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瞒 [qī mán]
1. 欺骗蒙混。
例期瞒众人。
英[hoodwink;]
欺瞒 引证解释
⒈ 欺骗蒙混。
引《朱子语类》卷二一:“众人只是朴实头不欺瞒人,亦谓之忠。”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二折:“俺又不曾道是欺瞒着天地。”
评剧《秦香莲》第二场:“你欺瞒天子,招为驸马,就是不忠。”
国语词典
欺瞒 [qī mán]
⒈ 蓄意隐藏真相,不让人知道。
例如:「你这样欺瞒大众,终有被揭穿的一天。」
欺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乡愚释义:旧时对乡村老百姓的蔑称。 《石点头·王本立天涯求父》:“以致欺瞒良善,吞嚼乡愚,串通吏胥侵渔,隐匿,拖欠,无所不至。”郑观应《盛世危言·禁烟上》:“鱼肉乡愚,欺压良懦,而於禁烟之事,仍无实效可观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你再迟疑,我办你一个欺压乡愚之罪。”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十八:“我告 大山 的罪名是煽惑乡愚,暴杀无辜,聚众抗捐,联合罢佃啊!”
- 2.
君暗臣蔽释义:暗:昏庸;蔽:欺瞒。君主昏庸无道,臣子欺瞒蒙骗。
- 3.
实不相瞒释义:实话告诉,决不欺瞒。
- 4.
实不相暪释义:实话告诉,决不欺瞒。
- 5.
康夏卖书释义:做人做事,应该秉持诚信,不可利用大家的善心与情怀,做出苟且之事,欺瞒大众。
- 6.
抵欺释义:欺瞒。
- 7.
朦蔽释义:⒈犹欺瞒。《元典章·兵部三·押运不得稍带私物》:“其所物货未知是否进上,一例支破官钱,动摇於民。如此朦蔽上下,俱无可见,至甚未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三回:“单立出这些名目来,自以为弊絶风清,中间却不知受了多少朦蔽。”⒉遮掩。聂绀弩《谈杂文》:“好像某种动物,一遇险象,就先设法朦蔽自己的眼睛,或把整个身体都缩到某种地方去。”
- 8.
朴实头释义:⒈老实;踏实。 《朱子语类》卷二四:“忠只是朴实头白直做将去,质则渐有形质制度而未及於文采,文则就制度上事事加文采。”《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茶博士道:‘官人!你好朴实头!’”明 高攀龙《与逯确斋书》:“吾辈每日用功,当以半日静坐,半日读书,静坐以思所读之书,读书以考所思之要,朴实头下数年之功。”⒉朴实厚重之人。宋 朱熹《答林择之》:“此中见有朋友数人讲学,其间亦难得朴实头负荷得者。”《朱子语类》卷二一:“众人有众人底忠,学者有学者底忠……众人只是朴实头,不欺瞒人,亦谓之忠。”
- 9.
欺昧释义:欺瞒。
- 10.
瞒心昧己释义:昧:欺瞒。违背良心干坏事。
- 11.
至诚无昧释义:极其诚实,不存有欺瞒之心。
- 12.
诚实守信释义:诚实,即忠诚老实,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 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忠诚地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职业品质。
- 13.
诡饰释义:欺瞒掩饰。
- 14.
谩侮释义:犹欺瞒。
- 15.
谩昧释义:欺瞒。
- 16.
逢人且说三分话释义: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17.
逢人只说三分话释义: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18.
遮瞒释义:遮盖;欺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