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 [wéi yīng wù]
1. 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后为滁州、江州、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以写田园山水诗著名,有《滁州西涧》等名篇。有《韦苏州集》。
韦应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苑释义:指 汉 代的 宜春下苑。 唐 时称 曲江池。《汉书·元帝纪》:“詔罢黄门乘舆狗马,水衡禁囿、宜春下苑、少府佽飞外池、严籞池田假与贫民。”颜师古 注:“宜春下苑 即今京城东南隅 曲江池 是。”唐 韦应物《叹杨花》诗:“空蒙不自定,况值暄风度。旧赏逐流年,新愁忽盈素。纔縈 下苑 曲,稍满东城路。”
- 2.
丝泪释义:微细如丝之泪。《文选·鲍照<代君子有所思>诗》:“蚁壤漏山河,丝泪毁金骨。”李善 注:“丝泪,泪之微者。”唐 韦应物《拟古诗》之十二:“年华逐丝泪,一落俱不收。”
- 3.
中唐释义:⒈大门至厅堂的路。⒉借指庙堂、中堂。⒊庭院。⒋唐诗分期之一。一般以代宗大历至文宗大和之间为中唐。这时期的著名诗人,先后有韦应物、刘长卿、卢纶、韩翃、钱起、司空曙、李端、韩愈、柳宗元等。参见“四唐”。
- 4.
丹白释义:⒈红色和白色。 宋 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二:“﹝ 大中祥符 ﹞四年六月,又詔:宫院、苑囿等,止用丹白装饰,不得用五綵。”⒉比喻赤诚纯洁。唐 韦应物《马明生遇神女歌》:“马生 一立心转坚,知其丹白蒙哀怜。”
- 5.
丹霄释义:⒈谓绚丽的天空。汉 贾谊 诗:“青青云寒,上拂丹霄。”晋 庾阐《游仙诗》:“神岳竦丹霄,玉堂临雪岭。”唐 李白《门有车马客行》诗:“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康有为《泛海至天津入京复还上海》诗:“万里烟波迴紫潮,五云宫闕耸丹霄。”⒉帝王居处;朝廷;京都。汉 荀悦《汉纪·成帝纪》:“故愿一登文石之阶,陟丹霄之途。”唐 韦应物《白沙亭逢吴叟歌》:“亲观文物蒙雨露,见我昔年侍丹霄。”宋 苏舜钦《依韵和王景章见寄》:“夫君自上丹霄去,莫忘云泉寄好音。”明 顾大典《青衫记·乐天蒙召》:“文章事业,风流才调,咫尺丹霄
- 6.
乖阔释义:离别;疏远。 唐 韦应物《酬李儋》诗:“人生所各务,乖阔累朝昏。”宋 王安石《答熊伯通书》:“幸得会晤,岂胜欣慰。遽復乖阔,实深悵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老身鐘漏并歇,残年向尽,骨肉之间,殊所乖阔。”
- 7.
书衣释义:⒈包裹书籍的套子。《说文·巾部》:“帙,书衣也。”唐 皎然《答苏州韦应物郎中》诗:“书衣流埃积,砚石駮蘚生。”⒉犹封面。鲁迅《古籍序跋集·<唐宋传奇集>序例》:“至 陶元庆 君所作书衣,则已貽我於年餘之前者矣。”
- 8.
仁恤释义:仁爱体恤。唐 韦应物《送杨氏女》诗:“仁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垂拱四年》:“仁杰 密奏:‘彼皆詿误,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仁恤之旨。’”
- 9.
全义释义:⒈谓保持节操。唐 韦应物《睢阳感怀》诗:“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宿将降贼庭,儒生独全义。”⒉唐宪宗 时 南诏 靖王(劝利晟)的年号。
- 10.
公暇释义:公务间的闲暇。指休假。 唐 韦应物 《休暇东斋》诗:“由来束带士,请謁无朝暮。公暇及私身,何能独闲步。”
- 11.
冻雪释义:犹冰雪。隋 江总《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福忏悔》诗:“池臺聚冻雪,栏牖噪归禽。”唐 韦应物《宿永阳寄璨律师》诗:“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
- 12.
