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七月流火释义:《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农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因人们误把“七月”理解为公历7月,把“火”理解为火热)。
- 2.
丽正门释义:宋 元 时京师内城的正南门。
- 3.
云梦释义:亦作“ 云瞢 ”。古薮泽名。 汉 魏 之前所指 云梦 范围并不很大, 晋 以后的经学家才将 云梦泽 的范围越说越广,把 洞庭湖 都包括在内。《周礼·夏官·职方氏》:“正南曰 荆州 ,其山镇曰 衡山 ,其泽藪曰 云瞢 。” 郑玄 注:“ 衡山 在 湘 南, 云瞢 在 华容 。”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韩信》:“ 淮阴 总 汉 兵, 燕 齐 擅远声……所悲 云梦泽 ,空伤狡兔情。” 唐 李频 《湘口送友人》诗:“去雁远衝 云梦 雪,离人独上 洞庭 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你看浩浩 洞庭 ,苍
- 4.
厚报释义:⒈重重地酬答。《汉书·栾布传》:“於是尝有德,厚报之;有怨,必以法灭之。”唐 柳珵《上清传》:“竇 公下阶,大呼曰:‘树上君子,应是 陆贄 使来。能全老夫性命,敢不厚报。’”⒉优厚的酬劳。宋 鲁应龙《闲窗括异志》:“妾有墓在正南所开池处,君戒役夫勿伤吾墓,当有厚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船上人多,切勿明言!小弟当有厚报。”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登里可汗 助 唐 内战,有战胜的威名,得马市的厚报。”
- 5.
墙立释义:谓不可行,行不通。语出《论语·阳货》:“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刘宝楠 正义:“训正为向,与正南面之正同。向墙面之而立,言不可行也。”清 冯桂芬《洪铭之时文序》:“近日时文之弊有二:下者襞积破碎,优孟 衣冠,人知其陋已;高者貌为先正,墙立隅行。”
- 6.
子午释义:⒈指南北。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⒉指夜半和正午。旧时计时法,以夜间十一时至一时为“子”时,以白昼十一时至一时为“午”时。⒊见“子午谷”。
- 7.
定鼎门释义:唐 代东都 洛阳 城南有三门,其正南名 定鼎门。《旧唐书·武攸绪传》:“攸绪 应召至都,授太子宾客。寻请归 嵩山,制从之,令京官五品以上饯送于 定鼎门 外。”唐 韩愈《送郑十校理序》:“于其行日,分司吏与留守之从事,窃载酒肴,席 定鼎门 外,盛宾客以饯之。”唐 刘肃《大唐新语·文章》:“长寿 三年,则天 徵天下铜五十万餘斤,铁三百三十餘万,钱二万七千贯,於 定鼎门 内铸八棱铜柱,高九十尺,径一丈二尺,题曰‘大周万国述德天枢’。”清 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五:“东京城……南面三门,正南曰 定鼎门。”参见“鼎
- 8.
役夫释义:⒈服役的人。《管子·轻重己》:“处里为下陈,处师为下通,谓之役夫。”唐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宋 鲁应龙《闲窗括异志》:“妾有墓在正南所开池处,君戒役夫勿伤吾墓。”⒉泛指操贱役者。明 何景明《石矶赋》:“彼执笱繫竹,操绳逝梁,较获易捕,乃潢污之陋渔,水滨之役夫也。”⒊詈词。贱货、贱胚。《左传·文公元年》:“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 职 也。”杜预 注:“役夫,贱者称。”鲁迅《坟·论“他妈的!”》:“经史上所见骂人的话,无非是‘役夫’,‘奴’,‘死公’。”
- 9.
恭己释义:⒈谓恭谨以律己。《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 舜 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汉 刘向《新序·杂事四》:“故王者劳於求人,佚於得贤,舜 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唐 崔元翰《奉和圣制三日书怀因以示百寮》:“恭己每从俭,清心常保真。”《明史·刘基传》:“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⒉指君主不问政事或大权旁落。《后汉书·梁冀传》:“在位二十餘年,穷极满盛,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豫。”《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年》:“时政在 曹氏,天子恭己,悦 志在献
- 10.
抚征释义:⒈安抚和征伐。 《左传·昭公十五年》:“文公 受之,以有 南阳 之地,抚征东夏。”孔颖达 疏:“服者抚之,叛者征之。”⒉亦作“抚正”。犹安定。《国语·楚语上》:“赫赫 楚国,而君临之,抚征南海,训及诸夏。”韦昭 注:“抚,安也。征,正也。”《后汉书·文苑传下·刘梁》:“赫赫 楚国,而君临之,抚正南海,训及诸夏。”
- 11.
未申释义:⒈未能展现,未能表明。⒉古代阴阳五行家以十二支定方位。子在正北,午在正南,卯在正东,酉在正西。未申在西南方。
- 12.
正南释义:审配,字正南,为人正直,也是忠诚的代表。
- 13.
正南八北释义:见“正南巴北”。
- 14.
正南巴北释义:⒈亦作“正南八北”。亦作“正南靠北”。方言。地道的,确实的。⒉方言。正经的,正式的。
- 15.
正南靠北释义:见“正南巴北”。
- 16.
正阳门释义:⒈宋 代 汴京 宫城门名。即 宣德门。明道 元年改名 正阳门。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你向 正阳门 改嫁的倒荣华。”⒉今 北京 前门。元 大都 之 丽正门,明 正统 年间改称 正阳门,为 北京 内城之正南门。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正阳门,掌门官一员,管事官数十员,带管外罗城南面居中 永定门。”
- 17.
汉案户释义:谓七月黄昏,银河正南北。
- 18.
热水释义:⒈沸水或温度曾达到沸点的水。《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烧口热水,等你来喫,饭却不方便。”《三侠五义》第三回:“老人家有热水讨一杯吃。”王统照《春雨之夜·伴死人的一夜》:“辛苦啊……饮些热水吧。”⒉温水。《西游记》第七二回:“只知那正南上,离此有三里之遥,有一座 濯垢泉,乃天生的热水,原是上方 七仙姑 的浴池。”《儿女英雄传》第四回:“早有跑堂儿的拿了一个洗脸的木盆,装着热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叫起老妈子,燉了热水出来,让 子明 盥洗。”⒊水名。在今 河北省 蔚县 西。北魏 郦道
- 19.
白门释义:⒈古代把天地八方分为八门,西南方称白门。《淮南子·墬形训》:“西南方为 编驹之山,曰白门。”高诱 注:“西南月建在申,金气之始也,金气白,故曰白门。”汉 张衡《思玄赋》:“蹶白门而东驰兮,云台行乎中野。”⒉南朝 宋 都城 建康(今 江苏省 南京市)宣阳门 的俗称。《南史·宋纪下·明帝》:“宣阳门 谓之 白门,上以 白门 不祥,讳之。尚书右丞 江謐 尝误犯,上变色曰:‘白汝家门!’”⒊江苏省 南京市 的别名。六朝皆都 建康(今 南京市),其正南门为 宣阳门,俗称 白门,故名。《南齐书·王俭传》:“宋 世外
- 20.
百濮释义:古代称西南少数民族。《左传·文公十六年》:“麇 人率百 濮 聚於 选,将伐 楚。”杜预 注:“百 濮,夷也。”孔颖达 疏:“濮夷 无君长揔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 濮 也。”《逸周书·王会》:“正南,甌邓、桂国、损子、产里、百 濮、九菌。”孔晁 注:“六者南蛮之别名。”唐 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公神道碑》:“一鼓而擒四姓,三战而平百 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