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高了 高了的意思
gāole

高了

简体高了
繁体
拼音gāo le
注音ㄍㄠ ㄌㄜ˙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āo,(1)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组词】: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高瞻远瞩。(2) 高度。【例句】:他身高一米八。(3) 等级在上的。【组词】:高级。高考。(4)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组词】:高质量。高消费。高价。高档。高手。高能物理。(5) 声音响亮。【组词】:引吭高歌。(6)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组词】:高见。高就。高论。高寿。高堂。高徒。(7) 热烈、盛大。【组词】:高昂。兴高采烈。(8) 显贵,道德水平高。【组词】:崇高。清高。高风亮节。高尚。高雅。高洁。(9)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组词】:高祖。(10)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组词】:高锰酸钾。(11) 姓。

le liǎo,(1) 明白,知道。【组词】:明了。一目了然。(2) 完结,结束。【组词】:完了。了结。(3)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组词】:看不了。办得了。(4)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了得!(1)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组词】:写完了。(2) 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组词】:刮风了。

基本含义

表示超过了一定程度或者超出了预期。

高了的意思

高了 [gāo le]

1. 高明敏悟。

高了 引证解释

⒈ 爽朗。

《说郛》卷二引《古典录略》:“秦 地处中秋之位,男懦弱,女高瞭,白色秀身,音中商,其言舌举而仰,声清以扬。”
高明敏悟。 宋 陶穀 《清异录·偎红倚翠太师》:“李煜 在国,微行娼家,遇一僧张席, 煜 遂为不速之客。僧酒令謳吟吹弹,莫不高了。”


