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义正 义正的意思
zhèng

义正

简体义正
繁体義正
拼音yì zhèng
注音ㄧˋ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ì,(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组词】: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组词】: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组词】: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5) 指认为亲属的。【组词】:义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组词】:义齿。义肢。(7) 姓。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基本含义

指言辞正直,主张正确,行为合乎道义。

义正的意思

义正 [yì zhèng]

1. 同“义政”。正,通“政”。

3. 犹正义、道义。

义正 引证解释

⒈ 同“义政”。正,通“政”。

《墨子·天志下》:“今天下之士君子欲为义者,则不可不顺天之意矣。曰顺天之意者,兼也;反天之意者,别也。兼之为道也,义正;别之为道也,力正。”

⒉ 犹正义、道义。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义正所在,视死犹归;支解寸断,不易所守。”


义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义正言辞释义:“义正言辞”是一个典型的错别词,正确的成语是“义正辞严”或“义正词严”。译为理由正当,言辞严肃。
    • 2.
      义正词严释义:道理正当,措辞严肃。也作义正辞严。
    • 3.
      义正辞严释义:同“义正词严”。
    • 4.
      名正理顺释义:指名义正当,合乎道理。
    • 5.
      喻义法释义:面底亦是同义正扣。
    • 6.
      妍道释义:妍道中国新锐化妆品品牌,取名源自古汉语“妍”,形容美丽、值得珍惜的美好事物,“妍道”意为探索肌肤美丽之道,这一名称的涵义正是妍道品牌形象与理念的反映,将东方美学意识与西方精细化工技术为基础,力取用更天然的材料,从自然万物中萃取的智慧和精华与商业实践相结合的手法去研究、制造和推广。
    • 7.
      殁瞋释义:就是“死人睁眼”的意思,就像是过年放的烟花“窜天猴”的声音。在茅山术中,已经被处理掉怨孽死灰复燃,就会发出“殁瞋”的声音。跟“天破”声的道理一样,但代表的意义正好相反。
    • 8.
      踣毙释义:⒈亦作“踣弊”。败亡;衰落。《国语·周语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閒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絶后无主,湮替隶圉。”韦昭 注:“踣,僵也。”唐 柳宗元《上门下李夷简相公陈情书》:“及今閤下以仁义正直,入居相位,宗元 实抚心自庆,以为获其所望。故敢致其辞以声其哀,若又捨而不顾,则知沉埋踣毙无復振矣。”唐 柳宗元《祭从兄文》:“中遭诸武,抑压讎寃,踣弊不振,数逾百年。”⒉倒毙。《清史稿·兵志十二》:“凡牧马毙,则验其皮,踣毙例须赔抵,有一九、一七之罚。”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四四回:“若閲四五年之久,
    • 9.
      辞严意正释义: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 10.
      辞严气正释义: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同“辞严义正”。
    • 11.
      辞严谊正释义: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 12.
      陔养释义:谓相戒以孝养。语出《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清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小雅·南陔》:“《乐记注》:‘南风,长养之风也。’孝养与长养义正相似,是知《序》言‘孝子相戒以养’者,戒以释陔,养以释南也。”因径指为孝养。

义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义正言辞释义:“义正言辞”是一个典型的错别词,正确的成语是“义正辞严”或“义正词严”。译为理由正当,言辞严肃。
    • 2.
      义正词严释义:道理正当,措辞严肃。也作义正辞严。
    • 3.
      义正辞严释义:同“义正词严”。
    • 4.
      名正理顺释义:指名义正当,合乎道理。
    • 5.
      喻义法释义:面底亦是同义正扣。
    • 6.
      妍道释义:妍道中国新锐化妆品品牌,取名源自古汉语“妍”,形容美丽、值得珍惜的美好事物,“妍道”意为探索肌肤美丽之道,这一名称的涵义正是妍道品牌形象与理念的反映,将东方美学意识与西方精细化工技术为基础,力取用更天然的材料,从自然万物中萃取的智慧和精华与商业实践相结合的手法去研究、制造和推广。
    • 7.
      殁瞋释义:就是“死人睁眼”的意思,就像是过年放的烟花“窜天猴”的声音。在茅山术中,已经被处理掉怨孽死灰复燃,就会发出“殁瞋”的声音。跟“天破”声的道理一样,但代表的意义正好相反。
    • 8.
      踣毙释义:⒈亦作“踣弊”。败亡;衰落。《国语·周语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閒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絶后无主,湮替隶圉。”韦昭 注:“踣,僵也。”唐 柳宗元《上门下李夷简相公陈情书》:“及今閤下以仁义正直,入居相位,宗元 实抚心自庆,以为获其所望。故敢致其辞以声其哀,若又捨而不顾,则知沉埋踣毙无復振矣。”唐 柳宗元《祭从兄文》:“中遭诸武,抑压讎寃,踣弊不振,数逾百年。”⒉倒毙。《清史稿·兵志十二》:“凡牧马毙,则验其皮,踣毙例须赔抵,有一九、一七之罚。”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四四回:“若閲四五年之久,
    • 9.
      辞严意正释义: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 10.
      辞严气正释义: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同“辞严义正”。
    • 11.
      辞严谊正释义: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 12.
      陔养释义:谓相戒以孝养。语出《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清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小雅·南陔》:“《乐记注》:‘南风,长养之风也。’孝养与长养义正相似,是知《序》言‘孝子相戒以养’者,戒以释陔,养以释南也。”因径指为孝养。

义正造句

1.义正词严地驳斥了对方的谬论。

2.我们要分清义正辞严的揭露与恶语中伤的界限。

3.对方的要求不合理,让他不得不义正辞严地断然拒绝。

4.面对师长义正辞严的斥责,他深感羞愧,颇有悔意。

5.满脸愠色义正辞严地呵斥他们。

6.我们义正辞严的声明赢得了大多数的支持。

7.他在会议上,义正辞严地指出:只有改变因循苟且的心态,才能为公司带来新希望。

8.在敌人的法庭上,季洛维也夫同志义正辞严地痛斥敌人的罪行。

9.校长说话义正辞严,那几个无理取闹者讨了个没趣,悻悻而去了。

10.这篇文章说得义正辞严,把政客们的丑恶行径揭露无遗。

11.魏竹冈拆开看时,不料上面写的甚是义正辞严。

12.我们要分清义正辞严与恶语中伤的界限。

13.尽管老王的话说得义正辞严,对方依然不肯接受。

14.面对这些不实的谎言,我们应该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

15.法官辞严义正地驳回了他的上诉。

16.我国外交部的这一项声明,义正词严,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强烈愿望。

17.老师如法官,判案斩钉截铁义正言辞!

18.小三比正室说话还理直气壮,义正辞严。

义正(yi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义正是什么意思 义正读音 怎么读 义正,拼音是yì zhèng,义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义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