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女 [cán nǚ]
1. 养蚕的妇女。
蚕女 引证解释
⒈ 养蚕的妇女。
引唐 李白 《赠从孙义兴宰铭》诗:“农人弃蓑笠,蚕女堕缨簪。”
宋 陆游 《禽言诗》之四:“蚕女採桑至煮茧,何暇膏沐梳髻鬟。”
国语词典
蚕女 [cán nǚ]
⒈ 养蚕的女子。
引唐·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诗:「农人弃蓑笠,蚕女堕缨簪。」
蚕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姑释义:⒈传说中的管蚕女神。 元 马臻《村中书事》诗之一:“村妇相逢还笑问,把蚕今岁是三姑?”明 高启《养蚕词》:“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清 翟灝《通俗编·禽鱼》:“《月令广义》:凡四孟年,大姑把蚕,四仲年,二姑把蚕,四季年,三姑把蚕。”⒉指尼姑、道姑、卦姑。详“三姑六婆”。
- 2.
草室释义:草庐;草房。《后汉书·独行传·范冉》:“遭党人禁錮……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荫。如此十餘年,乃结草室而居焉。”宋 梅尧臣《蚕女》诗:“自从蚕蚁生,日日忧蚕冷。草室常自温,云髻未暇整。”
- 3.
蚕妾释义:古代育蚕女奴。后亦泛指育蚕妇女。《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重耳 ﹞将行,谋於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 姜氏。姜氏 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南朝 宋 鲍照《绍古辞》之二:“昔与君别时,蚕妾初献丝。”唐 白居易《春村》诗:“农夫舂旧穀,蚕妾祷新衣。”清 彭士望《冬心》诗:“手自杀蚕妾,醉载驱之行。”
- 4.
蚕娘释义:农家养蚕女。唐 赵氏《寄情》诗:“春风白马紫丝韁,正值蚕娘未採桑。”前蜀 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诗:“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陈毅《冬夜杂咏·故乡》:“公社遍故乡,到处是桑园。蚕娘两万人,一年八季蚕。”
- 5.
马头娘释义:亦作“马头孃”。中国 神话中的蚕神。相传是马首人身的少女,故名。据《通俗编·神鬼》引《原化传拾遗》记载,古代 高辛氏 时,蜀 中有蚕女,父为人劫走,只留所乘之马。其母誓言:谁将父找回,即以女儿许配。马闻言迅即奔驰而去,旋父乘马而归。从此马嘶鸣不肯饮食。父知其故,怒而杀之,晒皮于庭中。蚕女由此经过,为马皮卷上桑树,化而为蚕,遂奉为蚕神。《山海经·海外北经》和 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中亦载有相关传说。明 唐寅《绮疏遗恨》诗之七:“鸡豚已赛 马头娘,赛罢佳人赴 北邙。”清 郑任钥《春蚕词》:“艰难衣食在农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