高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顾之荣释义:顾:看。指被有才学的人看一下就立即抬高了身价。
    • 2.
      不见释义:⒈不见面:不见不散。这孩子一年不见,竟长得这么高了。⒉(东西)不在了;找不着(后头必须带“了”):我的笔刚才还在,怎么转眼就不见了?
    • 3.
      主席台释义:演说者或会议主持人就座的加高了的台子。
    • 4.
      二七大罢工释义:京汉铁路工 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压迫的政治大罢工。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 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军阀吴佩孚武力阻挠。4日全路举行总罢工。7日吴佩孚在郑州、江 岸、长辛店等地对工人实行血腥镇压,造成二七惨案。江岸铁路工人领袖林祥谦壮烈牺牲,罢工领导人 施洋慷慨就义。罢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力量,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和组 织能力。
    • 5.
      人列释义:人的等级序列。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关于周代社会的商讨》:“在 春秋 末年生产奴隶因生产的发展而起了分化并提高了地位,而家内奴隶则降在人列的最下等去了,如此而已。”
    • 6.
      从而释义:连词。上文指明原因、条件、方法等,下文用“从而”引出结果、目的等:由于广泛采用了新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7.
      价增一顾释义:原意是卖不出去的好马,被伯乐看中了,就增加了十倍的价钱。比喻本来默默无闻,遇到赏识的人而抬高了身价。
    • 8.
      位不期骄释义:指地位高了,就会骄傲。
    • 9.
      勤工助学释义: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劳动,通过生产实践接触社会,增长才干,劳动所得则作为学习期间的经济补益。《人民日报》26:“近年来,大中学生中的‘勤工’活动,已不是为了‘俭学’,而是为了‘助学’。从自强自立这一点上看,‘勤工助学’比过去的‘勤工俭学’是一个进步。”《解放日报》7:“一年来,复旦大学已有两千多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也获得了一定经济收入。”参见“勤工俭学”。
    • 10.
      口胃释义:⒈对某种菜肴、味道的爱好。老舍《维生素》:“他的口胃太高了!”《花城》1981年第3期:“那主人更是向 小红 不停地招呼,说是没有好菜……不合 江 南人的口胃。”⒉引申为爱好。马南邨《燕山夜话·主观和虚心》:“在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现许多符合自己口胃的材料;而对于不合自己口胃的材料和意见,就看不进去,也听不进去。”
    • 11.
      唐突西子释义:唐突:冒犯;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抬高了丑的,贬低了美的。
    • 12.
      嗓门释义:嗓音。老舍《骆驼祥子》九:“她的嗓门很高,和平日在车厂与车夫们吵嘴时一样。”赵树理《三里湾·黄沙沟口》:“﹝青年妇女们﹞用不高不低的嗓门,非正式地唱着本地的‘小落子’戏。”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一章:“她说的很快,有时竟忘情地提高了尖嗓门。”
    • 13.
      处高临深释义:处高:处在显贵重要地位。 临深:如临深渊。处在显贵之位,好比面临深渊。旧时指官职高了常有危险性。
    • 14.
      宽松释义:⒈宽绰;不拥挤:列车开动以后,拥挤的车厢略为宽松了一些。 ⒉(衣服)肥大:宽松衫。宽松式的连衣裙。⒊宽畅;松快:宽松和谐的环境。她听了同事们劝慰的话,心里宽松多了。⒋宽裕:工资提高了,手头宽松多了。
    • 15.
      工场手工业释义:以分工和手工技术为基础的一种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 是随着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发展而产生的。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加强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许多操作简单化,引起劳动工具日益专门化和完善化,为大机器工业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同时,劳动专业化使每个工人只能从事某种局部操作,因而愈来愈从属于资本。
    • 16.
      快要释义: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就要出现某种情况:铅笔快要用完了,再买几支去。国庆节快要到了。她长得快要跟妈妈一样高了。
    • 17.
      愚公移山释义:传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下决心要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回答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凿去一点就少一点,终有一天要凿平的。”(见于《列子·汤问》)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 18.
      打提溜释义:亦作“打滴溜”。方言。谓人或物因悬空挂起而晃动。《醒世姻缘传》第九回:“我开了门,一像个媳妇子扳着咱那门桄打滴溜哩!”《中国歌谣资料·褡连儿搭》:“麦子磨成面,芝麻磨成油,黄瓜上了架,茄子打提溜。”杨朔《三千里江山》不是尾:“我直长直长也长不大!志愿军爷爷告诉我说,大年五更捽着门栓打提溜,就拔高了。”
    • 19.
      擡高释义:提高。 多指物价、地位等。茅盾《子夜》三:“去年被他那么一收买,茧子价钱都抬高了,我们吃尽了他的亏。”如:打击别人,抬高自己。
    • 20.
      整合释义: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冰箱市场完成了从无序到有序的整合。该校通过整合课程,明显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高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顾之荣释义:顾:看。指被有才学的人看一下就立即抬高了身价。
    • 2.
      不见释义:⒈不见面:不见不散。这孩子一年不见,竟长得这么高了。⒉(东西)不在了;找不着(后头必须带“了”):我的笔刚才还在,怎么转眼就不见了?
    • 3.
      主席台释义:演说者或会议主持人就座的加高了的台子。
    • 4.
      二七大罢工释义:京汉铁路工 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压迫的政治大罢工。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 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军阀吴佩孚武力阻挠。4日全路举行总罢工。7日吴佩孚在郑州、江 岸、长辛店等地对工人实行血腥镇压,造成二七惨案。江岸铁路工人领袖林祥谦壮烈牺牲,罢工领导人 施洋慷慨就义。罢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力量,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和组 织能力。
    • 5.
      人列释义:人的等级序列。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关于周代社会的商讨》:“在 春秋 末年生产奴隶因生产的发展而起了分化并提高了地位,而家内奴隶则降在人列的最下等去了,如此而已。”
    • 6.
      从而释义:连词。上文指明原因、条件、方法等,下文用“从而”引出结果、目的等:由于广泛采用了新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7.
      价增一顾释义:原意是卖不出去的好马,被伯乐看中了,就增加了十倍的价钱。比喻本来默默无闻,遇到赏识的人而抬高了身价。
    • 8.
      位不期骄释义:指地位高了,就会骄傲。
    • 9.
      勤工助学释义: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劳动,通过生产实践接触社会,增长才干,劳动所得则作为学习期间的经济补益。《人民日报》26:“近年来,大中学生中的‘勤工’活动,已不是为了‘俭学’,而是为了‘助学’。从自强自立这一点上看,‘勤工助学’比过去的‘勤工俭学’是一个进步。”《解放日报》7:“一年来,复旦大学已有两千多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也获得了一定经济收入。”参见“勤工俭学”。
    • 10.
      口胃释义:⒈对某种菜肴、味道的爱好。老舍《维生素》:“他的口胃太高了!”《花城》1981年第3期:“那主人更是向 小红 不停地招呼,说是没有好菜……不合 江 南人的口胃。”⒉引申为爱好。马南邨《燕山夜话·主观和虚心》:“在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现许多符合自己口胃的材料;而对于不合自己口胃的材料和意见,就看不进去,也听不进去。”
    • 11.
      唐突西子释义:唐突:冒犯;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抬高了丑的,贬低了美的。
    • 12.
      嗓门释义:嗓音。老舍《骆驼祥子》九:“她的嗓门很高,和平日在车厂与车夫们吵嘴时一样。”赵树理《三里湾·黄沙沟口》:“﹝青年妇女们﹞用不高不低的嗓门,非正式地唱着本地的‘小落子’戏。”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一章:“她说的很快,有时竟忘情地提高了尖嗓门。”
    • 13.
      处高临深释义:处高:处在显贵重要地位。 临深:如临深渊。处在显贵之位,好比面临深渊。旧时指官职高了常有危险性。
    • 14.
      宽松释义:⒈宽绰;不拥挤:列车开动以后,拥挤的车厢略为宽松了一些。 ⒉(衣服)肥大:宽松衫。宽松式的连衣裙。⒊宽畅;松快:宽松和谐的环境。她听了同事们劝慰的话,心里宽松多了。⒋宽裕:工资提高了,手头宽松多了。
    • 15.
      工场手工业释义:以分工和手工技术为基础的一种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 是随着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发展而产生的。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加强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许多操作简单化,引起劳动工具日益专门化和完善化,为大机器工业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同时,劳动专业化使每个工人只能从事某种局部操作,因而愈来愈从属于资本。
    • 16.
      快要释义: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就要出现某种情况:铅笔快要用完了,再买几支去。国庆节快要到了。她长得快要跟妈妈一样高了。
    • 17.
      愚公移山释义:传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下决心要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回答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凿去一点就少一点,终有一天要凿平的。”(见于《列子·汤问》)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 18.
      打提溜释义:亦作“打滴溜”。方言。谓人或物因悬空挂起而晃动。《醒世姻缘传》第九回:“我开了门,一像个媳妇子扳着咱那门桄打滴溜哩!”《中国歌谣资料·褡连儿搭》:“麦子磨成面,芝麻磨成油,黄瓜上了架,茄子打提溜。”杨朔《三千里江山》不是尾:“我直长直长也长不大!志愿军爷爷告诉我说,大年五更捽着门栓打提溜,就拔高了。”
    • 19.
      擡高释义:提高。 多指物价、地位等。茅盾《子夜》三:“去年被他那么一收买,茧子价钱都抬高了,我们吃尽了他的亏。”如:打击别人,抬高自己。
    • 20.
      整合释义: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冰箱市场完成了从无序到有序的整合。该校通过整合课程,明显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高了造句

