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学徒 学徒的意思
xué

学徒

简体学徒
繁体學徒
拼音xué tú
注音ㄒㄩㄝˊ ㄊ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ué,(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组词】: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例句】: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3) 掌握的知识。【例句】: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组词】: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tú,(1) 步行。【组词】:徒步。徒涉。(2) 空。【组词】:徒手。(3) 白白地。【组词】:徒然。徒劳无益。(4) 只;仅仅。【组词】:家徒四壁。(5) 从事学习的人。【组词】:徒弟。徒工。学徒。师徒。(6)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组词】:信徒。教徒。党徒。(7) 人(多指坏人)。【组词】:匪徒。暴徒。赌徒。叛徒。(8)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组词】:徒刑。

基本含义

指年轻人在某个领域学习或从事实践工作的过程。

学徒的意思

学徒 [xué tú]

1. 从师受业的人。

[apprentice; trainee;]

学徒 引证解释

⒈ 从师受业的人;学生。

汉 蔡邕 《司徒杨秉碑》:“於是门人学徒,相与刊石碑,表勒鸿勋。”
《后汉书·郑玄传》:“家贫,客耕 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晋书·虞溥传》:“大修庠序,广招学徒。”
唐 王建 《荆南赠别李肇著作转韵诗》:“素业传学徒,清门有君子。”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夫妇死孝》:“杜阳父 友开,江阴 人,隐居教授…… 天历 间, 浙 右菑荒,米价腾踊,学徒散去。”

⒉ 泛指读书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夫文字者,坟籍根本,世之学徒,多不晓字。”
唐 朱庆馀 《送祝秀才归衢州》诗:“学徒花下别,乡路雪边寻。”
宋 王谠 《唐语林·企羡》:“侍中 裴耀卿 因入书库观书,既而谓人曰:‘圣上好文,书籍之盛事,自古未有。朝宰充使,学徒云集,官家设教,尽在是矣。’”

⒊ 在商店里学做买卖或在作坊、工厂里随师学技术的青少年。

邹韬奋 《经历·“难兄难弟”的又一个》:“十五岁的时候小学还未读完,就被送到一家趸批匹头的字号里做学徒。”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后来,又翻看报,华安机器厂招收学徒的大字广告,跳到我的眼里来了。”

⒋ 当学徒

老舍 《四世同堂》一:“他的儿子也只在私塾读过三年书,就去学徒。”
梁元勋 《人们在前进》:“我刮刮胡子跟你学徒去。”


国语词典

学徒 [xué tú]

⒈ 学生。

《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⒉ 跟随师傅初学技艺的人。

如:「他是这家汽车修理厂的学徒。」


学徒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学生释义:⒈在学校读书的人。 ⒉向老师或前辈学习的人。⒊男孩子。⒋〈名〉指在各级学校读书的人。

学徒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师傅释义:⒈工、商、戏剧等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 ⒉对有技艺的人的尊称:老师傅。厨师傅。木匠师傅。

