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明晓 明晓的意思
míngxiǎo

明晓

简体明晓
繁体明曉
拼音míng xiǎo
注音ㄇㄧㄥˊ ㄒㄧ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xiǎo,(1) 天明。【组词】:晓市。拂晓。破晓。报晓。(2) 知道,懂得。【组词】:晓畅。晓得。分晓。(3) 使人知道清楚。【组词】:晓示。晓谕。

基本含义

明晓意指明白,了解清楚。

明晓的意思

明晓 [míng xiǎo]

1. 明达;精通。

2. 明白;清楚。

4. 指使明白、知道。

明晓 引证解释

⒈ 明达;精通。

《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穆 明晓占候,乃豫告令百姓徙居高地,故 弘农 人独得免害。”
《南史·孔琳之传》:“虽醉日居多,而明晓政事。”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后汉 安帝 永初 五年,举列将子孙明晓战阵、任将帅者。”

⒉ 明白;清楚。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记事珠》:“开元 中, 张説 为宰相,有人惠 説 一珠,紺色有光,名曰记事珠。或有闕忘之事,则以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涣然明晓,一无所忘。”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韦津误书死》:“至《段达传》之作 津 没於阵,当亦是言陷没。惟阵字不如《北史》密字之明晓。 温公 遂作为存没之没解,误谓 津 亡於阵,竟书 津 死。”

⒊ 指使明白、知道。

宋 苏辙 《进论·书论》:“及至 汤 武 征伐之际,周旋反覆,自述其用兵之意,以明晓天下。”


国语词典

明晓 [míng xiǎo]

⒈ 明白知晓。

《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明晓得乡里人是不懂得什么的,也只好随时劝导。」

⒉ 明天太阳刚出来的时刻。

如:「明晓,就是大家分手的时候。」


明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孔揭释义:通达明晓。
    • 2.
      明于治乱释义: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
    • 3.
      明晓释义:;通晓:明晓音律。
    • 4.
      晓事释义:明晓事理。
    • 5.
      爽曙释义:明晓。
    • 6.
      绀珠释义:相传 唐 开元 间宰相 张说 有绀色珠一颗,或有遗忘之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焕然明晓,因名记事珠。见 五代 五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事珠》。后因以比喻博记。
    • 7.
      覩事释义:懂事,明晓事理。
    • 8.
      谲诳释义:⒈诡奇虚妄。《文选·陆机<文赋>》:“奏平彻以闲雅,説煒曄而譎誑。”李周翰 注:“説者,辩词也。辩口之词,明晓前事,诡譎虚誑,务感人心。”唐 刘知几《史通·言语》:“剧谈者以譎誑为宗,利口者以寓言为主。”王闿运《湘绮楼论诗文体法》:“説当回人之意,改已成之事,譎誑之使反於正,非尚诈也。”⒉欺诈诳骗。《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前 盖吴 反逆,扇动 关 陇。彼復使人就而诱之,丈夫遗以弓矢,妇人遗以环釧;是曹正欲譎誑取赂,岂有远相服从之理!”

明晓(mingx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明晓是什么意思 明晓读音 怎么读 明晓,拼音是míng xiǎo,明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明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