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科 [wēi kē]
1. 犹高第。古代称科举考试名次在前者。
巍科 引证解释
⒈ 犹高第。古代称科举考试名次在前者。
引宋 岳珂 《桯史·刘蕴古》:“其二弟在北皆登巍科。”
《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取巍科则有餘,享大年则不足。”
清 赵翼 《钱茶山司寇以大集见示捧诵之馀敬题于后》诗:“已擅巍科最,兼期不朽垂。”
国语词典
巍科 [wēi kē]
⒈ 古代科举考试名列前茅者。
引《宋史·卷四一一·汤璹等传·论曰》:「蒋重珍自擢巍科,既居盛名之下,而能树立于当世,可谓难矣。」
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一出》:「起自巍科,骤当国难。」
巍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巍科释义:犹高第。 古代称科举考试名次在前者。宋 岳珂《桯史·刘蕴古》:“其二弟在北皆登巍科。”《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取巍科则有餘,享大年则不足。”清 赵翼《钱茶山司寇以大集见示捧诵之馀敬题于后》诗:“已擅巍科最,兼期不朽垂。”
- 2.
抡魁释义:科举考试的第一名。亦指中选第一名。宋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开庆六士》:“时相好名,牢笼 宜中 为抡魁,餘悉擢巍科。”明 无名氏《鸣凤记·陆姑救易》:“文省幸抡魁,到皇都赴礼闈。”《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功名着意本抡魁,一字争差不得归。”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生以是抡魁。明年,举进士,授词林。”
- 3.
拔置释义:提拔安插;提拔放置。《明史·陆粲传》:“曩自小臣赞大礼,拔置近侍,不三四年位至宰弼。”清 李渔《凰求凤·翻卷》:“虽涉风流,无伤名教,请从次甲,拔置巍科。”
- 4.
昏弱释义:⒈昏庸懦弱。亦指昏庸懦弱的人。南朝 宋 范晔《宦者传论》:“自 曹腾 説 梁冀,竟立昏弱,魏武 因之,遂迁龟鼎。”京剧《渡阴平》第十六场:“今 后主 昏弱,王气已终。”⒉腐败衰弱。清 黄遵宪《学生相和歌》:“三年几巍科,何补国昏弱!”
- 5.
贤嗣释义:贤良的后代。宋 洪适 《祭陈安抚父文》:“ 季祉 贤嗣,诗礼饱闻,拾芥巍科,颺声荣路。” 明 刘基 《父永嘉郡公诰》:“士有厚德而立报,虽不在其身,必有贤嗣而得时,足以大其后。” 清 查慎行 《长寿庵坐湛庵禅师方丈听谈石公旧事》诗:“贤嗣真龙象,千钧独力担。”
- 6.
踏槐花释义:《说郛》卷六九引 唐 李淖《秦中岁时记》:“进士下第,当年七月復献新文,求拔解,故曰:‘槐花黄,举子忙。’”唐 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往往于隔年秋天就在京城行卷,其时正值槐花盛开,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宋 苏轼《和董传留别》:“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亦称“踏槐黄”。《孽海花》第五回:“原来 公坊 那年自以为臭不可当的文章,竟被 霞郎 估着,居然掇了巍科。但屡踏槐黄,时嗟落叶,知道自己不是金马玉堂中人物,还是跌宕文史,啸傲烟霞,还我本来面目的好。”亦省称“踏槐”。《事物异名录·政治·赴试
- 7.
青霄释义:⒈青天;高空。 ⒉喻帝都;朝廷。⒊喻巍科,高第。⒋清朗的夜晚。
- 8.
青霄步释义:攀登云霄的步武。喻为掇取高第巍科而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