学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斗米释义:⒈指五斗米道。清 龚自珍《非五行传》:“王莽 不闻 张角、张鲁、五斗米、三里雾。”⒉《晋书·隐逸传·陶潜》:“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 二年,解印去县。”后用以指微薄的官俸。唐 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诗:“初辞五斗米,唯奉一囊钱。”宋 王安石《寄丁中允》诗:“顾惜五斗米,无辜自拘囚。”亦省作“五斗”。宋 王禹偁《贤人不家食赋》:“入官未免于五斗,探学徒窥于数仞。”清 唐孙华《同年沉昭嗣明府谈杭州西谿之胜》诗:“辞官归养母,耻折五斗腰。”
    • 2.
      党事释义:党锢之事。汉 蔡邕《陈太丘碑》:“会遭党事,禁錮二十年。”《后汉书·郑玄传》:“玄 自游学,十餘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 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及党事起,乃与同郡 孙嵩 等四十餘人俱被禁錮,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
    • 3.
      关书释义:犹聘书;指旧时进商店当学徒或进戏班学艺时订立的一种契约。
    • 4.
      出师释义:⒈(学徒)学习期满,可以独立工作。师:师傅。⒉出兵打仗。师:军队。
    • 5.
      出徒释义:学徒工期满学成;出师:我刚进厂两年,还没出徒呢!
    • 6.
      出道释义:学徒学艺期满,开始从事某项工作或事业。
    • 7.
      化行释义:教化施行。《汉书·王莽传上》:“是以三年之间,化行如神。”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周宏正 奉赞大猷,化行都邑,学徒千餘,实为盛美。”唐 韩愈《韩府君墓志铭》:“安定桓王 五世孙 叡素,为 桂州 长史,化行南方。”清 曾国藩《送唐先生南归序》:“古者道一化行,自卿大夫之弟子,与凡民之秀者,皆上之人置师以教之。”
    • 8.
      北府释义:⒈东晋 建都 建康(今 江苏省 南京市),军府设在 建康 之北的 广陵(今 江苏 扬州市),故称军府曰北府。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郗司空 拜北府。”刘孝标 注引《南徐州记》:“旧 徐州 都督以东为称。晋氏 南迁,徐州 刺史 王舒 加北中郎将。北府之号,自此起也。”唐 孟简《咏欧阳行周事》诗:“此为太学徒,彼属北府官。中夜欲相从,严城限军门。”清 吴伟业《投赠督府马公》诗:“上相 始兴 开北府,通侯 高密 镇 西京。”⒉北府兵的略称。《晋书·桓玄传》:“玄 又害 吴兴 太守 高素、辅国将军
    • 9.
      升工释义:⒈旧谓短工转长工或学徒工转正式工。⒉指节假日加班高于日平均工资几倍的加班费。
    • 10.
      半作释义:是学徒、半作、伙计的意思。
    • 11.
      取告释义:⒈告假。《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义 愈益恐,自筮得死卦,忽忽不乐,取告至 长安,上书言 延年 罪名十事。”颜师古 注:“取休假。”⒉报告。《新唐书·狄仁杰传》:“时太学生謁急,后亦报可。仁杰 曰:‘……学徒取告,丞、簿职耳,若为报可,则胄子数千,凡几詔耶?’”
    • 12.
      学工释义:指在工厂学习技术的学徒工。
    • 13.
      学徒释义:⒈在商店里学做买卖或在作坊、工厂里学习技术的年轻人。 ⒉当学徒:学了一年徒。他小时候在药铺学徒。
    • 14.
      学生子释义:⒈学校的学生。 ⒉引申为学徒。
    • 15.
      学生意释义:谓在商店里当学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他自己本来是一个南货店里学生意出身,不知怎么样,被他走到官塲里去。”邹韬奋《经历·“难兄难弟”的又一个》:“他原籍 常州,生长在 镇江,十三岁的时候就被送到京广洋货店里去‘学生意’。”
    • 16.
      宗猷释义:⒈宗门中之杰出者。 唐 道宣《续高僧传·义解·道庄》:“释 道庄 ……初听 彭城寺 琼法师,禀受成实,宗匠师表,门学所推。琼 后年疾相侵,将欲传绪,通召学徒宗猷顾命,众咸揖谢於 庄 允当遗寄。”⒉谓推尊其道。唐 道宣《续高僧传·杂科声德·真观》:“初,观 声辩之雄,最称宏富,江 表大国,莫敢争先。自正法东流,谈导之功,衞安 为其称首,自尔词人,莫不宗猷於 观。”
    • 17.
      客耕释义:租种别人的田地。《后汉书·郑玄传》:“玄 自游学,十餘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 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 18.
      寸效释义:微小的成效。宋 陆游《书事》诗:“自笑书生无寸效,十年枉是枕琱戈。”明 沉德符《野获编·兵部·京营操军》:“有分营操练之议,竟无寸效。”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魁星为学徒换心》:“此子篤志有餘,而吾力已竭,愧无寸效。”梁启超《灭国新法论》:“假手于顽固政府,施德政则无寸效。”
    • 19.
      开门受徒释义:自立门户,接收学徒,讲学传艺。
    • 20.
      徒工释义:学徒期间的工人。

