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正骨 正骨的意思
zhèng

正骨

简体正骨
繁体
拼音zhèng gǔ
注音ㄓㄥˋ ㄍ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gǔ gū,

基本含义

指医治骨折或骨伤。

正骨的意思

正骨 [zhèng gǔ]

1. 中医指用推、按、捺等手法治疗骨折、脱臼等病症。

[ bone setting; ]

2. 喻正直刚毅的气质。

[ upright; ]

正骨 引证解释

⒈ 喻正直刚毅的气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王右军 目 陈玄伯,垒块有正骨。”

⒉ 中医指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疗骨折、脱臼等疾病的医术。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总论》:“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復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


国语词典

正骨 [zhèng gǔ]

⒈ 中医上指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疗骨折、脱臼等疾病的医术。


正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伤科释义:诊治跌打损伤的一门专科。伤科诊治疾病的范围比正骨科广泛,包括金创(金刃伤)、折疡(跌扑、骨折等伤)、汤火伤、虫兽伤等。
    • 2.
      季胁释义:胁下小肋骨。《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旁,则季脇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张隐庵 集注:“季脇,两脇之下杪也。”《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胸背部》:“﹝胸骨﹞两侧自腋而下,至肋骨之尽处,统名曰脇;脇下小肋骨名曰季脇,俗名软肋。”
    • 3.
      季脇释义:胁下小肋骨。《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旁,则季脇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张隐庵 集注:“季脇,两脇之下杪也。”《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胸背部》:“﹝胸骨﹞两侧自腋而下,至肋骨之尽处,统名曰脇;脇下小肋骨名曰季脇,俗名软肋。”
    • 4.
      手提法释义:手提法为古代正骨手法名称,适用于脊椎错位的整复,与近代双踝悬吊法类似。
    • 5.
      手翻托法释义:手翻托法为古代正骨手法名称,治疗肘关节脱臼和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整复手法。
    • 6.
      拘制释义:⒈拘禁;系缚。 汉 焦赣《易林·讼之巽》:“执囚束缚,拘制於吏。”《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詔吏人遭饥乱及为 青 徐 贼所略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听之。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三国 魏 阮籍《猕猴赋》:“婴徽纆以拘制兮,顾西山而长吟。”宋 吴淑《江淮异人录·耿先生》:“而明於道术,能拘制鬼魅。”⒉一种伤骨科医疗方法。捆缚身体的某一部位,使它得到固定。《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器具总论》:“以竹片作圈,较膝盖稍大些须,再用竹片四根,以麻綫紧缚圈上,作四足之形,将白布条通缠於竹圈及四足之上。用於膝盖,虽
    • 7.
      捺正释义:正骨手法之一。
    • 8.
      推拏释义:⒈亦作“推拿”。按摩。⒉中医正骨手法之一。包括推法和拿法。
    • 9.
      提法释义:⒈对某种问题的说法。 ⒉正骨八法之一。提有提起、提伸及牵引之意。用一手或双手或拇食指或辅以绳索将受伤后下陷之骨或关节提归原位,以利整复。多用于治疗锁骨、肋骨、鼻骨等骨折及髋关节脱臼等。
    • 10.
      牙车释义:下腭骨。 即下牙床。《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晋 杜预 注:“辅,颊辅;车,牙车。”孔颖达 疏:“《释名》曰:‘颐或曰辅车,其骨彊,可以辅持其口,或谓牙车,牙所载也,或谓頷车也’……牙车、頷车,牙下骨之名也。”宋 杨万里《苦寒》诗:“且忍牙车寒一点,教他胸次雪千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两颧骨》:“打仆损伤,青肿坚硬疼痛,牙车紧急,嚼物艰难,鼻孔出血。”

正骨(zhengg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正骨是什么意思 正骨读音 怎么读 正骨,拼音是zhèng gǔ,正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正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