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妇 [xīn fù]
1. 称“新娘子”
英[bride;]
新妇 引证解释
⒈ 称新娘子。
引《战国策·卫策》:“卫 人迎新妇。”
汉 焦赣 《易林·同人之涣》:“娶於 姜吕,驾迎新妇。”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狱委谈上》:“今俗以新娶男称新郎,女称新妇。”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白首完婚》:“迟暮之年,行将就木,岂有五六十老女子,作新妇妆哉!”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做新妇的时代,是 中国 妇女一生一世的紧要关头。”
⒉ 称弟妻。
引《尔雅·释亲》“女子谓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妇” 晋 郭璞 注:“犹今言新妇是也。”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恭公 弟妇, 王冀公 孙女, 曾 出也。岁旦,拜 恭公,恭公 迎谓:‘六新妇, 曾 三除从官,喜否?’”
清 沉涛 《交翠轩笔记》卷四:“其呼夫兄为伯,呼弟妇为新妇,呼外祖母为外婆,皆与今俗称相同。”
⒊ 称儿媳。 《后汉书·列女传·周郁妻》:“郁 骄淫轻躁,多行无礼。
引郁 父 伟 谓 阿 曰:‘新妇贤者女,当以道匡夫。’”
清 黄生 《义府·新妇》:“汉 以还,呼子妇为新妇。”
⒋ 尊者称卑者之妻。
引宋 王得臣 《麈史·辨误》:“按今之尊者,斥卑者之妇曰新妇。”
⒌ 卑者对尊者称自己的妻;在人前谦称自己的妻。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虬髯 曰:‘计 李郎 之程,某日方到。到之明日,可与一妹同诣某坊曲小宅相访。
引李郎 相从一妹,悬然如磬。欲令新妇祗謁,兼议从容,无前却也。’”
⒍ 已婚妇女对公婆、丈夫及夫家长辈、平辈亲属谦卑的自称。
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牀。’”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王衍 妻谓 平子(衍 弟 王澄 )曰:‘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妇,不以新妇嘱小郎。’”
南朝 梁 刘令娴 《祭夫徐敬业文》:“新妇谨荐少牢於 徐府君 之灵。”
《新五代史·晋高祖皇后李氏传》:“晋 室皇太后新妇 李氏 妾言:‘ 张彦泽、傅住儿 等至,伏蒙皇帝阿翁降书安抚者。’”
⒎ 泛指妇人。
引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精物妖怪百端》:“楼上新妇,岂虚也哉!”
王利器 校注:“汉 魏 六朝人通称妇为新妇,故上文言妇,此又言新妇也。”
国语词典
新妇 [xīn fù]
⒈ 新娘。
引《战国策·宋卫策》:「卫人迎新妇。」
近新娘
⒉ 儿媳妇。
引《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周郁妻传》:「郁父伟谓阿曰:『新妇贤者女,当以道匡夫。』」
⒊ 弟妇。
引《尔雅·释亲》:「女子谓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妇。」
晋·郭璞·注:「犹今言新妇是也。」
⒋ 泛指妇人。
引《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妇。」
新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日新妇释义: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举止不得自专。因以喻行动备受拘束者。
- 2.
三朝释义:⒈指新婚后的第三天,俗称这一天新妇回娘家。⒉指婴儿出生后第三天,旧俗这一天为婴儿洗三。⒊〈数量〉三个君主的统治时期。
- 3.
九十其仪释义:九、十:虚数,形容多;仪:仪表。 旧时指女子出嫁时,父母反复叮咛要注意仪容举止。指礼仪非常多。也指夸奖新妇的仪态很美。
- 4.
交输释义:古代的一种衣饰。 把整幅布帛对角裁开,分别垂挂衣服后摆两边,若燕尾状。《汉书·江充传》:“ 充 衣纱縠襌衣,曲裾后垂交输。”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交输,割正幅,使一头狭若燕尾,垂之两旁,见於后,是《礼·深衣》“续袵鉤边”, 贾逵 谓之“衣圭”。’ 苏林 曰:‘交输,如今新妇袍上挂全幅繒角割,名曰交输裁也。’”
- 5.
传席释义:旧时婚俗中新妇进门的仪式。
- 6.
伴姑释义:⒈宋 元 时,对农村年轻女子的泛称。元 朱凯《黄鹤楼》第二折:“伴姑儿,你等我一等波。”元 无名氏《女姑姑》第二折:“我有箇男孩儿是伴哥,有箇女孩儿是伴姑儿。”元 无名氏《女姑姑》第二折:“自家伴姑儿的便是,採桑回来,家里喫饭去。”⒉旧时婚礼中迎接并陪伴新娘的少女。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越 中故事:娶新妇,必选处女迎之,号曰‘伴姑’。”
- 7.