学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斗米释义:⒈指五斗米道。清 龚自珍《非五行传》:“王莽 不闻 张角、张鲁、五斗米、三里雾。”⒉《晋书·隐逸传·陶潜》:“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 二年,解印去县。”后用以指微薄的官俸。唐 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诗:“初辞五斗米,唯奉一囊钱。”宋 王安石《寄丁中允》诗:“顾惜五斗米,无辜自拘囚。”亦省作“五斗”。宋 王禹偁《贤人不家食赋》:“入官未免于五斗,探学徒窥于数仞。”清 唐孙华《同年沉昭嗣明府谈杭州西谿之胜》诗:“辞官归养母,耻折五斗腰。”
    • 2.
      党事释义:党锢之事。汉 蔡邕《陈太丘碑》:“会遭党事,禁錮二十年。”《后汉书·郑玄传》:“玄 自游学,十餘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 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及党事起,乃与同郡 孙嵩 等四十餘人俱被禁錮,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
    • 3.
      关书释义:犹聘书;指旧时进商店当学徒或进戏班学艺时订立的一种契约。
    • 4.
      出师释义:⒈(学徒)学习期满,可以独立工作。师:师傅。⒉出兵打仗。师:军队。
    • 5.
      出徒释义:学徒工期满学成;出师:我刚进厂两年,还没出徒呢!
    • 6.
      出道释义:学徒学艺期满,开始从事某项工作或事业。
    • 7.
      化行释义:教化施行。《汉书·王莽传上》:“是以三年之间,化行如神。”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周宏正 奉赞大猷,化行都邑,学徒千餘,实为盛美。”唐 韩愈《韩府君墓志铭》:“安定桓王 五世孙 叡素,为 桂州 长史,化行南方。”清 曾国藩《送唐先生南归序》:“古者道一化行,自卿大夫之弟子,与凡民之秀者,皆上之人置师以教之。”
    • 8.
      北府释义:⒈东晋 建都 建康(今 江苏省 南京市),军府设在 建康 之北的 广陵(今 江苏 扬州市),故称军府曰北府。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郗司空 拜北府。”刘孝标 注引《南徐州记》:“旧 徐州 都督以东为称。晋氏 南迁,徐州 刺史 王舒 加北中郎将。北府之号,自此起也。”唐 孟简《咏欧阳行周事》诗:“此为太学徒,彼属北府官。中夜欲相从,严城限军门。”清 吴伟业《投赠督府马公》诗:“上相 始兴 开北府,通侯 高密 镇 西京。”⒉北府兵的略称。《晋书·桓玄传》:“玄 又害 吴兴 太守 高素、辅国将军
    • 9.
      升工释义:⒈旧谓短工转长工或学徒工转正式工。⒉指节假日加班高于日平均工资几倍的加班费。
    • 10.
      半作释义:是学徒、半作、伙计的意思。
    • 11.
      取告释义:⒈告假。《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义 愈益恐,自筮得死卦,忽忽不乐,取告至 长安,上书言 延年 罪名十事。”颜师古 注:“取休假。”⒉报告。《新唐书·狄仁杰传》:“时太学生謁急,后亦报可。仁杰 曰:‘……学徒取告,丞、簿职耳,若为报可,则胄子数千,凡几詔耶?’”
    • 12.
      学工释义:指在工厂学习技术的学徒工。
    • 13.
      学徒释义:⒈在商店里学做买卖或在作坊、工厂里学习技术的年轻人。 ⒉当学徒:学了一年徒。他小时候在药铺学徒。
    • 14.
      学生子释义:⒈学校的学生。 ⒉引申为学徒。
    • 15.
      学生意释义:谓在商店里当学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他自己本来是一个南货店里学生意出身,不知怎么样,被他走到官塲里去。”邹韬奋《经历·“难兄难弟”的又一个》:“他原籍 常州,生长在 镇江,十三岁的时候就被送到京广洋货店里去‘学生意’。”
    • 16.
      宗猷释义:⒈宗门中之杰出者。 唐 道宣《续高僧传·义解·道庄》:“释 道庄 ……初听 彭城寺 琼法师,禀受成实,宗匠师表,门学所推。琼 后年疾相侵,将欲传绪,通召学徒宗猷顾命,众咸揖谢於 庄 允当遗寄。”⒉谓推尊其道。唐 道宣《续高僧传·杂科声德·真观》:“初,观 声辩之雄,最称宏富,江 表大国,莫敢争先。自正法东流,谈导之功,衞安 为其称首,自尔词人,莫不宗猷於 观。”
    • 17.
      客耕释义:租种别人的田地。《后汉书·郑玄传》:“玄 自游学,十餘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 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 18.
      寸效释义:微小的成效。宋 陆游《书事》诗:“自笑书生无寸效,十年枉是枕琱戈。”明 沉德符《野获编·兵部·京营操军》:“有分营操练之议,竟无寸效。”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魁星为学徒换心》:“此子篤志有餘,而吾力已竭,愧无寸效。”梁启超《灭国新法论》:“假手于顽固政府,施德政则无寸效。”
    • 19.
      开门受徒释义:自立门户,接收学徒,讲学传艺。
    • 20.
      徒工释义:学徒期间的工人。

学徒造句

1.工程师对这位学徒非常喜爱,自当衣钵相传。

2.老师傅手把手不厌其详地向学徒传授技艺。

3.李工程师讲解这部机器的构造和性能,深入浅出,一般学徒都能理解接受。

4.换个地方学,这样呆下去耽误人生!去问问其它修车店还要不要学徒之类的,一家一家找总会有的。

5.我们急需一个有热情,有活力,细心的年轻人,能够胜任插花学徒的工作,能够马上投入工作。

6.他们像新手做学徒的那样训练了很多。

学徒(xuet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学徒是什么意思 学徒读音 怎么读 学徒,拼音是xué tú,学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学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