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科 三科的意思
sān

三科

简体三科
繁体
拼音sān kē
注音ㄙㄢ ㄎㄜ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kē,(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例句】:狮子属于猫科。槐树是豆科。(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组词】:科室。财务科。(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组词】:科目。学科。文科。外科。(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组词】:科举。科甲。科第。登科。(5) 判定(刑罚)。【例句】:科处(chù)。科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组词】:笑科。科白。(7) 古同“棵”。

基本含义

指三个科目,通常指指考试所考的三个主要科目。

三科的意思

三科 [sān kē]

1. 三品;三等。

2. 三个科段,三个段落。参见“三科九旨”。

4. 三次科考。

三科 引证解释

⒈ 三品;三等。

汉 班固 《白虎通·寿命》:“命有三科以记验,有寿命以保度,有遭命以遇暴,有随命以应行。”
《汉书·孔光传》:“是博士选三科,高为尚书,次为刺史,其不通政事,以久次补诸侯太傅。”

⒉ 三个科段,三个段落。参见“三科九旨”。

⒊ 三次科考。

《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此人胸藏锦綉,腹隐珠璣,奈时运不通,三科不第。”

⒋ 元 杂剧用语。表示某种动作重复多次。


三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缺释义:汉 何休 称夫道缺、妇道缺、君道缺、臣道缺、父道缺、子道缺、周公 之礼缺为“七缺”。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公羊传》:“苏氏 谓 何休《公羊》之罪人,晁氏 谓 休 负《公羊》之学。五始、三科九旨、七等、六辅、二类、七缺,皆出於 何氏,其《墨守》不攻而破矣。”翁元圻 注:“何氏《作文諡例》云:七缺者,惠公 妃匹不正,隐 桓 之祸生,是为夫之道缺也。文姜 淫而害夫,为妇之道缺也。大夫无罪而致戮,为君之道缺也。臣而害上,为臣之道缺也。晋侯 杀其世子 申生,宋公 杀其世子 痤,是为父之道缺也。楚 世子 商臣 弑其君
    • 2.
      三科九旨释义:汉 代《公羊》学家谓《春秋》书法有三科九旨。即于三段中寓九种旨意。有 何休、宋衷 二说。《公羊传·隐公元年》“隐公 第一”唐 徐彦 疏:“问曰:‘《春秋説》云:《春秋》设三科九旨,其义如何?’答曰:‘何氏(何休)之意以为三科九旨,正是一物。若揔言之,谓之三科,科者,段也;若析而言之,谓之九旨,旨者,意也,言三个科段之内,有此九种之意。故 何氏 作《文謚例》云:三科九旨者,新 周、故 宋,以《春秋》当新王,此一科三旨也。又云: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二科六旨也。又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是三
    • 3.
      三科拣境释义:天台宗的独特观行方法。即天台宗于圆顿止观十境中的第一阴入界境,拣出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三科之境以明观境。
    • 4.
      三科释义:⒈三品;三等。⒉三个科段,三个段落。参见“三科九旨”。⒊三次科考。⒋元杂剧用语。表示某种动作重复多次。
    • 5.
      九宫三命释义:泛指人的运命。前蜀 杜光庭《众修南斗醮词》:“又恐宿曜行年,九宫三命,或逢灾厄,或遇刑衝,神道难知,凡情罔测。”按,《易乾凿度》曰:“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孝经援神契》曰:“命有三科。”“九宫三命”之说本此。
    • 6.
      习课释义:谓按时进行学习考核。《元典章·吏部三·医官》:“已设医学去处教授人员。见教生徒,照依每年降去一十三科题目,令医生每月习课医义一道。”
    • 7.
      侍生释义:⒈明 清 两代官场中后辈对前辈的自称。一般用于名帖。明 代翰林后三科入馆者,清 代翰林后一科入馆者,均自称侍生。平辈之间,或地方官员拜访乡绅,亦有谦称侍生的。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相传司礼首监与内阁刺用单红纸,而内阁用双红帖答之,然彼此俱自称侍生,无他异也。”《西游记》第十七回:“帖上写着:‘侍生 熊羆 顿首拜。’”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翰林故事,初入馆,於前辈投刺书侍生,而口称学生。”《儒林外史》第一回:“﹝ 时知县 ﹞回到衙门,差 翟买办 持个侍生帖子去约 王冕。”⒉旧时对于同辈或晚辈的妇
