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康熙字典董怎么读 董组词 董的笔顺董字解释

「董」康熙字典

董怎么读_董字组词_笔顺_词语_成语

董
汉字
繁体
怎么读
部首
笔画12画

董字康熙字典解释

〔古文〕𦱦【唐韻】多動切【集韻】覩動切,𠀤音懂。【爾雅·釋詁】董,督,正也。【書·大禹謨】董之用威。

又【博雅】固也。

又深藏也。【史記·倉公傳】氣當大董。

又【周禮·春官】辨九𢷎,四日振動。【鄭註】動讀爲董。書亦或爲董。振董,以兩手相擊也。

又【玉篇】藕根也。

又董蕖。【續博物志】董蕖者,婆羅門云阿苗根,似白芷。

又亭名。【左傳·文六年】改蒐于董。【註】河東汾隂縣有董亭。

又澤名。【後漢·郡國志】文喜邑有董池陂,古董澤。

又姓。【左傳·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龍多歸之,服事帝舜,賜之姓曰董。

又【宣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

又【集韻】主勇切,音腫。【羣經音辨】短也。《左傳》余髮董董,今本作種種。

又【字彙補】董正之董,讀若督,東谷切。 【集韻】通作蕫。

董怎么读 董什么意思 董的解释是什么 董的字义 董的笔画有几笔 董的笔顺写法 董的读音 董有几种读法 董的部首是什么 董的繁体字怎么写 董的词语有哪些 董组词怎么组 董的五笔怎么打 董字康熙字典解释
董

董同音字(dǒng):

董的形近字(艹 ):

董同笔画(12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