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 [jiàng rén]
1. 旧称手艺工人。
英[journeyman;]
匠人 引证解释
⒈ 木工;工匠。
引《墨子·天志上》:“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
南朝 梁 沉约 《上建阙表》:“宜詔匠人,建此象闕,俯藉爱礼之心,以申子来之愿。”
唐 韩愈 《题木居士》诗之二:“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恨地者,恨他树木生得不凑趣;若是凑趣,生得齐整如意,树本就好做屋柱,枝条大者,就好做梁,细者就好做椽,却不省了匠人工作。”
赵树理 《三里湾》二:“他什么匠人也不是,可是木匠、铁匠、石匠……差不多什么匠人的活儿也能下手。”
⒉ 主管载灵柩下葬的人。
引《仪礼·既夕礼》“遂匠纳车於阶间” 汉 郑玄 注:“遂匠,遂人匠人也。遂人主引徒役,匠人主载柩窆,职相左右也。”
⒊ 指古代巧匠 匠石。
引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若乃匠人輟成风之妙巧, 伯子 息流波之雅引, 范 张 款款於下泉, 尹 班 陶陶於永夕。”
⒋ 指擅长写作的人。
引唐 贾岛 《送令狐绹相公》诗:“苦拟修文卷,重擎献匠人。”
国语词典
匠人 [jiàng rén]
⒈ 木匠、工匠。
引《墨子·天志上》:「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
《警世通言·卷五·吕大郎还金完骨肉》:「树本就好做屋柱,枝条大者,就好做梁,细者就好做椽,却不省了匠人工作。」
匠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料匠释义:精通泥水木工的匠人。
- 2.
三门释义:⒈古代天子都城四面各有三门。《周礼·考工记·匠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郑玄 注:“天子十二门,通十二子。”孙诒让 正义:“云‘天子十二门’者,四旁各三门,总十二门。”⒉古代诸侯宫殿有三门:库门、雉门、路门。《礼记·明堂位》“天子应门”汉 郑玄 注:“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鲁 有库、雉、路,则诸侯三门与!”孔颖达 疏:“此经有库门、雉门,又《檀弓》云:‘鲁庄公 之丧,既葬,而絰不入库门。’定 二年‘雉门灾’。是 鲁 有库、雉,则又有路门,可知 鲁 既有三门,则餘诸侯亦有三门。”清 夏炘《
- 3.
不兰奚释义:蒙语音译词。 亦译作“孛兰奚”、“阑遗”、“拦遗”。元 代规定奴隶背主逃亡,由官府拘收,称“不兰奚”。如主人认领,仍交归原主。《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二四四年林县宝严寺圣旨碑》:“中间或有不兰奚及姦细人等,本处官司自合审问来歷,无得因而将僧众摭赖。”《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二四七年鄠县草堂寺阔端太子令旨碑》:“有 草堂寺 金长老 告:不兰奚一百人、匠人一十五人闕少穿著粮食。你每覷当休教闕少者。”
- 4.
世室释义:⒈即明堂。《礼记·明堂位》唐 孔颖达 题解:“蔡邕《明堂月令章句》:‘明堂者,天子大庙,所以祭祀。夏后氏 世室,殷 人重屋,周 人明堂。’饗功养老,教学选士,皆在其中。”⒉指宗庙。《周礼·考工记·匠人》:“夏后氏 世室,堂脩二七,广四脩一。”郑玄 注:“世室者,宗庙也。”《公羊传·文公十三年》:“世室者何?鲁公 之庙也。周公 称大庙,鲁公 称世室,羣公称宫。此 鲁公 之庙也,曷为谓之世室?世室,犹世室也,世世不毁也。”宋 文莹《湘山野录》卷上:“皇祐 中明堂大享,时世室亚献,无宫僚,惟 杜祁公 衍 以太子
- 5.
中准释义:⒈即平準。汉 代中央政府平抑物价的一种措施。《后汉书·灵帝纪》:“﹝ 熹平 四年﹞改‘平準’为‘中準’,使宦者为令,列於内署。”⒉指商品交换的媒介和衡量其价格的尺度。孙中山《钱币革命》:“钱币为何?不过交换之中准,而货财之代表耳。”廖仲恺《钱币革命与建设》:“钱币之成也,由货物所换得之品,用充交易中准之具,其目的不在消费,而在辗转流通以得他物为究竟。”⒊符合水准。《庄子·天道》:“水静则明烛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王先谦 集解:“其平与準相中,故匠人取法焉,谓之水平。”⒋见“中準”。
- 6.
