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 fěng, ◎ 古同“讽”,讽刺。
huā,(1)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2) 供观赏的植物。【组词】:花木。花草。花匠。花事(游春看花等事)。(3) 形状像花的东西。【组词】:雪花。浪花。钢花。火花。棉花(棉的絮亦称花)。礼花(烟火)。挂花(指战斗中受伤)。(4) 用花装饰的。【例句】:花圈(quān )。花篮。花灯。花车。(5)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组词】:花样。花边。花花绿绿。印花。(6) 指“痘”。【例句】:天花(一种急性传染病)。(7) 混杂的,不单纯的。【组词】:花猫。花白头发。(8)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组词】:花言巧语。(9)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组词】:打花拳。花架子。(10) 模糊不清。【组词】:头昏眼花。(11) 喻事业的精华。【组词】:体育之花。(12) 喻女子。【组词】:姊妹花。(13) 用掉。【组词】:花钱。(14) 名目繁复的。【例句】:花名册(人员名册)。(15) 犒赏的钱或物。【组词】:花红。(16) 某些细嫩的东西。【组词】:蚕花。鱼花。(17)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例句】:花娘(妓女)。花魁。(18) 〔花甲〕指六十岁,如“年逾花花。”(19) 姓。
2. 风中的花。 《南齐书·乐志》:“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月舞瑶堂。”唐 卢照邻《折杨柳》诗:“露叶疑啼脸,风花乱舞衣。”宋 陈师道《奏酬应物》诗:“生世如风花,高下亦偶然。”
3. 指天空斑驳散乱的云气。宋 晁补之《祝家墩阻水旦起舟人云天上风花顺矣作一绝》:“明日扬颿应復驶,蒸云散乱作风花。”明 杨慎《田家喜晴谣》:“风花闪日日笑云,云气烘为雀头色。”自注:“俗以云气斑驳谓之风花。”
4. 指起风前的大雾。宋 陆游《自开岁略无三日晴戏作长句》:“雨脚稍收初见日,风花忽起又遮山。”自注:“风欲作,则大雾充塞,谓之风花。”
5. 指用华丽辞藻写景状物的诗文。唐 白居易《答故人》诗:“读书未百卷,信口嘲风花。”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五》:“《诗眼》云:‘世俗喜綺丽,知文者能轻之;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清 龚自珍《歌筵有乞书扇者》诗:“天教伪体领风花,一代人材有岁差。”
⒈ 风中的花。
引《南齐书·乐志》:“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月舞瑶堂。”
唐 卢照邻 《折杨柳》诗:“露叶疑啼脸,风花乱舞衣。”
宋 陈师道 《奏酬应物》诗:“生世如风花,高下亦偶然。”
⒉ 指天空斑驳散乱的云气。
引宋 晁补之 《祝家墩阻水旦起舟人云天上风花顺矣作一绝》:“明日扬颿应復驶,蒸云散乱作风花。”
明 杨慎 《田家喜晴谣》:“风花闪日日笑云,云气烘为雀头色。”
自注:“俗以云气斑驳谓之风花。”
⒊ 指起风前的大雾。
引宋 陆游 《自开岁略无三日晴戏作长句》:“雨脚稍收初见日,风花忽起又遮山。”
自注:“风欲作,则大雾充塞,谓之风花。”
⒋ 指用华丽辞藻写景状物的诗文。
引唐 白居易 《答故人》诗:“读书未百卷,信口嘲风花。”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五》:“《诗眼》云:‘世俗喜綺丽,知文者能轻之;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
清 龚自珍 《歌筵有乞书扇者》诗:“天教伪体领风花,一代人材有岁差。”
1.在古代,王侯将相们醉心于风花雪月,过着奢靡的生活,而不顾百姓的疾苦。
2.我们对过去那些描写风花雪月的作品,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
3.朋友聚会之时,常会谈些不着边际、风花雪月的事。
4.他是武人出身,对风花雪月看不入眼,而且相信小说会越看越没有出息,临了不过是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5.广大读者最厌烦读那种无病呻吟,风花雪月之类的书籍了。
6.近年来的文学市场上,多是些风花雪月的作品。
7.他没事时就写些风花雪月的小品文来打发时间。
8.你不会以为山姆大叔会一直为你的风花雪月付钱?
9.时下风花雪月的作品过于氾滥,令人生厌。
10.他是个工作狂,认为男女间的风花雪月只会浪费时间。
11.他不爱读课本,倒喜欢胡乱写些风花雪月的诗文。
12.时下风花雪月的作品过于泛滥,令人生厌。
13.农场有那么多活要干,我们还有啥闲情去风花雪月的。
14.他四处留情,尽闹些风花雪月的韵事。
15.每个人在潜意识中都希望自己的爱人忠贞不渝而自己却可以风花雪月。
16.见证着当年风花雪月的旧日时光。
17.人们经常把演艺人员的风花雪月,当作茶餘饭后的话题。
18.谁愿与我一起看世间风花雪月,携手白头。
19.我们对过去那些描写风花雪夜的作品,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
20.人们经常把演艺人员的风花雪月,当作茶余饭后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