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
(1) 獸名。猴類,也叫猶湖,形似麂。《爾雅•釋獸》。【组词】:猶如麂,善登木。
(2) 犬子。《集韻•尤韻》。【组词】:猶,《説文》:『隴西謂犬子為猶。』
(3) 五尺犬。《尸子》卷下。【组词】:五尺大犬為猶。
(4) 同;和……一樣。如。【组词】:雖死猶生;過猶不及。《廣韻•尤韻》:猶,似也。
(5) 均;同樣地。《論語•堯曰》。【组词】: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6) 欺詐。《廣雅•釋詁二》。【组词】:猶,欺也。
(7) 可;可以。《玉篇•犬部》。【组词】:猶,可也。
(8) 通猷。圖謀;謀劃。《詩•小雅•釆苞》。【组词】:方叔元老,克壯其猶。
(9) 通猷。道;法則。《商君書•賞刑》。【组词】:明賞之猶至於無賞也,明刑之猶至於無刑也,明教之猶至於無教也。
(10) 通猷。道路。《爾雅•釋宫》猷,行道也
(11) 通猷。言;談。《玉篇•犬部》。【组词】:猶,言也。
(12) 通猷。圖畫。《爾雅•釋言》猷,圖也
(13) 通猷。順。《詩•周頌•般》。【组词】:嶞山喬嶽,允猶翕河。
(14) 副詞。表示程度。相當於已、太。《爾雅•釋詁下》猷,已也
(15) 副詞。表示某種情況持續不變。相當於仍、仍然。如。【组词】:記憶猶新;言猶在耳。《儀禮•大射》:司射猶挾一个,去扑,與司馬交于階前。
(16) 連詞。尚且。多與況配合使用,表示反問。《玉篇•犬部》。【组词】:猶,尚也。
(17) 連詞。如果。多與連詞則相呼應,表示假設關係。《左傳•昭公二十七年》。【组词】:天既禍之,而自福也,不亦難乎?猶有鬼神,此必敗也。
(18) 通由。從。《孟子•公孫丑上》。【组词】: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
(19) 通由。因,由於。《公羊傳•莊公四年》。【组词】:紀侯之不誅,至今有紀者,猶無明天子也。
(20) 通訧。也作尤。罪過;責怪。《詩•小雅•斯干》。【组词】: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猶矣。
(21) 和悅貌。也作油。《莊子•逍遥遊》。【组词】:宋榮子猶然笑之。
(22) 臭草。後作蕕。借指惡臭。《管子•地員》。【组词】:下土曰五猶。五猶之狀如糞。
(23) 通欲(yù)。打算。《周禮•秋官•小行人》。【组词】:其悖逆、暴亂、作慝、猶犯令者為一書。
(24) 通誘(yòu)。誘導。《莊子•人間世》。【组词】:雖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猶師心者也。
(25) 姓。《姓觽•尤韻》。【组词】:猶,《千家姓》云:西平族。
(1) 同䚻(謡)。徒歌,無音樂伴奏的歌唱。《集韻•宵韻》。【组词】:䚻,《説文》:『徒歌。』或作猶。
(2) 通搖。搖動。《禮記•檀弓下》。【组词】:人喜則斯陶,陶斯咏,咏斯猶,猶斯舞。
猶
(1) 好像、如同。【组词】:猶如、雖死猶生。
(2) 還、仍舊、尚且。【组词】:意猶未盡、記憶猶新、雖敗猶榮。
(3) 猶豫:遲疑不決的樣子。【组词】:他猶豫了很久,還是沒有決定要不要去參加他們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