催妆诗释义:⒈亦作“催粧诗”。 旧俗,成婚前夕,贺者赋诗以催新妇梳妆,此诗叫催妆诗。⒉见“催妆诗”。
- 8.
催妆释义:⒈见“催粧”。⒉亦作“催妆”。旧俗新妇出嫁,必多次催促,始梳妆启行。或谓此为古代掠夺婚姻的遗迹。
- 9.
却扇释义:亦作“却扇”。古代行婚礼时新妇用扇遮脸,交拜后去之。后用以指完婚。
- 10.
嘈囋释义:声音杂乱;喧闹。唐 欧阳炯《春光好》词之三:“嘈囋如敲玉佩,清泠似滴香泉。”宋 陆游《夜归》诗:“浮桥沽酒市嘈囋,江口过埭牛凌兢。”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比及村口,则一家灯火出入,人语嘈囋,云:‘新妇縊死復苏矣。’”
- 11.
坐虚帐释义:旧时婚仪,新妇入洞房前,先到中门一悬挂帐子的室中少歇,谓之“坐虚帐”。参阅 宋 吴自牧《梦粱录·嫁娶》。
- 12.
复面拜门释义:旧时谓新郎于新婚次日偕同新妇往女家拜见。
- 13.
容服释义:仪容服饰。 《韩非子·五蠹》:“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藉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説,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汉 贾谊《新书·道术》:“容服有义谓之仪,反仪为诡。”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於是 王右军 往 谢 家看新妇,犹有 恢之 遗法,威仪端详,容服光整。”唐 李公佐《庐江冯媪传》:“见一女子,年二十餘,容服美丽。”
- 14.
小郎释义:称丈夫之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王平子 年十四五,见 王夷甫 妻 郭氏 贪欲,令婢路上儋粪。平子 諫之,并言不可。郭 大怒,谓 平子 曰:‘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妇,不以新妇嘱小郎。’”《宋书·谢景仁传》:“﹝ 景仁 弟 述 乘小船,寻兄 纯 丧舫。纯 妻﹞ 庾 遣人谓 述 曰:‘丧舫存没,已应有在。风波如此,岂可小船所冒,小郎去必无及,寧可存亡俱尽邪?’”《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二年》:“岂有小郎病,不往省视,乃观戏乎!”胡三省 注:“自 晋 以来,嫂谓叔曰小郎。”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 15.
帛拜释义:古代新妇持素绢拜见公婆之礼。
- 16.
心抱释义:⒈犹襟抱,心怀。⒉方言。新妇的俗称。⒊称儿媳。
- 17.
恧缩释义:⒈惭愧而畏缩。《新唐书·李石传》:“石 徐谓曰:‘乱京师者 训 注 也,然其进,孰为之先?’士良 等恧缩不得对。”⒉犹忸怩。清 黄宗羲《胡子藏院本序》:“余外舅 叶六桐 先生,工於填词,尝言语入要紧处,不可著一毫脂粉,越俗,越家常,越警醒。若於此一恧缩打扮,便涉分该婆婆,犹作新妇少年,正不入老眼也。”
- 18.
打当释义:⒈收拾;准备。《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荳儿米麦满牀上,仔细思量像甚样,公婆性儿又莽撞,只道新妇不打当。”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五折:“我可也不索慌,不索忙,早把手脚儿十分打当,看那廝怎做隄防。”《水浒传》第二四回:“武大 吃了早饭,打当了担儿,自出去做道路。”⒉指江湖上卖草药兼行医的人。《元典章·刑部十九·禁毒药》:“凡有村野説谎聚众,打当行医不通经书、不著科目之人尽行断禁。”元 关汉卿《拜月亭》第二折:“怕不大倾心吐胆、尽筋竭力把个牙推请,则怕小处尽是打当。”元 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二折:“
- 19.
扶床释义:谓年幼扶床学步。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牀;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唐 韩愈《苗氏墓志铭》:“累累外孙,有携有婴,扶牀坐膝,嬉戯讙争。”王闿运《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序》:“鲁卿 纳币,穆姜 犹嫌非姒;叔妹扶牀,班氏 恐其自尊。”
- 20.
扶牀释义:谓年幼扶床学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牀;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唐 韩愈《苗氏墓志铭》:“累累外孙,有携有婴,扶牀坐膝,嬉戯讙争。”王闿运《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序》:“鲁卿 纳币,穆姜 犹嫌非姒;叔妹扶牀,班氏 恐其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