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 [nán xī]
1. 指四川成都西郊的浣花溪,锦江的支流。
3. 指河南登封县的南溪。
南溪 引证解释
⒈ 指 四川 成都 西郊的 浣花溪,锦江 的支流。参见“浣花溪”。
引唐 杜甫 《汉川王大录事宅作》诗:“南溪 老病客,相见下肩舆。”
唐 杜甫 《送韦郎司直归成都》诗:“为问 南溪 竹,抽梢合过墙。”
仇兆鳌 注:“南溪 即 浣花溪。”
⒉ 指 河南 登封县 的 南溪。
引金 元好问 《南溪》诗:“南溪 酒熟清而醇, 北溪 梅花发兴新。”
郝树侯 注:“南溪 发源于 河南 登封县 少室山 南麓,为 潁水 的上源之一。”
南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冲谦释义:亦作“冲谦”。谦虚。南朝 梁简文帝《三请开讲启》:“圣德冲谦,劬劳日昃。”唐 刘禹锡《和刘相公南溪醉歌见寄》:“脱屣将相守冲谦,唯於山水独不廉。”《宋史·礼志二二》:“比年以来,累有外国入贡,太上皇帝冲谦弗受,况朕凉菲,又何以堪。”
- 2.
南溪释义:⒈指四川成都西郊的浣花溪,锦江的支流。⒉指河南登封县的南溪。
- 3.
同社释义:⒈犹同乡,同里。 古以二十五家为一社。唐 韩愈《南溪始泛》诗之二:“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⒉志趣相同者结社,互称同社。亦谓同在一社。宋 朱熹 有《己未九日诸友载酒见过次韵为谢并呈同社诸名胜》诗。清 李渔《慎鸾交·订游》:“明日乃花朝令节,小弟与同社诸友,各出分资,就在 虎丘寺 中,做一箇胜会。”⒊犹同学。明 清 时,乡社皆立社学,同社学习者,称“同社”。清 曹寅《戏送钱穆孙》诗之二:“石桥执经予最少,十年同社夜臺多。”参阅《续文献通考·学校》。
- 4.
回遝释义:回环杂遝。唐 李渤《南溪诗》序:“其玉池井嵐飆迴遝交错,迷不可纪。”
- 5.
山农释义:山野农夫。 《周礼·地官·掌葛》:“掌以时徵絺綌之材于山农。”唐 韩愈《南溪始泛》诗之二:“南溪亦清驶,而无檝与舟。山农惊见之,随我观不休。”清 方苞《<畿辅名宦志>序》:“宦必有跡。每见一州一邑数百年中,吏之仁暴污洁智愚,士大夫皆能口道焉,又其近者山农野老能指名焉。”
- 6.
水落释义:⒈水位下降。 《尔雅·释诂下》“汱、浑、陨,坠也”晋 郭璞 注:“汱、浑,皆水落貌。”唐 刘长卿《浮石濑》诗:“石横晚瀨急,水落寒沙广。”宋 苏轼《题南溪竹上》诗之一:“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沈从文《新景与旧谊·新湘行记》:“正当深冬水落时,边沿许多部分都露出一堆堆石头。”⒉方言。檐沟。茅盾《三人行》一:“从早上起,又是濛濛的细雨。檐前洋铁水落琮琮地响,调子很柔软。”
- 7.
清闻释义:犹清名。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 杨万里 ﹞年未七十,退休 南溪 之上,老屋一区,仅庇风雨……聪明强健,享清闻之福十有六年。”
- 8.
牵挽释义:⒈亦作“牵輓”。牵拉。指拉物。《后汉书·董卓传》:“牵挽臣车,使不得行。”唐 韩愈《南溪始泛》诗之一:“石麤肆磨礪,波恶厌牵挽。”《法苑珠林》卷二二:“晋州 陷日,像汗流地……后欲倒之,人牛六十牵挽不遂。”明 李东阳《送梁廷美黄门之陕西参政》诗:“随车少妇劳牵輓,失穴残胡尚陆梁。”《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星罗棋布的油井,牵挽着条条‘油龙’飞腾疾游。”⒉牵扯。清 恽敬《望仙亭记》:“若 纯阳真人,求之縉绅先生之撰述,未尝言其学於 释 氏,而 释 氏必牵挽之。”⒊援引。指用人。宋 叶适《兵部尚书赵公
- 9.
狤獠释义:古代少数民族名。《宋史·蛮夷传一·西南溪峒诸蛮上》:“寳元 二年,辰州 狤獠 三千餘人款附。”
- 10.
獠子释义:⒈旧时称南方少数民族的人。晋 张华《博物志》卷二:“荆州 极西南界至 蜀,诸民曰獠子。”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境异》:“岭 南溪洞中往往有飞头者,故有飞头獠子之号。”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帝德》:“鲁 人 李廷臣 顷官 琼管,一日过市,有獠子持锦臂韝鬻於市者,织成诗,取而视之,仁庙 景佑 五年赐新进士诗也。”⒉詈词。《全唐诗》卷八七八载《吏部谣》:“岑愔 獠子后,崔湜 令公孙,三人相比较,莫贺咄骨浑。”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炅 鼻高,嵩 鬚多,并类 鲜卑。鏗 嘲之云:‘一双獠子着緋袍,一个鬚多一
- 11.
