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完整 完整的意思
wánzhěng

完整

简体完整
繁体
拼音wán zhěng
注音ㄨㄢˊ ㄓ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án,(1) 全。【组词】:完备。完全。完整。完善。完好。完璧归赵。覆巢无完卵。(2) 尽,无。【组词】:用完了。煤烧完了。(3) 做成,了结。【组词】:完毕。完成。完结。(4) 交纳。【组词】:完粮。完税。(5) 姓。

zhěng,(1) 有秩序,不乱。【组词】:整齐。整洁。整然有序。(2) 治理。【组词】:整治。整改。整编。整饬(a.使有条理,整顿;b.整齐,有条理)。整装待发。(3) 修理,修饰。【组词】:整形。整旧如新。(4) 完全无缺,没有零头。【组词】:整体。完整。(5) 使人吃苦头。【组词】:整人。(6) 搞,弄:咋整的?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部分没有缺失,完全齐全。

完整的意思

完整 [wán zhěng]

1. 完备;没有残缺或损坏。

这套书是完整的。

[complete; entire; whole; integrated whole; comprehensive;]

完整 引证解释

⒈ 谓具有或保持着应有的部分,没有损坏或残缺。

隋 卢思道 《后周兴亡论》:“器械完整,货财充实,带甲百万,驍将如林。”
明 李东阳 《重建孔子阙里庙图序》:“材干坚厚,搆缔完整,象设端伟,绘饰华焕,悉臻其极。”
萧红 《放火者》:“断墙笔直地站着,在一群瓦砾中,只有它那么高而又那么完整。”

⒉ 指使完整

宋 司马光 《横山疏》:“料简驍鋭,罢去羸老,以练士卒;完整犀利,变更苦窳,以精器械。”
宋 文天祥 《至广州》:“往年虏平其城,收復后不能完整为守国计,哀哉!”


国语词典

完整 [wán zhěng]

⒈ 圆满,完全没有残缺。

隋·卢思道〈后周兴亡论〉:「器械完整,货财充实,带甲百万,骁将如林。」

无缺

破裂 破损 糜烂 零碎 欠缺 缺略 支离 残破 残缺


完整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完全释义:⒈齐全;不缺少什么:话还没说完全。四肢完全。⒉全部;全然:完全同意。他的病完全好了。
    • 2.
      完善释义:⒈完备美好:设备完善。 ⒉使完善:完善管理制度。
    • 3.
      完备释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工具完备。有不完备的地方,请多提意见。
    • 4.
      完好释义:没有损坏;没有残缺;完整:完好如新。完好无缺。
    • 5.
      完美释义:完备美好;没有缺点:完美无缺。完美的艺术形式。
    • 6.
      无缺释义:(器物等)没有残缺;没有缺陷:完好无缺。完美无缺。
    • 7.
      齐全释义:应有尽有(多指物品):商品齐全。门类齐全。功能齐全。

完整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支离释义:⒈分散;残缺:支离破碎。⒉(语言文字)烦琐而凌乱:支离错乱,不成文理。
    • 2.
      欠缺释义:⒈缺乏;不够:欠缺经验。 ⒉不够的地方:事情办得很圆满,没有什么欠缺。
    • 3.
      残破释义:残缺破损:残破的古庙。
    • 4.
      残缺释义:缺少一部分;不完整:残缺不全。
    • 5.
      琐屑释义:⒈琐碎。⒉生活中的小事。屑(xiè):碎末。
    • 6.
      破损释义:残破损坏:托运的木箱已经破损。
    • 7.
      破碎释义:⒈破成碎块:这纸年代太久,一翻就破碎了。 山河破碎。⒉使破成碎块:这台破碎机每小时可以破碎多少吨矿石?
    • 8.
      破裂释义:⒈(完整的东西)出现裂缝;开裂:棉桃成熟时,果皮破裂。⒉双方的感情、关系等遭破坏而分裂:谈判破裂。
    • 9.
      糜烂释义:⒈皮肤或黏膜表面因外伤或炎症而发生局部的浅表缺损:子宫颈糜烂。⒉思想堕落,道德败坏:生活糜烂。
    • 10.
      缺略释义:欠缺;不完整:释文缺略。
    • 11.
      零碎释义:⒈细碎;琐碎:零碎活儿。零碎东西。这些材料零零碎碎的,用处不大。⒉零碎的事物:他正在拾掇零碎儿。

