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检束 检束的意思
jiǎnshù

检束

简体检束
繁体檢束
拼音jiǎn shù
注音ㄐㄧㄢˇ ㄕ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ǎn,(1) 查。【组词】:检查。检测。检讨。检举。检校(jiào )。检修。检索。检察。(2) 注意约束(言行)。【例句】:检点(①注意约束言行,如“参加宴会时连吃带拿,太不检检了”;②查看是否符合,如“把行李检检一遍”)。失检。(3) 古代官名,掌修国史,位次编修。(4) 姓。

shù,(1) 捆住,系。【组词】: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fà)。束之高阁。束手无策。(2)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例句】: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3)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组词】:光束。电子束。(4) 控制,限制。【组词】:束身。无拘无束。(5) 事情的结末。【组词】:收束。结束。(6) 姓。

基本含义

指约束、限制行为或言论,使其符合规范或道德准则。

检束的意思

检束 [jiǎn shù]

1. 检点约束。

[regulate;]

检束 引证解释

⒈ 检点约束。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二:“近怜 李杜 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十:“要知淡泊者,必为浓艷人所疑;检束者,必为放肆子所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瞳人语》:“由是益自检束,乡中称盛德焉。”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近常从事于翻译,间有短评,涉及时事,而信口雌黄,颇招悔尤,倘不再检束,不久或将不能更居 上海 矣。”


国语词典

检束 [jiǎn shù]

⒈ 检点约束。

唐·韩愈〈感春〉诗四首之二:「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
《西游记·第二回》:「大众闻呼,慌忙检束,整衣向前。」

检点 检核

放浪

⒉ 一种施于军官的惩罚。除作战训练及差勤外,不得外出;其时间为一日以上、三十日以下。


检束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约束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受纪律的约束。这种口头协议约束不了他们。
    • 2.
      检点释义:⒈查看符合与否;查点:检点行李。检点人数。⒉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语行为):说话失于检点。糖尿病人对饮食尤要多加检点。
    • 3.
      检核释义:检验审核;检查核对:检核出口商品。

检束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放浪释义:放荡;放纵:行为放浪。

检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戢释义:⒈不检束;放纵。《诗·小雅·桑扈》:“不戢不难,受福不那。”郑玄 笺:“王者位至尊,天所子也。然而不自敛以先王之法,不自难以亡国之戒,则其受福禄亦不多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諫官 包拯、吴奎、陈旭,言工部尚书、平章事 宋庠,不戢子弟,在政府无所建明;庠 亦请去。”⒉书信用语。不尽之意。
    • 2.
      不録释义:⒈不检束。⒉不任用。⒊不抄录。
    • 3.
      乌纱巾释义:即乌纱帽。又称唐巾。唐 李白《翫月金陵城西往石头访崔四侍御》诗:“草裹乌纱巾,倒被紫綺裘。”唐 司空图《修史亭》诗之三:“乌纱巾上是青天,检束酬知四十年。”参见“乌纱帽”。
    • 4.
      反躬释义:反过来要求自己;自我检束。
    • 5.
      嗛约释义:谦恭检束。
    • 6.
      崖检释义:指言行的检束。
    • 7.
      拘检释义:检束;拘束。
    • 8.
      拘録释义:⒈拘束谨慎。一说为勤劳。《荀子·君道》:“材人,愿慤拘録,计数纤嗇,而无敢遗丧,是官人、使吏之材也。”《荀子·荣辱》“軥録疾力”唐 杨倞 注:“軥与‘拘’同,拘録谓自检束也。”梁启雄 简释引 梁启超 曰:“拘、劬,録、碌古通。劬碌,犹劳碌也。”《东观汉记·杜林传》:“成王 深知其终卒之患,故以 殷 民六族分 伯禽 七族……又迁其餘於 成周,旧地杂俗,旦夕拘録。所以挫其强御之力,詘其骄恣之节也。”⒉拘禁;逮捕。《后汉书·窦武传》:“近者姦臣 牢脩,造设党议,遂收前司隶校尉 李膺 ……太尉掾 范滂 等逮考,连
    • 9.
      散儒释义:⒈不遵礼法、不自检束的儒生。《荀子·劝学》:“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杨倞 注:“散,谓不自检束。”⒉平庸的儒者。《西京杂记》卷三:“傅介子 年十四,好学书,尝弃觚而嘆曰:‘大丈夫当立功絶域,何能坐事散儒?’”
    • 10.
      斯滥释义:谓不自检束,胡作非为。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何晏 集解:“滥,溢也。君子固亦有穷时,但不如小人穷则滥溢为非。”晋 陶潜《有会而作》诗:“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
    • 11.
      方检释义:方正而能检束。
    • 12.
      朝议释义:⒈谓在朝中议政。《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孝景 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清 恽敬《上董蔗林中堂书》:“下之於上也,有奏状之言,有制詔之辞,有朝议之公,有舆论之详,易矣而实难。”⒉指朝廷的评议、决议。晋 潘岳《关中诗》:“翘翘 赵王,请徒三万,朝议惟疑,未逞斯愿。”宋 周密《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淳祐 辛亥,郑丞相 清之 当国,朝议以游士多无检束。”清 李清《三垣笔记》上:“朝议以国计不足,暂借民间房租一年,於是怨声沸京城,呼 崇禎 为重徵。”⒊朝议大夫的省称。始置于 隋,
    • 13.
      检束释义:检点,约束:行为有所检束。
    • 14.
      检约释义:检束,约束。
    • 15.
      浪弟子释义:詈词。称行为放荡、不知检束的青年人。《水浒传》第一○二回:“那妇人駡道:‘浪弟子,鸟歪货,你闲常时,只喜欢使腿牵拳,今日弄出来了。’”
    • 16.
      游宕释义:⒈放纵无检束。 ⒉见“游荡”。
    • 17.
      漫郎释义:⒈指唐朝元结。⒉借指放浪形骸不守世俗检束的文人。
    • 18.
      狂宕释义:犹狂放。 黄中黄《沉荩之略历及庚子事变》:“藎 以共和四千五百八十三年生。资地絶高,幼狂宕不羈,读书通其大意,不屑为文。”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十章十:“罗虬,台州 人,依 鄜州 李孝恭 为从事。他狂宕无检束。”
    • 19.
      砥束释义:磨砺品行,检束举止。
    • 20.
      符伍释义:古制,居民五家,共同签具一份连保连坐契约以相检束,称为符伍。

检束(jian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检束是什么意思 检束读音 怎么读 检束,拼音是jiǎn shù,检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检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