误若是?”清 陈田《明诗纪事丁籤·郑瓘》:“温卿 诗任臆发抒,不受模范。”
    • 2.
      伟略释义:宏伟的谋略。明 杨守陈《重锓诚意伯文集序》:“其讜言谹议,牖道天衷;伟略奇谋,指授羣帅者,鼎彝勒之,汗青书之,四方尚能道之。”清 叶廷琯《吹网录·石林奏议宋本》:“自 建炎 绍兴 以后,出入中外二十年间,伟略英謨,已灿然具备於是集。”欧阳山《三家巷》八:“我看还是大家努力仕途,发抒伟略,凭着咱们的才干,掌握着政府的实权,把 中国 造成世界一等强国,恐怕容易得多。”
    • 3.
      使气释义:⒈恣逞意气。 《宋书·刘瑀传》:“明年,迁御史中丞。瑀 使气尚人,为宪司甚得志。”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上:“鱼朝恩 专权使气,公卿不敢仰视。”元 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一折:“贪财的只是凶,使气的不善终。”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一章:“阿兴 好喝酒,爱使气。”⒉谓发抒志气或才气。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嵇康 师心以遣论,阮籍 使气以命诗。”《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二引 宋 蔡絛《西清诗话》:“殊不知诗家要当有情致,抑扬高下,使气宏拔,快字凌纸……始为有功者。昔人所谓缚虎手也。”⒊犹使劲。
    • 4.
      写忧释义:发抒排除忧闷。 语出《诗·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南朝 宋 傅亮《登龙冈赋》:“静潜处以永念,聊驾言以写忧。”唐 陈子昂《春台引》:“怀宇宙以汤汤,登高臺而写忧。”
    • 5.
      发抒释义:表达(意见、感情):发抒己见。
    • 6.
      发纾释义:见“发抒”。
    • 7.
      宣情释义:发抒情感。
    • 8.
      摅舒释义:发抒。
    • 9.
      摅散释义:舒散,发抒消释。
    • 10.
      演兴释义:发抒感怀。
    • 11.
      直抒释义:直率地发抒:直抒己见。 直抒胸臆。
    • 12.
      缺壶歌释义:晋 王敦 酒后辄咏 曹操《乐府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边尽缺。见《晋书·王敦传》。后因用“缺壶歌”为发抒壮怀之典实。金 元好问《论诗》诗之三:“鄴 下风流在 晋 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发抒造句

1.他不但文笔一流,又常能发抒别人所不敢发之诤论,直如文坛的空谷足音。

2.退休后,别无嗜好,最喜闲来舞文弄墨,写点散文,抒发抒发情性。

3.他不但文笔一流,又常能发抒别人所不敢发之諍论,直如文坛的空谷足音。

4.退休后,别无嗜好,最喜閒来舞文弄墨,写点散文,抒发抒发情性。

发抒(fa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发抒是什么意思 发抒读音 怎么读 发抒,拼音是fā shū,发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发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