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板 三板的意思
sānbǎn

三板

简体三板
繁体
拼音sān bǎn
注音ㄙㄢ ㄅ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bǎn,(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组词】: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组词】: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3) 不灵活,少变化。【组词】:死板。呆板。(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组词】:板着脸。(5) 见“老”字“老板”。

基本含义

形容行动、步伐稳定,没有丝毫动摇。

三板的意思

三板 [sān bǎn]

1. 古代筑墙、坟所用的板,每块高二尺,三板为六尺。

2. 亦作“三版”。即舢板。近海或江河上用桨划的小船。

4. 三级。

三板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筑墙、坟所用的板,每块高二尺,三板为六尺。

《战国策·赵策一》:“智伯 从 韩、魏 以攻 赵,围 晋阳 而水之,城下不沉者三板。”
宋 苏轼 《徐州谢奖谕表》:“百堵皆作,盖僚吏之劬劳;三板不沉,本朝廷之威德。”
清 吴伟业 《清江闸》诗:“石高三板浸,鼓急万夫争。”

⒉ 亦作“三版”。即舢板。近海或江河上用桨划的小船。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一湾斜照水,三版顺风船。”
宋 陆游 《舟中作》诗:“蘧蒢作帆三版船,渔灯夜泊 閶门 边。”
清 郁永和 《采硫日记》卷上:“二十三日乘三板登岸。”
原注:“三板即脚板也。海舟大,不能近岸,凡欲往来,则乘三板。至欲开行,又拽上大船载之。”

⒊ 三级。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二折:“高如我三板儿的人物也出不得手,强如我十倍儿的声名道着处有。”


国语词典

三板 [sān bǎn]

⒈ 小船。或附挂于海船上;或长竹束成,用于近海捕鱼;或首尾置炮,两旁具桨,用以 作战。也作「舢板」、「舢舨」。

⒉ 古代筑墙用的板。每块板二尺高,三板高六尺。

《战国策·赵策三》:「今城不没者三板。」


三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板释义:⒈古代筑墙、坟所用的板,每块高二尺,三板为六尺。⒉亦作“三版”。即舢板。近海或江河上用桨划的小船。⒊三级。
    • 2.
      三版释义:见“三板”。
    • 3.
      察閲释义:审阅。清 林则徐《批新安大鹏营为英国三板在大屿洋面被盗禀》:“惟察閲夷帖情节,失事之夷商等,何以俱无姓名?”
    • 4.
      抗玩释义:玩忽抗命。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荒 郯 十餘年来,无年不欠,总因抗玩成风。”清 林则徐《批参逊复求通三板禀》:“兹初九日,尔竟不令已到之船缴烟,尤属抗玩。”
    • 5.
      按着三板一眼释义:比喻说话或行事有板有眼,井然有序。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他活了这样大年纪,从不曾照今日这等按着三板一眼的说过话。”
    • 6.
      沸郁释义:⒈众多貌。《史记·河渠书》:“吾山 平兮 鉅野 溢,鱼沸鬱兮柏冬日。”明 王世贞《行部高阳遇河决不浸三板》诗:“渐老中原鱼沸鬱,欲归南极虎纵横。”清 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七》“弗鬱”:“余谓‘弗鬱’读为‘沸渭’,《河渠书》作‘沸鬱’。‘沸渭’犹‘汾沄’,鱼众多之貌也。”参见“沸渭”。⒉愤懑;郁闷。汉 王逸《<楚辞·九歌>序》:“屈原 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鬱。”⒊形容情绪高涨。续范亭《革命艰难四十年》诗:“革命艰难四十年,感情沸鬱病缠绵。”郭沫若《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 中国 人﹞获得
    • 7.
      舢舨释义:也作舢板。也叫三板。一种用桨划水前进的小船。
    • 8.
      驾坐释义:驾驶;乘坐。清 林则徐《烧毁匪艇篷寮并拿获汉奸黄添幅等审明定拟折》:“又 钟亚受、刘亚五 於 道光 二十年正月内,各买青菜水菓,载往隔洋沙滩上摆卖,有夷人驾坐三板先后向买。”

三板(sanb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三板是什么意思 三板读音 怎么读 三板,拼音是sān bǎn,三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