    • 8.
      十三科释义:⒈宋元明时中医分科。⒉元明时画有十三科,即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参阅明陶宗仪《辍耕录·画家十三科》。⒊元明时裱褙字画有十三科。
    • 9.
      发卖释义:⒈出售。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小子 刘一郎 是也,浮梁 人氏,带着三千引细茶,来京师发卖。”《儒林外史》第十四回:“店里帖着报单,上写:‘处州 马纯上 先生精选《三科程墨持运》於此发卖。’”鲁迅《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至于 仇英 的《飞燕外传图》和《会真记图》,则翻印本就在文明书局发卖的。”阿英《城隍庙的书市》:“最末一家,是发卖字画古董书籍的梦月斋。”⒉指卖弄。元 马致远《马陵道》第一折:“兄弟,他的兵法怎么到的我根前发卖,你放心去,不妨事。”《水浒传》第六一回:“我思量平生学的一
    • 10.
      大挑释义:清 乾隆 以后定制,三科以上会试不中的举人,挑取其中一等的以知县用,二等的以教职用。六年举行一次,意在使举人出身的有较宽的出路,名为大挑。挑选的标准多重形貌,相传有“同田贯日气甲由申”八字诀,合于前四字形貌者为合格。例如长方面型为“同”,方面型为“田”,身体长大为“贯”,身体匀称为“日”。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治赋》:“余友 陈春嘘 名 昶,以举班大挑得知县,分发 浙江。”清 吴敏树《先考行状》:“次即 敏树,道光 壬辰举人,大挑二等,候补教諭。”
    • 11.
      小方脉释义:即小儿科。中医十三科之一。参阅 明 陶宗仪《辍耕录·医科》。
    • 12.
      桃花浪释义:⒈犹桃花汛。唐 杜甫《春水》诗:“三月桃花浪,江流復旧痕。”宋 张元干《满江红》词:“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参见“桃花汛”。⒉传说河津桃花浪起,江海之鱼集聚 龙门 下,跃过 龙门 的化为龙,否则点额暴腮。见 辛氏《三秦记》。后遂以比喻春闱。宋 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词:“禹门 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六:“鲍 氏 安国、安行、安世 兄弟,三科连中,故 程文昌 伯禹 赠之诗,有‘七年三破桃花浪’之句。”《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来年三月桃花浪,夺取罗袍转故
    • 13.
      甲科释义:⒈古代考试科目名。 汉 时课士分甲乙丙三科。《汉书·儒林传序》:“平帝 时 王莽 秉政……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云。”⒉唐 初明经有甲乙丙丁四科。唐 宋 进士分甲乙科。唐 白行简《李娃传》:“於是遂一上,登甲科,声振礼闈。”唐 王建《送薛蔓应举》诗:“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宋 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公始以进士甲科事 仁宗皇帝。”⒊明 清 通称进士为甲科。《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这段话文乃是 四川 新建县 有一乡宦,姓 杨,是本朝甲科。”清 方苞《重订<礼
    • 14.
      祝由科释义:相传古时治病有十三科,“祝由科”乃其中之一科。清 袁枚《新齐谐·治妖易治人难》:“汉阳 令 刘 某,性方鯁,治祝由科邪教过严,有奸民上控抚军,抚军戒飭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那祝由科代人治病,不用吃药,只画两道符就好了。”参见“祝由”。
    • 15.
      联捷释义:谓科举考试中两科或三科接连及第。 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一·京闱冒籍》:“其中 汪谐 者,次科即联捷矣。”《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众人叫:‘顺卿兄,你倘联捷,幸在彼地,见之何难?’”《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次年乡试,便高中了孝廉;转年会试,又联捷了进士。”鲁迅《呐喊·白光》:“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
    • 16.
      随命释义:古代三科运命说之一种。谓寿命久暂与其德行好坏相应。

三科(sank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三科是什么意思 三科读音 怎么读 三科,拼音是sān kē,三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