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轻 [zhòng qīng]
1. 谓加重刑于轻罪。
2. 指重与轻、高与下。
3. 谓品题、评论。
4. 指对全局有重大影响;关系全局的重要因素。
6. 犹重视;重要。
重轻 引证解释
⒈ 谓加重刑于轻罪。
引《商君书·去强》:“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
⒉ 指重与轻、高与下。
引汉 贾谊 《新书·六术》:“丧服称亲疏以为重轻,亲者重,疏者轻。”
宋 曾巩 《王君俞哀辞》:“其为辞章可道,耻出较重轻,漠然自如。”
⒊ 谓品题、评论。
引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东坡公 元祐 时既登禁林,以高才狎侮诸公卿,率有标目殆徧也,独於 司马温公 不敢有所重轻。”
金 王若虚 《<扬子法言微旨>序》:“公一代巨儒……如鄙不肖,曷足为公重轻。”
⒋ 指对全局有重大影响;关系全局的重要因素。
引《新唐书·裴度传》:“其威誉德业比 郭汾阳,而用不用常为天下重轻。”
宋 欧阳修 《乞出第一札子》:“盖以执政之臣,天下之所瞻望,朝廷以为重轻。”
清 钱谦益 《送张处士思任赴辽东参谋序》:“剧孟,雒阳 博徒耳, 吴、楚 之际, 亚夫 得之如一敌国。 张元、吴昊 之徒,曳石署书,以撼中国,而卒弃之为 西夏 用。布衣处士之能为人国重轻何如也?”
⒌ 犹重视;重要。
引《东周列国志》第三三回:“孝公 曰:‘有 楚 不必有 齐。寡人流离万死之餘,幸社稷不陨,得从末歃为荣,何足重轻,而褻此简牘为耶?’”
郭沫若 《战声集·诗歌国防》:“我们这民族如是比 马雅 人还要劣等,那就让他死尽也无多大的重轻,然而这民族却是世界上的选民。”
重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优借释义:⒈优待,借重。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晋 朝南渡,优借士族,故 江 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僕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时 吒利 初立功,代宗 方优借。”⒉宽容,宽假。《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夏州 边镇,朝廷向来每加优借,府州 褊小,得失不繫重轻,且宜抚諭 彝兴,庶全大体。”宋 司马光《辞入对小殿札子》:“以臣劝君,其罪至大,緃陛下优借,而天威咫尺,恐陨越随之。”
- 2.
加损释义:⒈褒贬;增减。《穀梁传·僖公十九年》:“梁 亡,郑 弃其师,我无加损焉,正名而已矣。”《宋史·王安石传》:“权者与物相为重轻,虽千金之物,所加损不过銖两而移焉。”清 唐甄《潜书·充原》:“文嗟嘆之言以为歌咏,协之以六律,播之以五音,宣其固有也。后夔 虽聪,工倕 虽巧,岂能有所加损哉!”⒉愈加减少。《庄子·秋水》:“禹 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 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 3.
十八地狱释义:亦作“十八埊狱”。即十八层地狱。《梁书·诸夷传·扶南国》:“其后 西河 离石县 有胡人 刘萨何 遇疾暴亡……经十日更苏。说云:‘有两吏见録,向西北行,不测远近,至十八地狱,随报重轻,受诸楚毒。’”唐 陈集原《龙龛道场铭序》:“洪钟一扣,响彻卅二,而石磬再鸣,还闻十八埊狱。”宋 王逵《蠡海集·鬼神》:“释氏 有十八地狱之説,膾炙人口久矣,其义未详。然 释氏 有六根、六入、三毒之分,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因六入色、声、香、味、触、法,皆有三毒贪、嗔、痴之恶业,故三六共成十八之数也。”亦省称“十八狱”。
- 4.
和钧释义:谓使计量标准准确划一。《书·五子之歌》:“关石和钧,王府则有。”孔 传:“金铁曰石,供民器用,通之使和平,则官民足。”蔡沉 集传:“关,通;和,平也。百二十斤为石,三十斤为钧……关通,以见彼此通同,无折閲之意;和平,以见人情两平,无乖争之意。”唐 柳宗元《王君先太夫人河间刘氏志文》:“重轻开塞,有和钧肃给之效。”宋 曾巩《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关通和钧之利,阜於市廛。”
- 5.