1.他也太高了,站在篮框下面,篮板球准全是他的,其他人再碰再撞他都是巍然不动。

2.金融公司炒高了资产价格,就应该自食其恶果。

3.生活水平提高了,也不要铺张浪费。

4.目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市场上的商品供不应求。

5.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勤俭持家还是应该提倡的。

6.现在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也应有勤俭持家的精神,不能随意浪费。

7.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他的技术大大提高了

8.自从这块地被众多厂商另眼相看后,地价越来越高了

9.大家提高了警惕,坏分子便无隙可乘。

10.由于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人都春风满面。

11.火场温度实在太高了,即使大冷天,消防队员仍然汗流夹背。

12.小李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使公司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不少。

13.诸如此类的科学发明,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4.这影片雅俗共赏,上座率当然高了

15.夏天像个电暖气,可是温度调得太高了

16.夏天,玉米都长高了,就像整齐的方队,横竖成行。

17.夏天,小草长高了,绿油油的,从远处看就像一条地毯扑在大地上。

18.一阵春风,一阵春雨,向日葵长高了,它像一个欢乐孩子,无忧无虑地成长着。

19.春天,在田里播上饱满的玉米种,不出一个月,玉米苗便有半人高了,经过细心的照料,吸收了春夏的精华,到了秋天玉米成熟时,玉米金灿灿的,惹人喜爱。

20.小树像正在成长的孩子一样长高了

高了(gaol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高了是什么意思 高了读音 怎么读 高了,拼音是gāo le,高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高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