完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幕释义:⒈一个帐篷或帷幕。 《周礼·地官·司市》:“国君过市,则刑人赦。夫人过市,罚一幕。”元 刘因《登城楼》诗:“物外此天才一幕,人间何事不秋毫。”⒉戏剧的一个较完整的段落。亦借指一段情景或生活经历的一个片断。俞天白《危栏》:“我们要演一演人类生活中重复得最多的一幕结婚。”
    • 2.
      一篇释义:⒈古时文字皆著之于竹简,用牛皮编串如册,是为一篇。后因称首尾完整的文字为一篇。⒉全篇。
    • 3.
      一鳞半爪释义:也说东鳞西爪。 原指龙(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不见全身。见清赵执信《谈龙录》。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也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断,不完整。
    • 4.
      七録释义:⒈书名。是继汉刘歆《七略》、南朝齐王俭《七志》之后的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著,南朝梁阮孝绪撰。它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前代目录学的成就,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书已失传,但序目尚完整地保存在《广弘明集》卷三中。⒉宋代福建莆田郑寅分列所收藏的图书为七录:曰经,曰史,曰子,曰艺,曰方伎,曰文,曰类。见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 5.
      三统历释义:我国史书上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系 西汉 末 刘歆 据《太初历》等前人的历法修订而成的、我国史志上第一部记载完备的历法。
    • 6.
      不啻不伤释义:并无完整的名词解释意义,出现的次数也极为少见,只出现于部分人的语言或者因特网的修饰词语。
    • 7.
      不平等条约释义:破坏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掠夺别国资源和奴役别国人民的条约。它是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一种工具。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多年中,帝国主义曾强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条约,他们割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资源,欺压和剥削中国人民。对于不平等条约,受害国有权单方面予以废除。
    • 8.
      中国人民释义:先秦时还没有“中国人民1”这个词,当时“中国”和“人民”都是单独使用,词义也不同于今天。 “中国”本意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诗传就训释为:“中国,京师也。”后来,“中国”也引申指中原地区、天下之中心等。而“人”与“民”,在先秦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民,众萌也。”那么,“中国人民”作为完整独立的语音单位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呢?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山西、山东、江南、塞北等地的物产,“皆中国人民所喜爱”
    • 9.
      中立主义释义:某些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所持的原则和所执行的政策。 即保持本国政治独立、主权完整,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不把自己的领土作为外国的军事基地,也不对任何国家采取敌对态度。
    • 10.
      举凡释义:凡是(下文大多列举):戏曲表演的手法,内容非常丰富,举凡喜、怒、哀、乐、惊、恐、愁、急等感情的流露,全都提炼出一套完整的程式。
    • 11.
      事务回滚释义:事务是一组组合成逻辑工作单元的操作,虽然系统中可能会出错,但事务将控制和维护事务中每个操作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 12.
      人体损伤释义:身体结构完整性遭受破坏,或者功能出现的差异或者丧失。
    • 13.
      人体音乐释义:人体音乐的定义:“仅以人体器官组成发声结构,以非演唱方式演绎完整乐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分为:旋律音乐、节奏音乐两大类。
    • 14.
      人物塑造释义:在文学作品中,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 15.
      从句释义:包含一个限定动词,但不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的一组词,它在所属的长句中,或作为一个名词,一个副词,一个形容词,或者包含从属于它的一个或更多的从句,或被这个或这些从句所修饰,或和另一相等的从句相结合。
    • 16.
      修复释义:修理使恢复完整(多指建筑物):修复河堤。修复铁路。修复两国关系。
    • 17.
      修整释义:修理使完整或整齐:修整农具。 修整篱笆。
    • 18.
      倒顺联释义:完整,或称“倒顺联”[。
    • 19.
      傣族故宫释义:说我们的官,享有“傣家故宫”和“中国最大的傣族王宫”的美誉,是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史、地方史、土司制度及建筑艺术等的重要实物资料,是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群,是千百年来土司制度的“活化石”。
    • 20.
      全书释义:⒈内容完整,并无残缺的书。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但既残缺,非復全书。”宋 曾巩《<新序>目录序》:“刘向 所集次《新序》三十篇;隋 唐 之世,尚为全书,今可见者十篇而已。”⒉指整部书。清 康熙《御制<佩文韵府>序》:“於五十年十月全书告成,共一百零六卷,一万八千餘页。”⒊由许多人合编的丛书。如:《四库全书》。⒋指一人的全集。如:《曾子全书》。⒌就某一专题进行全面阐述所编次的书。如:《农政全书》。

