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意思
zhīxíng

知行合一

简体知行合一
繁体
拼音zhī xíng hé yī
注音ㄓ ㄒㄧㄥˊ ㄏㄜˊ ㄧ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ī zhì,(1) 晓得,明了。【组词】: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 使知道。【组词】:通知。知照。(3) 学识,学问。【例句】:知识,求知。无知。(4) 主管。【例句】: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组词】:相知。知音。知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例句】:故知(老朋友)。(1) 同“智”,智慧。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hé gě,(1) 闭,对拢。【组词】: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2) 聚集。【组词】:合力。合办。合股。合资。(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组词】:合格。合法。情投意合。(4) 应该。【组词】: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5) 总共,全。【组词】:合家欢乐。(6) 计,折算。【组词】:合多少钱。(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基本含义

知识和行为相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知行合一的意思

知行合一 [zhī xíng hé yī]

1.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知行合一 引证解释

⒈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只説一箇知,已自有行在;只説一箇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説一箇知,又説一箇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箇冥行妄作,所以必説箇知,方纔行得……某今説箇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文汇报》1990.3.11:“从晓庄师范到山海工学团, 陶先生 一以贯之的精神是‘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力求培养学生从整体上驾驭知识的能力。”


国语词典

知行合一 [zhī xíng hé yī]

⒈ 明朝王守仁所倡的学说。指知与行是一事而非两截,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知而不行,仍是未知。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读音 怎么读 知行合一,拼音是zhī xíng hé yī,知行合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知行合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