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抄手 抄手的意思
chāoshǒu

抄手

简体抄手
繁体
拼音chāo shǒu
注音ㄔㄠ ㄕ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āo,(1) 誊写,照原文写。【组词】:抄本。抄写。抄袭。传抄。(2) 搜查而没收。【例句】:抄没(mò)。抄家。抄斩。(3) 走简捷的路。【组词】:抄近。抄小道。包抄。(4) 同“绰”。

shǒu,(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组词】: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2) 拿着。【组词】:人手一册。(3) 亲自动手。【组词】: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例句】: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组词】:国手。扒手。生产能手。(6) 小巧易拿的。【组词】:手枪。手册。

基本含义

指摘抄别人的文章或作品。

抄手的意思

抄手 [chāo shǒu]

1. 两手在胸前或背后交互插入袖筒中;也指两臂交叉放在胸前。

[fold (one’s arms);]

抄手 引证解释

⒈ 双手交叉。表示施礼。

唐 张保嗣 《戏示诸妓》诗:“抄手向前咨大使,这回不敢恼儿郎。”
《敦煌变文集·舜子变》:“舜子 抄手啟阿耶。”
《水浒传》第三回:“酒保抄手道:‘官人要甚东西,分付买来。’”

⒉ 谓左右环抱。房屋建筑中,自二门起向两旁延伸到正房的走廊,叫抄手游廊。

《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一座垂花二门,进去抄手游廊,五间正房,便是 安老爷 夫妻的内室。”

⒊ 抄书的人。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六章:“后世传抄者不悉 登 为人名,故改‘ 登 卒’为‘登位’。而‘ 登 位卒’者,则再后抄手依二本合写也。”

⒋ 方言。即馄饨。

韦君宜 《川行寄语老北京》:“一碗结结实实像小饺子的肉馄饨( 四川 叫抄手)才两毛。”


国语词典

抄手 [chāo shǒu]

⒈ 两臂交叉于胸前。表示施礼。

《水浒传·第三回》:「酒保抄手道:『官人要甚东西,分付卖来。』」

⒉ 四川方言。一种面食。用面粉做成薄皮,内包肉馅,煮熟后即可食用。


抄手(chaos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抄手是什么意思 抄手读音 怎么读 抄手,拼音是chāo shǒu,抄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抄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