完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幕释义:⒈一个帐篷或帷幕。 《周礼·地官·司市》:“国君过市,则刑人赦。夫人过市,罚一幕。”元 刘因《登城楼》诗:“物外此天才一幕,人间何事不秋毫。”⒉戏剧的一个较完整的段落。亦借指一段情景或生活经历的一个片断。俞天白《危栏》:“我们要演一演人类生活中重复得最多的一幕结婚。”
    • 2.
      一篇释义:⒈古时文字皆著之于竹简,用牛皮编串如册,是为一篇。后因称首尾完整的文字为一篇。⒉全篇。
    • 3.
      一鳞半爪释义:也说东鳞西爪。 原指龙(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不见全身。见清赵执信《谈龙录》。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也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断,不完整。
    • 4.
      七録释义:⒈书名。是继汉刘歆《七略》、南朝齐王俭《七志》之后的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著,南朝梁阮孝绪撰。它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前代目录学的成就,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书已失传,但序目尚完整地保存在《广弘明集》卷三中。⒉宋代福建莆田郑寅分列所收藏的图书为七录:曰经,曰史,曰子,曰艺,曰方伎,曰文,曰类。见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 5.
      三统历释义:我国史书上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系 西汉 末 刘歆 据《太初历》等前人的历法修订而成的、我国史志上第一部记载完备的历法。
    • 6.
      不啻不伤释义:并无完整的名词解释意义,出现的次数也极为少见,只出现于部分人的语言或者因特网的修饰词语。
    • 7.
      不平等条约释义:破坏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掠夺别国资源和奴役别国人民的条约。它是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一种工具。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多年中,帝国主义曾强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条约,他们割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资源,欺压和剥削中国人民。对于不平等条约,受害国有权单方面予以废除。
    • 8.
      中国人民释义:先秦时还没有“中国人民1”这个词,当时“中国”和“人民”都是单独使用,词义也不同于今天。 “中国”本意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诗传就训释为:“中国,京师也。”后来,“中国”也引申指中原地区、天下之中心等。而“人”与“民”,在先秦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民,众萌也。”那么,“中国人民”作为完整独立的语音单位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呢?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山西、山东、江南、塞北等地的物产,“皆中国人民所喜爱”
    • 9.
      中立主义释义:某些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所持的原则和所执行的政策。 即保持本国政治独立、主权完整,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不把自己的领土作为外国的军事基地,也不对任何国家采取敌对态度。
    • 10.
      举凡释义:凡是(下文大多列举):戏曲表演的手法,内容非常丰富,举凡喜、怒、哀、乐、惊、恐、愁、急等感情的流露,全都提炼出一套完整的程式。
    • 11.
      事务回滚释义:事务是一组组合成逻辑工作单元的操作,虽然系统中可能会出错,但事务将控制和维护事务中每个操作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 12.
      人体损伤释义:身体结构完整性遭受破坏,或者功能出现的差异或者丧失。
    • 13.
      人体音乐释义:人体音乐的定义:“仅以人体器官组成发声结构,以非演唱方式演绎完整乐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分为:旋律音乐、节奏音乐两大类。
    • 14.
      人物塑造释义:在文学作品中,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 15.
      从句释义:包含一个限定动词,但不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的一组词,它在所属的长句中,或作为一个名词,一个副词,一个形容词,或者包含从属于它的一个或更多的从句,或被这个或这些从句所修饰,或和另一相等的从句相结合。
    • 16.
      修复释义:修理使恢复完整(多指建筑物):修复河堤。修复铁路。修复两国关系。
    • 17.
      修整释义:修理使完整或整齐:修整农具。 修整篱笆。
    • 18.
      倒顺联释义:完整,或称“倒顺联”[。
    • 19.
      傣族故宫释义:说我们的官,享有“傣家故宫”和“中国最大的傣族王宫”的美誉,是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史、地方史、土司制度及建筑艺术等的重要实物资料,是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群,是千百年来土司制度的“活化石”。
    • 20.
      全书释义:⒈内容完整,并无残缺的书。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但既残缺,非復全书。”宋 曾巩《<新序>目录序》:“刘向 所集次《新序》三十篇;隋 唐 之世,尚为全书,今可见者十篇而已。”⒉指整部书。清 康熙《御制<佩文韵府>序》:“於五十年十月全书告成,共一百零六卷,一万八千餘页。”⒊由许多人合编的丛书。如:《四库全书》。⒋指一人的全集。如:《曾子全书》。⒌就某一专题进行全面阐述所编次的书。如:《农政全书》。

完整造句

1.完整整一柱擎天地回到家里好好滋润我的映淑。

2.这篇论文的内容架构完整,纲举目张,一览无遗。

3.她也想不到拙嘴笨舌的东方汉阳,在这样节骨眼的时刻,居然也有一套完整的生活哲理。

4.学得不完整,难免成了东施效颦,反而坏了大事。

5.请为她的闪光乌合之众阴谋的完整的披露在未来回来。

6.今天她把那套玩具完整无缺地还给了我。

7.美丽的村庄被敌兵蹂躏后,变成了一片残垣断壁,再也看不见一间完整的房子了。

8.这篇小说情节完整生动,人物性格鲜明,但白璧微瑕,个别语句还欠推敲。

9.如果你的同事都面面相觑,说明你的增长战略是不完整的。

10.我们写文章要做到前后统一,首尾相应,才能使文章结构完整

11.时间像一枚枚鱼鳞,零碎,而又完整

12.大家希望保持团队的完整,因而纷纷乞求他留下来。

13.几千年过去了,这座雕塑依然完整地伫立在这里。

14.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神圣使命。

15.秋天的美在秋风落叶里。秋风落叶是秋天最不可缺少的点缀;犹如蝴蝶在飞舞,有了它们,才能叫完整的秋天。

16.填入恰当的关联词使句子变得完整

17.年级学生能写出一段完整的话,算是不错了。

18.按照例句发挥想象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9.中国的国防力量正在迅速崛起以抵御国际敌对实力的威胁,捍卫了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0.非常的完整,非常的圆,三个人互相互补的不得了。

完整(wan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完整是什么意思 完整读音 怎么读 完整,拼音是wán zhěng,完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完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