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观 [yún guàn]
1. 宫殿门前两边所建高台上的楼观。因其高耸,故称。
2. 泛指高耸的楼台。
4. 指道院。
云观 引证解释
⒈ 宫殿门前两边所建高台上的楼观。因其高耸,故称。
引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云观变为狐兔之藪,象魏化为虎豹之蹊。”
⒉ 泛指高耸的楼台。
引宋 贺铸 《水调歌头·台城游》词:“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
⒊ 指道院。
引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佛释·道院》:“鹤观、云观……并道院之称。”
云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观释义:⒈宫殿门前两边所建高台上的楼观。 因其高耸,故称。晋 葛洪《抱朴子·汉过》:“云观变为狐兔之藪,象魏化为虎豹之蹊。”⒉泛指高耸的楼台。宋 贺铸《水调歌头·台城游》词:“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⒊指道院。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佛释·道院》:“鹤观、云观……并道院之称。”
- 2.
仙真释义:道家称昇仙得道之人。唐 李白《上云乐》诗:“生死了不尽,谁明此胡是仙真?”宋 晏殊《拂霓裳》词:“祷仙真。愿年年今日,喜长新。”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白云观》:“相传十八日夜内必有仙真下降,或幻游人,或化乞丐。”
- 3.
仙蜕释义:⒈道教称人升仙后留下的遗体。 实即干尸。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至于仙蜕,余在 武夷,见其二齿、髮、手指,宛然如故,但枯槁耳。”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白云观》:“白云观,亦 元 时旧名。真人既逝之明年,其徒 清和 尹宗师 于观内搆 处顺堂,置幽宫以藏仙蜕。”⒉引申谓仙人的遗物。
- 4.
全真教释义:道教的一派。金 王重阳 创立。教旨以“澄心定意,包元守一,存神固气”为“真功”,“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为“真行”。功行俱全,故名“全真”。该派旧时盛行于北方,以 北京 白云观 为中心,称道教北宗。明 陶宗仪《辍耕录·全真教》:“金 主 亮 贞元 元年,有吏员 咸阳 人 王中孚 者倡全真教。”
- 5.
拜阴寿释义:旧时为死者做生日称“拜阴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这一回要拜阴寿,不免又去请 伯明 来主持一切…… 伯明 代他舖张扬厉起来,甚么 白云观 七天道士懺,寿圣庵 七天和尚懺,家里头却舖设起寿堂来,一样的供如意,点寿烛。”
- 6.
洞玄仙观释义:古时冀州城内州治东北的道观,名叫紫云观。
- 7.
测影释义:亦作“测景”。 测量日影,以推算岁时节候。《宋书·律历志中》:“又史官受詔,以土圭测影。”《旧唐书·天文志上》:“开元 十二年,詔太史 交州 测景。”明 沉德符《野获编·历法·日圭同异》:“再閲 朱裕 疏,内云观象臺晷表,与 南京 矛盾,是即 正统 间 彭德清 测景不同之説也。未审其説确否。”
- 8.
淹九释义:明 朝风俗,京城正月举行灯市,于十八日收灯。 次日,男女倾城出西郊 白云观,嬉游宴饮,名曰耍“烟九”。或称“淹九”。殆以灯事阑珊,未忍遽舍,取淹留之义。参阅 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淹九》。
- 9.
耍燕九释义:亦作“耍烟九”。旧时 北京 人正月十九日游集于西郊 白云观,称“耍燕九”。又称燕九节。明 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正月﹞十九日集 白云观,曰耍燕九,弹射走马焉。”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淹九》:“京师正月灯市,例以十八日收灯,城中游冶顿寂。至次日,都中士女倾国出城西郊所谓 白云观 者,联袂嬉游,席地布饮,都人名为耍烟九,意以为火树星桥甫收声彩,而以烟火得名耳。”
- 10.
颓颜释义:⒈亦作“頺顏”。衰老的容貌。亦借指老年人。唐 骆宾王《于紫云观赠道士》诗:“羽盖徒欣仰,云车未可攀。只应倾玉醴,时许寄頽颜。”唐 武元衡《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诗:“岁月不堪相送尽,頽颜更被别离凋。”宋 欧阳修《送张生》诗:“一别相逢十七春,頽颜衰髮互相询。”宋 朱熹《石马斜川之集分韵赋诗得灯字》:“頺颜感川徂,稚齿欢年增。”⒉穨顔:犹衰颜。容颜衰老。清 姚鼐《一青仲孚往金陵访属耕南三丈消息》诗:“城中前辈尽穨颜,混迹 刘伶 尚闭关。”
- 11.
鹤头书释义:书体名。亦指诏书。《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鹤书赴陇”李善 注引 南朝 齐 萧子良《古今篆隶文体》:“鹤头书与偃波书俱詔板所用,在 汉 则谓之尺一简。”明 张羽《徐黄门画》诗:“前年版下鹤头书,徵起直上青云衢。”清 朱彝尊《同钱王严魏查吴过白云观分韵》之一:“惟餘綵繙字,髣髴鹤头书。”参见“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