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的意思
rénwénzhǔ

人文主义

简体人文主义
繁体人文主義
拼音rén wén zhǔ yì
注音ㄖㄣˊ ㄨㄣˊ ㄓㄨˇ ㄧ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zhǔ,(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组词】: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组词】:君主。主上。(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组词】: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组词】: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组词】: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 预示。【组词】:早霞主雨。(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组词】:木主。神主。(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 姓。

yì,(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组词】: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组词】: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组词】: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5) 指认为亲属的。【组词】:义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组词】:义齿。义肢。(7) 姓。

基本含义

人文主义是一种关注人类尊严、价值和人类文化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

人文主义的意思

人文主义 [rén wén zhǔ yì]

1.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反对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教神学体系,提倡学术研究、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主要代表人物有彼得拉克、薄伽丘、伊拉斯谟、蒙田等。

[humanism;]

人文主义 引证解释

⒈ 欧洲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进步思潮。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提倡学术研究,以复兴古代文明为口号,反对宗教束缚和经院哲学。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国语词典

人文主义 [rén wén zhǔ yì]

⒈ 一种欧洲文艺复兴时的思潮。十三世纪末兴起于义大利,丹第、薄伽邱等为其先驱。主张脱离教会势力,反对经院哲学,鼓吹人文教育,以伦理、哲学、音乐和修辞学培养高尚的鉴赏力、优雅而机智的风度,重视个人精神的独立,又不忽略体格的锻炼。奠定此后欧洲各国人文教育的基本理想,对整个欧洲文化的发展有相当深的影响。


人文主义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人道主义释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把它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它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起过反封建的积极作用。

人文主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凡·爱克兄弟释义:胡伯特·凡·爱克(hubertvaneyck,1395前-1426)和扬·凡·爱克(janvaneyck,1395前-1441)。两人均为尼德兰画家。合作完成的《根特祭坛画》,对人物和风景的真实描写,体现了尼德兰派人文主义思想,被认为是欧洲油画史上第一件重要作品。扬·凡·爱克的另一件作品《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刻画细致,对后来风俗画的发展有影响。
    • 2.
      创造亚当释义:意大利米开朗琪罗1508-1512年绘制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创世纪》中的一个场面。画家避开宗教题材的神秘色彩,赋予画面人文主义思想。亚当被画成一个体魄雄健的裸体青年,上帝则被描绘成一个既威严又慈祥的老人。
    • 3.
      文艺复兴艺术释义: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的艺术。开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尼德兰、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并席卷全欧洲。以贯彻现实主义和体现反封建反宗教的人文主义思想为主要特征。代表人物有画家达·芬奇、拉斐尔,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等。作为西方近代艺术源头的文艺复兴艺术,其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艺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
    • 4.
      文艺复兴释义:14—16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文化革新运动。始于意大利,并相继在西欧各国发生。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下,宣扬“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对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进行批判。文艺复兴摆脱了教会对于人们思想的束缚,给西欧国家带来科学、文学、艺术的繁荣,为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制造了舆论。
    • 5.
      莎士比亚释义: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 著有剧本37部、十四行诗154首和叙事长诗2首。作品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和禁欲主义,表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人文主义理想。剧作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生动,语言精练典雅。代表作有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威尼斯商人》等。莎士比亚的创作对欧洲文学和戏剧的发展影响很大。
    • 6.
      雅典学院释义:壁画。 意大利拉斐尔作于1509-1511年。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建的雅典学院为题,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将希腊、罗马、斯巴达以及意大利的五十余个著名学者和哲学家汇聚于一堂,相互间自由讨论,情绪热烈。作品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希腊精神的崇拜。
人文主义是什么意思 人文主义读音 怎么读 人文主义,拼音是rén wén zhǔ yì,人文主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人文主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