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临池 临池的意思
línchí

临池

简体临池
繁体臨池
拼音lín chí
注音ㄌㄧㄣˊ ㄔ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ín,(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组词】:照临。临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2) 到,来。【组词】:光临。莅临。亲临。(3) 遭遇,碰到。【组词】:临时。面临。(4) 挨着,靠近。【组词】:临近。临街。临终。临危。临阵磨枪。(5) 照样子摹仿字画。【组词】:临摹。临帖。临写。(6) 旧时指帝王上朝。【组词】:临朝。临政。(7) 姓。

chí,(1) 水塘,多指人工挖的。【组词】:池子。水池。池鱼之殃(喻因牵连而受到的灾祸。亦称“池鱼之祸”)。(2) 湖。【例句】:池盐(从咸水湖采取的盐,成分和海盐相同)。(3) 像水池的。【组词】:浴池。花池。乐(yuè)池。舞池。(4) 护城河。【组词】:城池。金城汤池。(5) 旧时指剧场中正厅前部。【组词】:池座。(6) 姓。

基本含义

指站在池边观看,比喻学习或参悟书法、绘画等艺术时的心境。

临池的意思

临池 [lín chí]

1. 《晋书·卫恒传》:“汉兴而有草书……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后因以“临池”指学习书法,或作为书法的代称。

临池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临池”指学习书法,或作为书法的代称。

《晋书·卫恒传》:“汉 兴而有草书…… 弘农 张伯英 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
宋 苏轼 《石苍舒醉墨堂》诗:“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名臣通画学》:“前代名臣能临池者多矣,鲜有以画名者。”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黄忠端书孝经卷》:“夫人善临池,代公作行草,几夺真。”
吕叔湘 《汉字和拼音字的比较》:“书法一项,确是一种艺术。但是这是要有写字的天分的人,再加上十年临池的工夫,才会有成就的。”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日记抄得很工整,字体遒劲,也可作临池之用。”


国语词典

临池 [lín chí]

⒈ 俯视溪池。

南朝梁·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⒉ 东汉张芝学习书法的故事。参见「临池学书」条。后用以称学习书法。


