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帽子 帽子的意思
màozi

帽子

简体帽子
繁体
拼音mào zi
注音ㄇㄠˋ ㄗ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ào,(1) 盖头的东西。【组词】:帽子。草帽。凉帽。军帽。礼帽。(2) 器物的顶罩或套儿。【组词】:笔帽儿。螺丝帽儿。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用夸大的言辞或奉承的话来赞美或恭维某人,以此来取得对方的欢心或获得某种好处。

帽子的意思

帽子 [mào zi]

1. 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装饰的用品。

[ hat; ]

2. 坏名义。

扣帽子。

[ brand; label; ]

3. 比喻罪名或带某种标志的名称。

“机会主义者”这顶帽子一直戴在他的头上。

[ tag; ]

帽子 引证解释

⒈ 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装饰的用品。

唐 王建 《宫词》:“未戴柘枝花帽子,两行宫监在帘前。”
唐 寒山 《诗》之二七九:“獮猴罩帽子,学人避风尘。”
《宋史·舆服志三》:“后殿早讲,皇帝服帽子、红袍、玉束带。”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一:“虎巖 每得一联一咏,即提掷帽於几, 龙山 从旁谓曰:‘不知 李 杜 在下时费多少帽子。’闻者为捧腹。”

⒉ 指罩或套在器物上方,形状与用途似帽子的东西。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我得了一支五彩漆管的铅笔,一端有个橡皮帽子。”

⒊ 指文章开头的引子、套语。

金 王若虚 《文辨》:“柳子厚 谓 韩退之 《平淮西碑》犹有帽子头,使己为之,便説用兵伐叛。”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那折稿起首的帽子是:‘奏为自行检举事。’”

⒋ 指所加的罪名或坏名义。

邹韬奋 《经历》三二:“还有一个最简便的策略,那便是随便替你戴上帽子!这不是夏天的草帽,也不是冬季的呢帽,却是一顶可以陷你入罪的什么派什么党的帽子!”


国语词典

帽子 [mào zi]

⒈ 戴在头上,用以遮阳、避雨、保暖或装饰的用品。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老和尚 含著眼泪,自己除了帽子。」

⒉ 加上不恰当、挖苦或罪嫌的词。比喻罪名或坏名誉。

如:「高帽子」、「绿帽子」。


帽子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顶子释义:⒈亭子、塔、轿子等顶上的装饰部分。⒉顶珠。⒊房顶:挑(tiǎo)顶子(拆修房顶)。

帽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星冠释义:道士所戴的帽子,上有七星图案。
    • 2.
      三不主义释义:指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揪辫子。
    • 3.
      两梁冠释义:古代博士和某些高级文官所戴的一种帽子。 用缁布做,有两道横脊。《后汉书·舆服志下》:“宗室 刘氏 亦两梁冠,示加服也。”宋 王禹偁《暮春》诗:“壮志休磨三尺剑,白头谁籍两梁冠。”宋 陆游《行在春晚有怀故隐》诗:“归计已栽千个竹,残年合挂两梁冠。”亦省称“两梁”。唐 韩偓《残春旅舍》诗:“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 4.
      丧冠释义:服丧时所戴的一种帽子。
    • 5.
      乌纱帽释义:简称乌纱。 古代官员戴的帽子。有时用作官职的代称。
    • 6.
      乱项释义:谓帽子不戴端正。项,系帽的带子。
    • 7.
      乾瘦释义:干瘪瘦瘠。 《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西边马臺石上坐着个乾瘦老者。”吴组缃《山洪》十二:“他那干瘦的鸡爪似的手指,连同呢帽子,都象安在一条细铜丝的弹簧上。”哲中《一棵梧桐树》:“我钻到她的怀里,不忍心坐在她的颤抖的干瘦的腿上,只把头紧贴在她的胸前。”
    • 8.
      云冠释义:⒈像帽子一样盖覆在上面的云。 晋 陆机《拟青青陵上柏》诗:“飞阁缨虹带,曾臺冒云冠。”⒉僧道或隐者的帽子。晋 陆机《赠潘尼》诗:“舍彼玄冕,袭此云冠。遗情市朝,永志丘园。”《水浒传》第五九回:“﹝ 朱武 ﹞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太平天囯 洪仁玕《英杰归真》:“﹝ 干王 ﹞一时解了龙袍角帽,改换云冠便服。”⒊高帽。《旧唐书·音乐志二》:“《景舞乐》,舞八人,花锦袍,五色綾袴,云冠,乌皮靴。”明 袁宏道《大人寿日戏作》诗:“白马繫垂杨,云冠高峨峨。”郭沫若《芍药及其他·银杏》:“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
    • 9.
      云母冠释义:用云母作饰物的帽子。
    • 10.
      以冠补履释义: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 11.
      仲尼释义:孔子 的字。孔子 名 丘,春秋 鲁国 人。《庄子·人间世》:“颜回 见 仲尼,请行。”《史记·孔子世家》:“紇 与 颜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祷於 尼丘 得 孔子。鲁襄公 二十二年而 孔子 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 丘 云,字 仲尼。”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铭箴》:“周公 慎言于金人,仲尼 革容于欹器。”唐 张说《大唐祀封禅颂》:“仲尼 叙帝王之书。”明 顾绛《述古》诗:“仲尼 贵多闻,汉 人犹近古。”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四》:“掉了一顶帽子,又有何妨呢,却看得这么严重,实在是上了 仲尼先生 的当了
    • 12.
      优孟释义:⒈优伶名孟,春秋时代楚国艺人。 擅长滑稽讽谏。楚国的宰相孙叔敖死,他的儿子很穷,砍柴为生。于是优孟穿戴上孙叔敖的衣服帽子,模仿其神态,摇头而歌,楚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优孟趁机讽谏,庄王终于把封地给了孙叔敖之子⒉春秋 楚国 著名优人。常谈笑讽谕,曾谏止 楚庄王 以大夫礼葬马;又善模仿,着 楚 相 孙叔敖 衣冠见 楚王 , 楚王 不能辨。事见《史记·滑稽列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及 优旃 之讽漆城, 优孟 之諫葬马,并譎辞饰説,抑止昬暴。”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谋成》:“佯为估客
    • 13.
      侧歪释义:倾斜:车在山坡上侧歪着开。 帽子侧歪在一边儿。
    • 14.
      便帽释义:日常戴的帽子(区别于“礼帽”等)。
    • 15.
      倒冠落佩释义:冠:帽子;佩:佩玉。 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16.
      儒冠释义:⒈古代儒生戴的帽子。⒉借指儒生。
    • 17.
      光头释义:⒈头上不戴帽子:他不习惯戴帽子,一年四季总光着头。 ⒉剃光的头;没有头发的头;秃头。
    • 18.
      免冠释义:⒈脱帽,古时表示谢罪,后来表示敬意。⒉不戴帽子:交一寸半身免冠相片两张。
    • 19.
      免冠徒跣释义:摘掉帽子,光着脚。
    • 20.
      八寸三分帽子释义:原指人人可戴的帽子。比喻到处适用。

