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悟 [yǐng wù]
1. 古:聪慧过人;极其聪明的(多指少年)
例不意先生如此青年,竟有这等颖悟。——《镜花缘》
英[intelligent; clever; bright;]
颖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頴悟”。聪明;理解力强。
引《晋书·王戎传》:“戎 幼而颖悟,神彩秀彻。”
明 徐渭 《陈山人墓表》:“山人生而頴悟絶羣,年十餘,已知好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谢》:“因教之读,颖悟非常。指示一过,无再问者。”
徐迟 《牡丹》:“她那时十五岁,人长得美,天赋颖悟,学会了 老牡丹 出场时的那种高度凝聚的技巧。”
国语词典
颖悟 [yǐng wù]
⒈ 聪明过人。
引《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灵运幼便颖悟,玄甚异之。」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两三岁时,就颖悟非凡,看见经卷上字,恰像原是认得的,一见不忘。」
近聪颖 颖慧
反鲁钝
颖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口称誉释义:大家同声称赞。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交口荐誉之。”《元史·王利用传》:“利用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
- 2.
内颖释义:谓天资颖悟。出处 明 徐祯卿《谈艺录》:“夫哲匠鸿才,固由内颖;中人承学,必自迹求。”。
- 3.
几悟释义:机警颖悟。
- 4.
天窍释义:谓天然的颖悟。
- 5.
性解释义:谓禀性颖悟。指天才。
- 6.
慧悟释义:聪明颖悟。
- 7.
慧解释义:⒈佛教语。谓智慧颖悟。⒉指聪明解事。
- 8.
慧颖释义:聪明颖悟。
- 9.
推扬释义:推崇颂扬。晋 葛洪《抱朴子·疾谬》:“凡彼轻薄之徒,虽便辟偶俗,广结伴流,更相推扬,取达速易,然率皆皮肤狡泽,而怀空抱虚。”《高斋漫录》引 宋 黄樵仲《祭邓润甫文》:“中臺三月,功名已遂於推扬;东府数宵,魂魄俄归於寂寞。”元 蒲道元《偶记少时小年能缀文》诗:“颖悟过 长吉,推扬自 少陵。”清 刘大櫆《程书原传》:“赖秋官之贤,能推扬其先人之隐行,使之表著於当时,而因得以传於后世。”
- 10.
敏妙释义:⒈明快,隽美。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朱文公 云:‘二 苏 以精深敏妙之文,煽倾危变幻之习。’”章士钊《黄花岗之役·赵伯先事略》:“愚一小时草《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论》数千言,辞趣敏妙,为 俞君 激赏。”⒉敏捷颖悟。清 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子瞻 机神敏妙,比及暮年,心手相忘,独立千载。”
- 11.
朗悟释义:亦作“朗寤”。 颖悟;敏悟。
- 12.
朗拔释义:颖悟超群。《三国志·吴志·贺邵传》“邵 年四十九”裴松之 注引 晋 虞预《晋书》:“风度简旷,器识朗拔。”《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 语 王右军 曰”刘孝标 注引《文字志》:“羲之 少朗拔,为叔父 廙 所赏。善草隶。”《旧唐书·高骈传》:“幼而朗拔,好为文,多与儒者游,喜言道理。”
- 13.
朗赡释义:颖悟赡详;也指清朗充足。
- 14.
机悟释义:⒈亦作“机晤”。机敏颖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王导 须臾至,徒跣下地谢曰:‘天威在颜,遂使 温嶠 不容得谢。’嶠 於是下谢,帝乃释然。诸公共叹 王 机悟名言。”《隋书·牛弘传》:“吏部侍郎 高孝基,鉴赏机晤,清慎絶伦。”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宣宗 尝亲试神童 李瑴 於便殿,瑴 年数岁,聪慧详敏,对问机悟,上甚悦之。”⒉指机智。清 昭槤《啸亭杂录·戴学士》:“﹝ 戴梓 ﹞少有机悟,自製火器,能击百步外。”
- 15.
机解释义:机敏颖悟。
- 16.
标悟释义:犹颖悟。
- 17.
监寺释义:⒈佛寺中主持寺务之僧。地位次于方丈。唐 黄滔《华岩寺开山始祖碑铭》:“师生于 建中 二年辛酉,齠齓即颖悟,异於诸童,九岁投 玉涧寺 监寺 神皎 出家。”《水浒传》第四回:“真长老 便唤首座、维那,商议剃度这人;分付监寺、都寺,安排斋食。”《西湖佳话·南屏醉迹》:“监寺见长老发性,方不敢再言,只得退出。”参阅《释氏要览》卷下。⒉指封建朝廷监、寺等机构的长官。唐 常衮《授薛伯高少府少监制》:“昔 杨洪、公孙贺,皆以儒术居于少府、国朝监寺之列,亦称通显,贰于其长,所任匪轻。”
- 18.
知解释义:颖悟;领会。
- 19.
聪悟释义:聪明;颖悟:天资聪悟。 聪悟好学。
- 20.
聪解释义:聪明颖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