携叛释义:亦作“携畔”。背叛。《三国志·吴志·骆统传》:“百姓虚竭……故口腹急,姦心动而携叛多。”《新唐书·忠义传下·袁光廷》:“河西 戍将 袁光廷 为 伊州 刺史,固守歷年,虽游説百绪,终不降,诸下同心无携畔者。”《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元昊 反覆小人,其去就不足为两朝重轻,设或携叛,亦是常事。”
- 6.
敺役释义:役使。 引申为运用。明 李东阳《安平镇减水石坝记》:“利与害相值,必较多寡以为重轻,若敺役土石,当水之怒,费多而利寡,此古人所深戒。”
- 7.
无足轻重释义:无关紧要。也说无足重轻。
- 8.
法士释义:⒈指崇尚礼法之士。《荀子·劝学》:“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金 蔡松年《和子文晚望》:“高人法士互憎爱,美酒空名谁重轻。”⒉即法师。唐 徐浩《宝林寺作》诗:“赖居兹寺中,法士多瓌能。洗心听经论,礼足蠲凶灾。”参见“法师”。
- 9.
秤象释义:称象的体重。《三国志·魏志·邓哀王冲传》:“时 孙权 曾致巨象,太祖 欲知其斤重,访之羣下,咸莫能出其理。冲 曰:‘致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 大悦,即施行焉。”后因以“秤象”为少年聪慧的典故。唐 王维《恭懿太子挽歌》之三:“射熊今梦帝,秤象问何人?”元 方回《次韵张仲实见赠》:“物我重轻了了事,可能秤象待 苍舒。”苍舒,曹冲 字。
- 10.
缌麻释义:古代丧服名。五服中之最轻者,孝服用细麻布制成,服期三月。凡本宗为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及未嫁族姊妹,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母等,均服之。《仪礼·丧服》:“緦麻三月者。”《穀梁传·庄公三年》“改葬之礼緦”唐 杨士勋 疏:“五服者,案丧服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緦麻是也。”汉 贾谊《新书·六术》:“丧服称亲疏以为重轻,亲者重,疏者轻,故復有麤衰,齐衰,大红,细红,緦麻,备六,各服其所当服。”《周书·李穆传》:“兄弟子姪及緦麻以上亲并舅氏,皆霑厚赐。”《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敕:
- 11.
胎元释义:⒈道教谓人的元气。《太平广记》卷二七引 前蜀 杜光庭《仙传拾遗·唐若山》:“若山 尝好长生之道,弟 若水,为 衡岳 道士,得胎元谷神之要。”《全元散曲·点绛唇·道词》:“若説着胎元根蒂,只除是含光默默守虚极。”⒉中医谓母体中培养胎儿的元气。《医宗金鉴·痘症心法要诀·痘原》:“痘禀胎元出不再,毒之深浅重轻识。”注:“古人谓痘禀胎毒,此定论也。惟禀於胎元,故一出不再出也。”《天雨花》第二四回:“谁知伤了胎元,至今未愈。”⒊事物的初始。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三:“先从文艺的胎元形态……追求出文艺的细胞成分。”
- 12.
译语官释义:古代从事翻译的官员。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本朝有译经院,凡得西域书,令晓蕃语、通文义人充译语官。”宋 洪皓《松漠纪闻》卷上“金国 之法,夷人官 汉 地者,皆置通事,上下重轻,皆出其手,得以舞文招贿,三二年皆致富”自注:“﹝通事﹞即译语官也,或以有官人为之。”
- 13.
迭相释义:相继;轮番。 《太平御览》卷八八四引 三国 魏 曹丕《列异传》:“共行数里,鬼言步行太亟,可共迭相担也。”宋 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先后重轻,粗获条次;大小贵贱,迭相维持。”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自 同治 年来,沉、李、翁、孙 迭相柄政。”
- 14.
钱流地释义:形容理财得法,钱财充羡。语出《新唐书·刘晏传》:“诸道巡院,皆募驶足,置驛相望,四方货殖低昂及它利害,虽甚远,不数日即知,是能权万货重轻,使天下无甚贵贱而物常平,自言如见钱流地上。”宋 辛弃疾《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词:“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