帽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星冠释义:道士所戴的帽子,上有七星图案。
    • 2.
      三不主义释义:指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揪辫子。
    • 3.
      两梁冠释义:古代博士和某些高级文官所戴的一种帽子。 用缁布做,有两道横脊。《后汉书·舆服志下》:“宗室 刘氏 亦两梁冠,示加服也。”宋 王禹偁《暮春》诗:“壮志休磨三尺剑,白头谁籍两梁冠。”宋 陆游《行在春晚有怀故隐》诗:“归计已栽千个竹,残年合挂两梁冠。”亦省称“两梁”。唐 韩偓《残春旅舍》诗:“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 4.
      丧冠释义:服丧时所戴的一种帽子。
    • 5.
      乌纱帽释义:简称乌纱。 古代官员戴的帽子。有时用作官职的代称。
    • 6.
      乱项释义:谓帽子不戴端正。项,系帽的带子。
    • 7.
      乾瘦释义:干瘪瘦瘠。 《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西边马臺石上坐着个乾瘦老者。”吴组缃《山洪》十二:“他那干瘦的鸡爪似的手指,连同呢帽子,都象安在一条细铜丝的弹簧上。”哲中《一棵梧桐树》:“我钻到她的怀里,不忍心坐在她的颤抖的干瘦的腿上,只把头紧贴在她的胸前。”
    • 8.
      云冠释义:⒈像帽子一样盖覆在上面的云。 晋 陆机《拟青青陵上柏》诗:“飞阁缨虹带,曾臺冒云冠。”⒉僧道或隐者的帽子。晋 陆机《赠潘尼》诗:“舍彼玄冕,袭此云冠。遗情市朝,永志丘园。”《水浒传》第五九回:“﹝ 朱武 ﹞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太平天囯 洪仁玕《英杰归真》:“﹝ 干王 ﹞一时解了龙袍角帽,改换云冠便服。”⒊高帽。《旧唐书·音乐志二》:“《景舞乐》,舞八人,花锦袍,五色綾袴,云冠,乌皮靴。”明 袁宏道《大人寿日戏作》诗:“白马繫垂杨,云冠高峨峨。”郭沫若《芍药及其他·银杏》:“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
    • 9.
      云母冠释义:用云母作饰物的帽子。
    • 10.
      以冠补履释义: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 11.
      仲尼释义:孔子 的字。孔子 名 丘,春秋 鲁国 人。《庄子·人间世》:“颜回 见 仲尼,请行。”《史记·孔子世家》:“紇 与 颜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祷於 尼丘 得 孔子。鲁襄公 二十二年而 孔子 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 丘 云,字 仲尼。”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铭箴》:“周公 慎言于金人,仲尼 革容于欹器。”唐 张说《大唐祀封禅颂》:“仲尼 叙帝王之书。”明 顾绛《述古》诗:“仲尼 贵多闻,汉 人犹近古。”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四》:“掉了一顶帽子,又有何妨呢,却看得这么严重,实在是上了 仲尼先生 的当了
    • 12.
      优孟释义:⒈优伶名孟,春秋时代楚国艺人。 擅长滑稽讽谏。楚国的宰相孙叔敖死,他的儿子很穷,砍柴为生。于是优孟穿戴上孙叔敖的衣服帽子,模仿其神态,摇头而歌,楚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优孟趁机讽谏,庄王终于把封地给了孙叔敖之子⒉春秋 楚国 著名优人。常谈笑讽谕,曾谏止 楚庄王 以大夫礼葬马;又善模仿,着 楚 相 孙叔敖 衣冠见 楚王 , 楚王 不能辨。事见《史记·滑稽列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及 优旃 之讽漆城, 优孟 之諫葬马,并譎辞饰説,抑止昬暴。”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谋成》:“佯为估客
    • 13.
      侧歪释义:倾斜:车在山坡上侧歪着开。 帽子侧歪在一边儿。
    • 14.
      便帽释义:日常戴的帽子(区别于“礼帽”等)。
    • 15.
      倒冠落佩释义:冠:帽子;佩:佩玉。 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16.
      儒冠释义:⒈古代儒生戴的帽子。⒉借指儒生。
    • 17.
      光头释义:⒈头上不戴帽子:他不习惯戴帽子,一年四季总光着头。 ⒉剃光的头;没有头发的头;秃头。
    • 18.
      免冠释义:⒈脱帽,古时表示谢罪,后来表示敬意。⒉不戴帽子:交一寸半身免冠相片两张。
    • 19.
      免冠徒跣释义:摘掉帽子,光着脚。
    • 20.
      八寸三分帽子释义:原指人人可戴的帽子。比喻到处适用。

