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年 [sòng nián]
1. 辞送旧年。
送年 引证解释
⒈ 辞送旧年。
引宋 杨缵 《一枝春·守岁》词:“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奈刚要送年新句。”
宋 陈与义 《雨中》诗:“北客霜侵鬢,南州雨送年。”
巴人 《莽秀才造反记》第七章:“在这腊月的二十八日,向例是 王锡彤 家送年的日子。”
送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观释义:⒈宫殿门前两边所建高台上的楼观。 因其高耸,故称。晋 葛洪《抱朴子·汉过》:“云观变为狐兔之藪,象魏化为虎豹之蹊。”⒉泛指高耸的楼台。宋 贺铸《水调歌头·台城游》词:“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⒊指道院。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佛释·道院》:“鹤观、云观……并道院之称。”
- 2.
岁火释义:地方风俗。吴 中习俗,除夕每家在门口烧柴满盆以取暖,叫岁火。明 杨慎《甲午临安除岁》诗:“隣墻儿女亦无睡,岁火天灯喧五更。”清 杜岕《元旦》诗:“称心分岁火,绕膝送年羹。”
- 3.
年疏释义:旧俗年节时僧尼道士送给施主为其祈福的祝告文。 《红楼梦》第五十回:“我正疑惑,忽然又来了两个姑子,我心里才明白了:那姑子必是来送年疏或要年例香例银子。”又称“交年疏”。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徵·岁时》引《京都风俗志》:“僧道作交年疏,异品素食,以送施主。医家制益人药物,以送常所往来者。”
- 4.
年羹释义:过年时吃的羹汤。 明 杜岕《元旦》诗:“称心分岁火,绕膝送年羹。”
- 5.
敬虔释义:庄敬虔诚。唐 皮日休《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诗:“开卷读数行,为之加敬虔。”冰心《走进人民大会堂》:“走进人民大会堂,使你突然地敬虔肃穆了下来。”王鲁彦《开门炮》:“送年是最敬虔的事。”
- 6.
祖堂释义:⒈佛教祀祖师之堂。五代 齐己《寄武陵微上人》诗:“善卷臺边寺,松筠遶祖堂。”明 胡玉昆 有《祖堂》诗云:“一领袈裟挂屋西,相传一祖凿幽栖。山留雨露滋薇蕨,寺儼 羲皇 絶鼓鼙。”⒉祭祀祖先的厅堂。王鲁彦《开门炮》:“送年是最敬虔的事。那一天……我老是睡眼蒙矓地在祖堂的角隅里暗暗的战慄着。”
- 7.
赵舞释义:⒈相传古代 赵国 女子善舞,后因以指美妙的舞蹈。 晋 左思《娇女》诗:“从容好 赵 舞,延袖象飞翮。”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罗襦宝带为君解,燕 歌 赵 舞为君开。”明 汪廷讷《广陵月》第三出:“迓天庥,国泰民安;送年华,赵 舞 吴 謳。”⒉指 赵飞燕 所作舞。南朝 陈 何楫《班婕妤怨》诗:“齐 紈既逐篋,赵 舞即凌人。”
- 8.
送岁释义:谓辞别旧岁。宋 陈师道《湖上晚归寄诗友》诗之三:“残年憎送岁,病眼却逢春。”参见“送年”。
- 9.
送年释义:辞送旧年。 宋 杨缵《一枝春·守岁》词:“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奈刚要送年新句。”宋 陈与义《雨中》诗:“北客霜侵鬢,南州雨送年。”巴人《莽秀才造反记》第七章:“在这腊月的二十八日,向例是 王锡彤 家送年的日子。”
- 10.
送年盘释义:指年前互赠礼物。清 顾禄《清嘉录·送年盘》:“岁晚,亲朋互以豚蹄、青鱼、果品之属相馈问,谓之送年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