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用 [gōng yòng]
1. 技艺和使用。
3. 工程的费用。
工用 引证解释
⒈ 技艺和使用。
引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如此则使 离娄 督绳, 公输 削墨,虽崇臺五层,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
⒉ 工程的费用。
引明 刘基 《杭州路重修府治记》:“今因陋就简,以至頽仆,而后役民为之,工用必倍。”
《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尚书省遣漕副 马之贞 与 源 等按视地势,商度工用。”
国语词典
工用 [gōng yòng]
⒈ 工匠之事。
引《文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虽崇台五层,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
⒉ 工事的费用。
引明·邱濬《大学衍义补·卷八八·备规制·宫阙之居》:「后世人主,其或有所营建,必先计其工用,而以文帝为法。」
工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吴释义:⒈地名。 晋 指 吴兴、吴郡、会稽。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渐水》:“永建 中,阳羡 周嘉 上书,以县(会稽)远,赴会至难,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为 吴,以东为 会稽。汉高帝 十二年,一 吴 也,后分为三,世号‘三吴’。吴兴、吴郡,会稽 其一焉。”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榻写》:“江 南地润无尘,人多精艺,三吴 之跡,八絶之名,逸少 右军,长康 散骑,书画之能,其来尚矣。”⒉地名。唐 指 吴兴、吴郡、丹阳。《通典·州郡十二》:“苏州,春秋 吴国 之都也……与 吴兴、丹阳 为 三吴。齐 因之。陈
- 2.
八绝释义:八种绝技。旧题 晋 陶潜《圣贤群辅录·吴八绝》:“吴范 相风,刘惇 占气,赵达 算,皇象 书,严子卿 棋,宋寿 占梦,曹丕兴 画,孤城 郑姥 相。”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搨写》:“江 南地润无尘,人多精艺,三 吴 之跡,八絶之名。”
- 3.
刨刀释义:⒈刨床上用的刀具,结构跟车刀相似。⒉木工用的机械刨的刀具,片状,扁长。⒊刨子上刮削木料的部分。也叫刨刃儿。
- 4.
墨斗释义:木工用来打直线的工具。从墨斗中拉出墨线,放到木材上,绷紧,提起墨线后松手,趁着弹力打上黑线。
- 5.
墨线释义:⒈装在墨斗上的线绳,木工用来在木料上打直线。⒉用墨线打出来的直线。
- 6.
工用释义:⒈技艺和使用。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如此则使 离娄 督绳,公输 削墨,虽崇臺五层,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⒉工程的费用。明 刘基《杭州路重修府治记》:“今因陋就简,以至頽仆,而后役民为之,工用必倍。”《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尚书省遣漕副 马之贞 与 源 等按视地势,商度工用。”
- 7.
戳煤钎释义:矿工用的,尤指开采头顶上部煤层用的尖头钢钎。
- 8.
抹子释义:瓦工用来抹灰泥的器具。也叫抹刀。
- 9.
曲尺释义:木工用来求直角的尺,用木或金属制成,像直角三角形的勾股二边。也叫矩尺或角尺。
- 10.
木条释义:木工用的木头。
- 11.
模具释义:对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等材料进行成形加工用的工具。 很多模具需耐受高温、高压和冲击,形状较复杂,所以制造模具常使用较高级的材料和专用的模具加工机床。
- 12.
海棠果释义:又名“海红”。 又名“秋子”。又名“柰子”。落叶小乔木。叶卵圆至椭圆形,果圆形或卵圆形。树性强健、适应性强,耐涝、耐盐,抗寒力强。果实除生食外,大多供加工用。
- 13.
玉山释义:中国台湾岛山脉。 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长约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3公里,海拔3950米,不仅为台湾最高山峰,也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林分布,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资源丰富。
- 14.
瓜米释义:经过五六次加工用作酿酒原料的糯米。
- 15.
缩尺释义:模型工用的尺,这种尺上的刻度大于标准尺上的尺寸(用于铁铸件的大1/96,用于黄铜铸件的大1/64),以便适应铸造金属冷却时的收缩。指图纸上的尺寸小于实际尺寸的比例尺。
- 16.
腻抹释义:⒈谓沾污。⒉涂抹。如:腻抹墙壁。⒊即抹子。泥瓦工用来抹灰泥的器具。
- 17.
角尺释义:一种检验或画线用的工具,两边互成直角。木工用的曲尺也叫角尺。
- 18.
钩绳释义:木工用以正曲直的工具。
- 19.
锻锤释义:金属压力加工用的机器,由动力带动锤头锤打而产生压力。 常见的有空气锤、蒸汽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