稍黩筐篚释义:谓颇贪财物。 黩,贪黩不厌;筐篚,盛器,用以比喻财礼。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上:“吴南溪 方伯生平潔介,嫉貪如讎,嘗謁一令,此令稍黷筐篚,既出門,見門外棹揳顔曰‘牧愛’。吴 眇一目,故仰視久之,曰:‘不佞眇能視者,“收受”之義何謂也?’此令之慚,遂抹去二字,以别顔改之。”按,“收受”与“牧愛”字形相近,故用以讽刺。
- 12.
萤窗释义:晋 人 车胤 以囊盛萤,用萤火照书夜读。 后因以“萤窗”形容勤学苦读。亦借指读书之所。唐 许浑《送前东阳于明府由鄂渚归故林》诗:“殷勤为谢南溪客,白首萤窗未见招。”明 王錂《春芜记·献赋》:“不负萤窗十年相傍,浑一似趁 龙门 逐桃花浪。”梁启超《新罗马·党狱》:“可不是吗!却是我们廿载萤窗,十年手版,好容易捱到今日这个地位。”参见“萤窗雪案”。
- 13.
赤脚婢释义:⒈见“赤脚婢”。⒉唐 韩愈《寄卢仝》诗:“一奴长鬚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后因称婢女为“赤脚婢”。宋 梅尧臣《次韵答长文内翰遗石器八十八件》:“唯应赤脚婢,收拾怨常酷。”亦作“赤脚婢”。清 陈寅《驭仆篇》:“半饱当门黄脸童,敝衣行市赤脚婢。”亦省称“赤脚”。宋 陆游《农家》诗:“苍头供井臼,赤脚解缝纫。”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杨诚斋 自秘书监将漕 江 东,年未七十,退休 南溪 之上,老屋一区,仅庇风雨,长鬚、赤脚纔三四人。”
- 14.
逵泉释义:春秋 时 鲁国 泉名。 在今 山东省 曲阜市 东南五里。《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僖叔 ﹞饮之,归及 逵泉 而卒。”杜预 注:“逵泉,鲁 地。”杨伯峻 注:“逵泉,据《清一统志》,在 曲阜县 东南五里,水中石如伏黿怒鼉。”明 李东阳《南溪赋》:“逵泉 出乎其侧,汶水 繚乎其外。”
- 15.
酣酣释义:⒈饮酒酣畅貌。唐 白居易《不如来饮酒》诗之三:“不如来饮酒,仰面醉酣酣。”宋 陆游《饮石洞酒戏作》诗:“酣酣霞晕力通神,澹澹鹅雏色可人。”⒉形容睡眠深沉甜蜜。宋 范成大《凌云九顶》诗:“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閒身始自由。”⒊旺盛;炽盛。《南史·梁纪中·武帝》:“始 天监 中,沙门释 宝誌 为诗曰:‘昔年三十八,今年八十三,四中復有四,城北火酣酣。’”唐 崔融《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宋 杨万里《南溪早春》诗:“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 16.
闲远释义:⒈亦作“闲远”。 闲静深远。《宋书·隐逸传论》:“巖壑闲远,水石清华。”《北齐书·武成帝纪》:“帝时年八岁,冠服端严,神情闲远,华戎叹异。”清 姚莹《朝议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衔从祖惜抱先生行状》:“先生貌清而癯,而神采秀越,风仪閒远。”⒉安闲清高。《梁书·裴邃传》:“邃 志欲立功边陲,不愿闲远。”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韩吏部下》:“退之 诗豪健雄放,自成一家,世特恨其深婉不足。《南溪始泛》三篇,乃末年所作,独为闲远,有 渊明 风气。”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唐 人祖述者,王右丞 有其清腴,孟山人
- 17.
雠劫释义:因有仇恨而抢劫对方。《宋史·蛮夷传一·西南溪峒诸蛮上》:“三年,澧州 言,慈利县 蛮相讎劫,知州 刘仁霸 请率兵定之。”
- 18.
顽麻释义:麻木。宋 唐庚《冬雷行》:“龙蛇尺蠖踞已久,亦欲奋迅舒顽麻。”宋 杨万里《同王见可刘子年循南溪度西桥登天柱冈望东山》诗:“偶因闲步散顽麻,倦唤胡牀小憩些。”元 乔吉《新水令·闺丽》套曲:“我凝眸罢,心内顽麻。”
- 19.
高蹇释义:⒈孤傲貌,洁身自好貌。唐 韩愈《南溪始泛》诗之一:“餘年懔无几,休日愴已晚。自是病使然,非由取高蹇。”钱仲联 集释:“《楚辞·离骚》王逸 章句:‘偃蹇,高貌。’《左传》杜预 注:‘偃蹇,骄傲。’”《金史·文学传下·麻九畴》:“九畴 性资野逸,高蹇自便,与人交,一语不相入,则逕去不返顾。”⒉指登高。明 王慎中《登金山口绝顶》诗:“枝樛迺能援,葛脆不可挽,当其意象开,岂復虑高蹇。”
- 20.
麝煤释义:即麝墨。唐 韩偓《横塘》诗:“蜀 纸麝煤添笔媚,越 甌犀液发茶香。”宋 杨万里《送罗永年西归》诗:“南溪鸥鷺如相问,为报春吟费麝煤。”清 金农《短睡十韵》:“不然夭桃百媚 楚 女顋,翠蛾一一画麝煤。”参见“麝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