帽子造句

1.这不留余地,只用扣帽子、打棍子的办法来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结局你就可想而知了。

2.天气热得人直冒汗,他拿着帽子手不停挥地扇着。

3.他急忙脱下帽子,光着头气喘吁吁地站在那里。

4.大庆石油工人艰苦创业,为摘掉我国贫油国的帽子立下了汗马功劳。

5.于是他鬼使神差地拾起了帽子,走出了办公室。

6.钢笔穿着一身黄色的裙子,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鞋是红色的。

7.金鱼身穿银白色的衣裳,头上带着一个红色的帽子

8.春天像一个化妆师,每天帮大地带帽子,让没生气的大地出现了光彩。

9.冬天的早晨,是寒冷的。寒风呼呼的吹着,吹到脸上如同刀割一样疼,出行的人们都戴上厚厚的帽子,穿上了暖和的棉衣。

10.晚上,月亮婆婆戴着帽子,睡着了。

11.竹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头上还戴着一顶顶缀有黄色穗子的帽子,就像一个个嫩生生的娃娃,可爱极了。

12.雪下大了,瑞雪从天降下,像无数个银白色的小精灵在天空中翩翩起舞。跳累了就降落在地上。所有在外面的物品都铺上了一层雪,像戴上了一顶银白色的帽子。只有几个路人在赶路,小区里非常安静,偶尔有几辆车经过。其它

13.雪花落在屋顶上,屋顶好像带上了雪白雪的帽子

14.翠林园的树真绿啊,抬头一看全是密密的树丫,好似给树戴了一顶硕大无比的绿色帽子

15.秋天桔子黄澄澄的像一盏盏小灯笼压满枝头,柿子树气红了脸、金黄的稻子笑弯了腰、落叶树带上了黄色的帽子、枫树穿上了红红的衣服,大山穿上了彩色的毛衣。

16.头顶上有一个像五角星的根,好像是它的帽子吧!

17.雪落在屋顶上,屋顶好似戴了一顶雪白的帽子

18.冬去春来,万物苏醒,大地暖融融的,人们的装束变得丰富多彩了,不像冬天那样穿着厚厚的帽子和围脖,穿着笨重的大衣,人们都换成色彩鲜艳的衣裳,你看大街上,乡村中,人们穿上了各种各样的颜色的裙子、衬衫,把整个

19.一片片油菜花像一个个戴着黄色小帽子摇头晃脑的小朋友。

20.油菜花黄的像戴着黄色小帽子摇头晃脑的小朋友。

帽子(mao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帽子是什么意思 帽子读音 怎么读 帽子,拼音是mào zi,帽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帽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