临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时间释义:短时间之内。《敦煌曲子词·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大心偏。我是 曲池 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嘆穷途少年客,一时间,命运乖。”《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一时间那两个骡夫也吃完了饭,走了进来。”杨朔《泰山极顶》:“一时间,我又觉得自己不仅是在看画卷,却又象是在零零乱乱翻着一卷历史稿本。”
    • 2.
      临池释义:相传汉代书法家张芝在水池旁边练习写字,经常用池水洗砚台,使一池子的水都变黑了。 后因称练习书法为临池。
    • 3.
      几榻释义:靠几与卧榻,常用以泛指日用器具。三国 魏 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悲风起於闺闈,红尘蔽於几榻。”唐 白居易《洛下诸客就宅相送偶题西亭》诗:“几榻临池坐,轩车冒雪过。”清 昭槤《啸亭杂录·吉制府之死》:“惟 觉罗吉 制府 庆 督 粤 几十年,不名一钱,几榻萧然,浑如儒素。”
    • 4.
      凤翅释义:⒈凤凰的翅膀。 形容笙管排列参差貌。唐 罗邺《题笙》诗:“筠管参差排凤翅,月堂凄切胜龙吟。”《宋史·乐志一》:“昔 轩辕氏 命 伶伦 截竹为律,后令 神瞽 协其中声,然后声应凤鸣,而管之参差亦如凤翅。”⒉美称凤翅形的事物。如塔檐、竹木的枝叶等。南朝 梁 庾肩吾《咏同泰寺浮图诗》:“天衣疑拂石,凤翅欲凌空。”唐 虞世南《赋得临池竹应制》:“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元 刘詵《庐陵十景·神冈晚桥》诗:“两江秋波燕尾岐,千嶂春木凤翅齐。”⒊古代妇女额上所画凤翅形的妆饰。唐 韩偓《无题》诗:“鸦黄双凤翅,麝月半
    • 5.
      学书释义:⒈读书。《史记·项羽本纪》:“项籍 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⒉学习写字。《南史·隐逸传下·徐伯珍》:“伯珍 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宋 曾巩《墨池记》:“羲之 尝慕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宋 陆游《喜小儿辈到行在》诗:“阿纲 学书蚓满幅,阿绘 学语鶯囀木。”元 杨维桢《又湖州作》诗之四:“得句时过 张外史,学书不让 管夫人。”参见“学字”。
    • 6.
      层曲释义:⒈高大屈曲。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渐臺临池,层曲九成。”吕向 注:“层,高也。九成,九重也。高大屈曲,九重而成。”⒉指高大屈曲的建筑物。南朝 梁 沉约《伤春》诗:“年芳被禁籞,烟花绕层曲。”
    • 7.
      引镜释义:持镜。 《后汉书·朱浮传》:“引镜窥影。”《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引镜皆明目,临池无洗耳。”李善 注引 三国 蜀 谯周《考史》:“公孙述 窃位於 蜀,蜀 人 任永 乃託目盲。及 述 诛,永 澡盥引镜自照曰:‘时清则目明也。’”后因以指时世清明。金 元好问《赠张文举御史》诗:“无穷白日青天在,会有先生引镜年。”
    • 8.
      挥翰临池释义:翰:鸟羽,借指毛笔;临池:指写字。 指运笔写字。
    • 9.
      文誉释义:工于为文的声誉。 唐 皮日休《鲁望悯承吉之孤为诗序邀予属和》:“唯我与君堪便戒,莫将文誉作生涯。”宋 葛胜仲《虞美人·酬卫卿弟见赠》词:“怪来文誉满清时,柿叶书残,犹自日临池。”清 戴名世《温濚家传》:“先生年方少,有文誉。”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武后 时,有 深州 陆浑 人 张鷟 ……屡试皆甲科,大有文誉。”
    • 10.
      瘗鹤铭释义:著名的摩崖刻石。华阳真逸 撰,上皇山樵 书。其时代和书者众说纷纭,但均无确据。在今 江苏省 镇江市 焦山 崖石上。曾崩落 长江 中。乾隆 二十二年移置 焦山 定慧寺。铭文正字大书左行,前人评价很高。宋 苏舜钦《丹阳子高得逸少<瘗鹤铭>于焦山之下》诗:“山阴 不见换鹅经,京口 今存《瘞鹤铭》……我久临池无所得,愿观遗法快沉冥。”清 赵翼《再题焦山寺》诗:“十年来往空相望,今日纔寻《瘞鹤铭》。”郭沫若《创造十年》八:“连《瘗鹤铭》的所在我都是模糊印象了。”亦省作“瘞鹤”、“瘞铭”。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 11.
      盥耳释义:相传 尧 时高士 许由 闻 尧 欲以天下相让,以为污言,乃临池洗耳。见 晋 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后用为典实。
    • 12.
      钟王释义:三国 魏 书法家 钟繇 和 晋 书法家 王羲之 的并称。《晋书·王羲之传论》:“ 伯英 临池之妙,无復餘踪; 师宜 悬帐之奇,罕有遗跡。逮乎 钟 王 以降,略可言焉。”《周书·赵文深传》:“ 文深 雅有 钟 王 之则,笔势可观。” 唐 皎然 《张伯英草书歌》:“先贤草律我草狂,风云阵发愁 钟 王 。” 宋 欧阳修 《试笔·李邕书》:“因见 邕 书,追求 钟 王 以来字法,皆可以通。” 清 吴伟业 《项黄中家观万岁通天法帖》诗:“近代丹青推 董 巨 ,名家毫素重 钟 王 。”
    • 13.
      鹅羣释义:⒈成群的鹅。 特指 晋 王羲之 书《道德经》所换之群鹅。典出《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唐 刘长卿《过包尊师山院》诗:“《道经》终为写,不虑惜鹅羣。”唐 陆龟蒙《又次前韵酬广文》:“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羣。”⒉即鹅群帖。明 虞堪《赠倪云镇》诗:“尚想君家清閟阁,临池谁见搨《鹅羣》。”清 查慎行《送陈子文出守石阡》诗之五:“碑版光传照裔文,临池妙手继《鹅羣》。”参见“鹅羣帖”
    • 14.
      鹅群释义:⒈成群的鹅。特指 晋 王羲之 书《道德经》所换之群鹅。典出《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唐 刘长卿 《过包尊师山院》诗:“《道经》终为写,不虑惜鹅羣。” 唐 陆龟蒙 《又次前韵酬广文》:“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羣。”⒉即鹅群帖。 明 虞堪 《赠倪云镇》诗:“尚想君家清閟阁,临池谁见搨《鹅羣》。” 清 查慎行 《送陈子文出守石阡》诗之五:“碑版光传照裔文,临池妙手继《鹅羣》

临池(linc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临池是什么意思 临池读音 怎么读 临池,拼音是lín chí,临池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临池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