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道家 道家的意思
dàojiā

道家

简体道家
繁体
拼音dào jiā
注音ㄉㄠˋ ㄐㄧㄚ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jiā jia jie,(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组词】:回家。老家。安家。(3) 居住。【例句】:“可以家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组词】: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组词】:家畜。家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组词】:酒家。农家。(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组词】: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8) 学术流派。【组词】: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组词】:一家人家。(10) 姓。(1) 词尾,指一类的人。【组词】:老人家。(2)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家(1) 词尾,同“价”。【组词】:整天家。成年家。

基本含义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学派之一,强调追求道的真理和自然的本质。

道家的意思

道家 [dào jiā]

1. 先秦时期的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

[Taoist school; Taoists;]

道家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以 老子、庄子 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但是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於史官,歷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道家青牛骑出去,佛家白马驮将来。”
朱自清 《“好”与“妙”》:“道家是逃避现实提倡隐逸的, 老子 和 庄子 更用诗来写他们的哲学。”

⒉ 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

汉 王充 《论衡·道虚》:“道家相夸曰:‘真人食气,以气而为食。’”
晋 葛洪 《神仙传·孔元方》:“道家或请 元方 会同饮酒。”
明 冯梦龙 《女丈夫·知时谋避》:“我本道家,偶然到此,今所志不就,岂能学 范增、王猛。”
清 纳兰性德 《洞仙歌·咏黄葵》词:“铅华不御,看道家妆就,问取旁人入时否?”

⒊ 指道教。

唐 朱庆馀 《宿道士观》诗:“閒听道家子,盥漱读灵书。”
唐 罗隐 《代文宣王答》诗:“释氏宝楼侵碧汉,道家宫殿拂青云。”

⒋ 指佛教。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明寺》:“﹝ 陈留王 景皓 ﹞夙善玄言道家之业,遂捨半宅,安置佛徒,演唱大乘数部。”
范祥雍 校注:“按此道家盖指佛教。 《四十二章经》称佛教为释道或道法。 牟融 《理惑论》称释教为佛道,又僧徒又称道人,可证古时称道家非如后人专指道教而言。”


国语词典

道家 [dào jiā]

⒈ 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人物,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后亦指崇尚黄帝、老庄之说者。


道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元丹释义:道家太极门功法名称。
    • 2.
      一壶释义:陶瓷或金属等制成的一件容器,有嘴儿,有把儿或提梁,用来盛液体。~茶,~酒。道家传说壶中别有天地,因常以“一壶”喻宇宙或仙境。
    • 3.
      一尘释义:⒈一粒微尘。 常喻事物的微小。⒉道家称一世为一尘。⒊借指相当大的差距。
    • 4.
      七元释义:⒈指日、月、五星运行的周期。⒉指日、月、五星。⒊旧律历家以二十八星宿中的七宿配六十甲子,一元甲子起虚,二元起奎,三元起毕,四元起鬼,五元起翼,六元起氐,七元起箕,凡四百二十日为一周始,共得甲子七次,故称七元。参阅清《协纪辨方书》卷一引《考原》。⒋道家指耳、目、鼻、口七窍的元气。
    • 5.
      七十二福地释义:道家谓人世间七十二处神仙所居之地。
    • 6.
      七液释义:道家指四时灵气与紫、白、黄三元灵气结成的灵液。
    • 7.
      七真堂释义:道家奉祀“七真”的庙宇。 指道观。
    • 8.
      七经释义:⒈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所推崇的七部儒家经典。七经名目,历来说法不一。⒉道家七类经书。即《仁经》、《礼经》、《信经》、《义经》、《智经》、《德经》、《道经》。见《云笈七籤》卷九。⒊佛家净土宗的七种经典。即《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称赞净土佛摄授经》、《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 9.
      七返九转释义:又称七返九还,是中华道家修炼学的专有名词,是用易数来比喻内修之道。
    • 10.
      七返灵砂释义:道家所谓能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形容可以挽救危险和死亡的办法。
    • 11.
      七魄释义:道家谓人有七魄,各有名目。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阴,第四魄名吞贼,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秽,第七魄名臭肺。见《云笈七籤》卷五四。
    • 12.
      三一释义:⒈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 《史记·孝武本纪》:“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天一、地一、泰一。”⒉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云笈七籤》卷四九:“三一者,精、神、炁混三为一也。”⒊指基督教所宣称的三位一体之说。唐 景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序》:“总玄枢而造化,妙众圣以元尊者,其唯我三一妙身,无元真主 阿罗訶 歟!”参阅“三位一体”。
    • 13.
      三住释义:道家修炼以气住、神住、形住为“三住”。
    • 14.
      三十六洞天释义:道家称神仙居住人间的三十六处名山洞府。
    • 15.
      三尸释义:道家称在人体内作祟的神有三,叫“三尸”或“三尸神”,每于庚申日向天帝呈奏人的过恶。
    • 16.
      三尸乱爆,七窍生烟释义: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祟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 17.
      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释义: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祟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 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 18.
      三幡释义:道家谓色、空、观三者最易摇荡人心,故以三幡为喻。
    • 19.
      三教九流释义: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也用来泛称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也说九流三教。
    • 20.
      三池释义:⒈星名。⒉道家称胆为中池,舌下为华池,小腹胞为玉池,合称“三池”。见《黄庭内景经·中池》梁丘子注。

