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披裘负薪 披裘负薪的意思
qiúxīn

披裘负薪

简体披裘负薪
繁体披裘負薪
拼音pī qiú fù xīn
注音ㄆㄧ ㄑㄧㄡˊ ㄈㄨˋ ㄒㄧㄣ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pī,(1) 覆盖在肩背上。【组词】:披星戴月。(2) 穿戴。【组词】:披挂。披甲。(3) 打开,散开。【组词】:披襟。披阅。披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4) 劈开,裂开。【组词】:竹竿披了。

qiú,(1) 皮衣。【组词】:狐裘。集腋成裘。(2) 姓。

fù,(1) 驮,背(bèi )。【组词】:负米。负疚。负重。如释重负。负荆请罪。(2) 担任。【组词】:担负。负责。负累(lěi )。负罪。负荷。忍辱负重。身负重任。(3) 仗恃,依靠。【组词】:负隅顽抗。自负(自以为了不起)。(4) 遭受。【组词】:负伤。负屈。(5) 具有,享有。【组词】:久负盛誉。(6) 欠(钱)。【组词】:负债。(7)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组词】:负数。(8)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组词】:负电。负极。(9) 违背,背弃。【组词】:负心。负约。忘恩负义。(10) 失败,与“胜”相对。【组词】:不分胜负。

xīn, ◎ 柴火。【例句】:薪苏(打柴割草)。薪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基本含义

指为了追求某种目标而付出努力和牺牲。

披裘负薪的意思

披裘负薪 [pī qiú fù xīn]

1. 汉·王充《论衡·书虚》:“传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

披裘负薪 引证解释

⒈ 汉 王充 《论衡·书虚》:“传言 延陵 季子 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

季子 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於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
后遂以“披裘负薪”为高士孤高清廉,隐逸贫居之典。 唐 王绩 《游北山赋》:“勿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
亦省作亦省作“披裘”。 北周 庾信 《小园赋》:“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
唐 李白 《杭州送裴大泽时赴卢州长史》诗:“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国语词典

披裘负薪 [pī qiú fù xīn]

⒈ 延陵季子见路上有金子。呼叫过路的樵夫为其拾取。樵夫怒目回答:「我顶著夏日五月的烈阳,披著皮裘打柴,岂是为你拾金之人!」延陵季子知其为贤者,问其姓字,樵夫却认为他徒有其表,不值得自报姓名,遂转身而去。典出汉·王充《论衡·书虚》。后用以比喻贫困隐逸。唐·王绩〈游北山赋〉:「忽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也作「五月披裘」。


披裘负薪是什么意思 披裘负薪读音 怎么读 披裘负薪,拼音是pī qiú fù xīn,披裘负薪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披裘负薪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