九室释义:⒈古时九嫔和九卿分别治事之所。《周礼·考工记·匠人》:“内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郑玄 注:“九室,如今朝堂诸曹治事处。”贾公彦 疏:“此九嬪之九室与九卿九室相对而言之:九卿九室是治事之处;则九嬪九室亦是治事之处。”⒉指古明堂的九间房屋。《大戴礼记·明堂》:“明堂者……凡九室。”王聘珍 解诂:“《隋书·牛弘传》引 蔡邕《明堂月令论》云:‘明堂制度之数,九室以象九州。’”⒊即九庙。天子的祖庙。唐 杜甫《朝享太庙赋》:“壬辰,既格於道祖,乘舆即以是日致斋於九室。”宋 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
- 7.
九筵释义:《周礼·考工记·匠人》:“周 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 ”筵,竹席,长九尺。九筵,即八十一尺。后因以“九筵”借指明堂。
- 8.
九阶释义:古代天子明堂有九个台阶。见《周礼·考工记·匠人》。后以指朝廷。
- 9.
二七释义:⒈即十四。《周礼·考工记·匠人》:“夏后氏 世室,堂脩二七,广四脩一。”郑玄 注:“夏 度以步,令堂脩十四步。”《吕氏春秋·审时》:“得时之菽,长茎而短足,其荚二七以为族。”高诱 注:“二七,十四实也。”南朝 陈后主《东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鬟鬢低。”⒉见“二七斋”。
- 10.
五室释义:古人明堂内设置的木室、火室、金室、水室、土室。《周礼·考工记·匠人》:“五室三四步,四三尺。”郑玄 注:“堂上为五室,象五行也。三四步,室方也;四三尺,以益广也。木室於东北,火室於东南,金室於西南,水室於西北,其方皆三步,其广益之以三尺。土室於中央,方四步,其广益之以四尺。此五室居堂,南北六丈,东西七丈。”《旧唐书·礼仪志二》:“太常博士 柳宣 依 郑玄 义,以为明堂之制,当为五室。”《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元年》:“﹝八月﹞庚午,皇太子具卤簿謁太庙五室。”参见“明堂”。
- 11.
人匠释义:工匠;匠人。
- 12.
作士释义:⒈新莽时官名。 掌刑法。⒉称从事劳作的工匠人等。
- 13.
作家气释义:指模拟工巧而缺乏创造的匠人气息。
- 14.
作役释义:⒈建筑工程。⒉指工匠人伕。
- 15.
刁酒释义:古代的一种名酒。亦指佳酿。清 钱谦益《佟宰饷刁酒戏题示家纯中秀才》诗:“刁 酒沾唇味许长,河间 才得一杯尝。儂家酒谱卿知不?记取清甘滑辣香。”钱曾 注:“柴世宗 破 河中 李守正,得匠人,至 汴 造酒,宋 内库循用其法。京师御酒掌之内局,法不传于外。燕 市酒人独称 南和 刁 酒为佳,盖因贾人之姓而得名也。”
- 16.
匠伯释义:即 匠石。《庄子·人间世》:“匠石 之 齐,至於 曲辕,见櫟社树……观者如市,匠伯 不顾,遂行不輟。”陆德明 释文:“伯,匠石 字也。崔 本亦作石。”郭庆藩 集释:“《文选》何平叔《景福殿赋》注、王子渊《洞簫赋》注、嵇叔夜《琴赋》注、司马绍统《赠山涛诗》注、张景阳《七命》注,并引 司马 云:匠石,字 伯。”清 戴名世《黄崑圃稿序》:“虽工师匠人,无不睨睨聚观,而况 匠伯 者乎!”
- 17.
匠军释义:在军籍的匠人。
- 18.
匠户释义:⒈世业的工匠。《新唐书·百官志二》:“陪陵而葬者,将作给匠户,卫士营冢。”⒉元 代统治者为便于强制征调各类工匠服徭役,将工匠编入专门户籍,称为“匠户”。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至 明 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出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清 顺治 二年(1645)废除匠籍,匠人才获自由身份。《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凡户之别,有民户,有军户,有匠户。”原注:“原编丁册,各省皆有匠户轮班供役。”吴晗《朱元璋传》第六章二:“匠户是 元 明 两代的一种特殊制度,元朝 把有
- 19.
匠石运斤释义:匠:匠人;石:人名;运:抡;斤:斧子。原指木匠石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
- 20.
匠石运金释义:匠:匠人;石:人名;运:抡;斤:斧子。原指木匠石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后用以形容技艺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