道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元丹释义:道家太极门功法名称。
    • 2.
      一壶释义:陶瓷或金属等制成的一件容器,有嘴儿,有把儿或提梁,用来盛液体。~茶,~酒。道家传说壶中别有天地,因常以“一壶”喻宇宙或仙境。
    • 3.
      一尘释义:⒈一粒微尘。 常喻事物的微小。⒉道家称一世为一尘。⒊借指相当大的差距。
    • 4.
      七元释义:⒈指日、月、五星运行的周期。⒉指日、月、五星。⒊旧律历家以二十八星宿中的七宿配六十甲子,一元甲子起虚,二元起奎,三元起毕,四元起鬼,五元起翼,六元起氐,七元起箕,凡四百二十日为一周始,共得甲子七次,故称七元。参阅清《协纪辨方书》卷一引《考原》。⒋道家指耳、目、鼻、口七窍的元气。
    • 5.
      七十二福地释义:道家谓人世间七十二处神仙所居之地。
    • 6.
      七液释义:道家指四时灵气与紫、白、黄三元灵气结成的灵液。
    • 7.
      七真堂释义:道家奉祀“七真”的庙宇。 指道观。
    • 8.
      七经释义:⒈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所推崇的七部儒家经典。七经名目,历来说法不一。⒉道家七类经书。即《仁经》、《礼经》、《信经》、《义经》、《智经》、《德经》、《道经》。见《云笈七籤》卷九。⒊佛家净土宗的七种经典。即《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称赞净土佛摄授经》、《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 9.
      七返九转释义:又称七返九还,是中华道家修炼学的专有名词,是用易数来比喻内修之道。
    • 10.
      七返灵砂释义:道家所谓能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形容可以挽救危险和死亡的办法。
    • 11.
      七魄释义:道家谓人有七魄,各有名目。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阴,第四魄名吞贼,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秽,第七魄名臭肺。见《云笈七籤》卷五四。
    • 12.
      三一释义:⒈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 《史记·孝武本纪》:“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天一、地一、泰一。”⒉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云笈七籤》卷四九:“三一者,精、神、炁混三为一也。”⒊指基督教所宣称的三位一体之说。唐 景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序》:“总玄枢而造化,妙众圣以元尊者,其唯我三一妙身,无元真主 阿罗訶 歟!”参阅“三位一体”。
    • 13.
      三住释义:道家修炼以气住、神住、形住为“三住”。
    • 14.
      三十六洞天释义:道家称神仙居住人间的三十六处名山洞府。
    • 15.
      三尸释义:道家称在人体内作祟的神有三,叫“三尸”或“三尸神”,每于庚申日向天帝呈奏人的过恶。
    • 16.
      三尸乱爆,七窍生烟释义: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祟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 17.
      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释义: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祟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 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 18.
      三幡释义:道家谓色、空、观三者最易摇荡人心,故以三幡为喻。
    • 19.
      三教九流释义: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也用来泛称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也说九流三教。
    • 20.
      三池释义:⒈星名。⒉道家称胆为中池,舌下为华池,小腹胞为玉池,合称“三池”。见《黄庭内景经·中池》梁丘子注。

道家造句

1.道家的主张很好,但垂拱而治的国家从来就没有。

2.老子是道家的创始者。

3.道家人物也是讲究突破生死束缚的。

4.因为不知道家里出了何事,害他接电话后如坐针毡。

5.佛教和道家的起源虽然不同,思想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6.十几年来,他潜心道家研究,韦编三绝,终于成为这一领域的大师。

道家(daoj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道家是什么意思 道家读音 怎么读 道家,拼音是dào jiā,道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道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