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真 [chóng zhēn]
1. “崇”,是推崇、追求、践行之意。 “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事物的本性、本源和自然界的根本法则,即客观真理;二是指人性的真诚、诚实。“崇真”即是全校师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崇尚真诚。
崇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真释义:道教尊崇的七位真人。(1)相传 汉 茅盈、茅固、茅衷 兄弟隐于 茅山 得道成仙,后 晋 之 杨羲、许穆、许翙 及 唐 之 郭崇真 皆于 茅山 得道,因合称“七真”。唐 陆龟蒙《和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诗之一:“一片轻帆背夕阳,望三峰拜七真堂。”自注:“三 茅、二 许、一 杨、一 郭,是为七真。”唐 齐己《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2)指 张紫阳、石杏林、薛道光、陈泥丸、白紫清、刘永年、彭鹤林 七人,称“南宗七真”。(3)指 马丹阳、邱长
- 2.
乞索释义:⒈犹乞讨。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康僧渊 初过 江,未有知者,恒周旋市肆,乞索以自营。”《资治通鉴·唐肃宗乾元元年》:“泉明 诣亲故乞索,随所得多少赎之。”元 王恽《觅风字歙砚诗赠侍其府尹》:“书生乞索态,殆是心贪邪?”⒉化缘。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崇真寺》:“詔不听持经像沿路乞索。”⒊索取。宋 叶适《宋武翼邵君墓志铭》:“场监至贱也,走书乞索日至。”
- 3.
奸利释义:亦作“奸利”。 指非法谋取的利益。《韩非子·奸劫弑臣》:“百官之吏,亦知为姦利之不可以得安也。”《汉书·王莽传下》:“天下吏以不得奉禄,并为姦利,郡尹县宰家累千金。”唐 陈子昂《谏雅州讨生羌书》:“往年 益州 长史 李崇真 将图此奸利,传檄称 吐蕃 欲寇 松州,遂使国家盛军以待之,转餉以备之。”宋 王安石《广西转运使屯田员外郎苏君墓志铭》:“河北 都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 信都 欧阳修 以言事切直,为权贵人所怒。因其孤甥女子有狱,诬以姦利事。”《明史·后妃传二·孝宗孝康张皇后》:“鹤龄 延龄 并注籍宫禁,纵
- 4.
崇真释义:“崇”,是推崇、追求、践行之意。 “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事物的本性、本源和自然界的根本法则,即客观真理;二是指人性的真诚、诚实。“崇真”即是全校师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崇尚真诚。
- 5.
经像释义:佛像。 南朝 齐 王琰《冥祥记》:“汉明帝 梦见神人,形垂二丈,身黄金色,项佩日光,以问羣臣,或对曰:‘西方有神,其号曰佛,形如陛下所梦,得无是乎?’於是发使 天竺,写致经像,表之中夏。”南朝 梁 王屮《头陀寺碑文》:“宋 大明 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经像。”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崇真寺》:“虽造作经像,正欲得人财物。”
- 6.
葨芝释义:树名。宋 张淏《云谷杂记》卷四:“蜀 中有一种木,彼人呼为葨芝,其树常高丈餘,不甚增长,花小而白,每一岁开花,次年方结子……今 青城山 范仙观、卭州 蒲江县 崇真观 皆有之,故俗传以为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