华鲜释义:鲜艳;鲜美。南朝 宋 谢灵运《山居赋》:“水草则萍藻蕰菼,雚蒲芹蓀……虽备物之偕美,独扶渠之华鲜。”唐 韦应物《观早朝》诗:“煌煌列明烛,朝服照华鲜。”唐 康骈《剧谈录·洛中豪士》:“乾符 中,洛中 有豪贵子弟,承藉勋荫,物用优足……饮饌华鲜,极口腹之欲。”宋 刘过《忆鄂渚》诗:“我离 鄂渚 已十年,吴 儿 越 女空华鲜。”
- 13.
南谯释义:地名。 在今 安徽 滁县 西南。南朝 梁 在 汉 全椒县 地侨置 南谯州,北齐 移治 新昌郡,隋 改为 滁州。见《旧唐书·地理志三》。唐 韦应物《寄大梁诸友》诗:“分竹守 南譙,弭节过 梁 池。”宋 朱熹《偶读谩记》:“其一以 韦 有‘分竹守 南譙’之句,遂谓 韦 尝守 亳,不知 南譙 乃 滁州 也。”明 朱有燉《风月牡丹仙》第二折:“盛游西 洛 方年少,晚落南 譙 号 醉翁。”
- 14.
嘉岁释义:丰年;风雨应时之年。《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息饗报嘉岁,通急戒无年。”吕向 注:“嘉岁,丰岁也。”唐 韦应物《秋集罢还途中作谨献寿春公黎公》诗:“山川降嘉岁,草木蒙润滋。”
- 15.
圆缺释义:指月亮的盈亏。唐 韦应物《拟古诗》之十:“华月屡圆缺,君还浩无期。”宋 苏轼《水调歌头》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清 黄遵宪《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泰西纪历二千年,祇作寻常数圆缺。”
- 16.
存殁释义:⒈生存和死亡。犹言生死。唐 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序:“自枉诗已十餘年,莫记存殁又六七年矣。”唐 韦应物《登蒲塘驿沿路见泉谷村墅忽想京师旧居追怀昔年》诗:“存殁阔已永,悲多欢自疏。”金 元好问《续夷坚志·旬会之异》:“十日一宴,集中一举子物故,诸子感叹存殁,仍於故人设位。”⒉生者和死者。前蜀 杜光庭《户部张相公修迁拔明真斋词》:“三籙定金明之典,功被人天;九幽悬玉匱之科,惠周存殁。”《红楼梦》第四回:“求太老爷拘拿凶犯,以扶善良,存殁感激大恩不尽!”
- 17.
孤抱释义:无人理解的志向。 唐 韦应物《答徐秀才》诗:“清诗舞艷雪,孤抱莹玄冰。”宋 道潜《庐山杂兴》诗之十二:“百舌语空林,关关催欲晓。众鸟亦和鸣,为我释孤抱。”清 宋儒醇《二子过白门寄讯老友》诗:“白门 有老友,飘荡如风旌。一别十五年,孤抱向谁倾?”黄节《过岭学祠》诗:“孤抱向人无可説,晚祠香火自縈迴。”
- 18.
容鬓释义:容颜鬓发。 唐 杜甫《早花》诗:“直苦风尘暗,谁忧容鬢催。”唐 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诗:“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鬢改。”唐 李益《盐州过胡儿饮马泉》诗:“莫遣行人照容鬢,恐惊憔悴入新年。”
- 19.
寒山寺释义:寺名。 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 枫桥镇。相传 唐 诗僧 寒山子 曾居于此,故名。始建于 南朝 梁 天监 年间,本名 妙利普 明塔院,又名 枫桥寺。宋 嘉祐 中曾改名 普明禅院。唐 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 城外 寒山寺,夜半鐘声到客船。”唐 韦应物《寄恒璨》诗:“独寻秋草径,夜宿 寒山寺。”清 叶廷琯《寒山寺王郇公书张继诗石刻》:“然则 寒山寺 中,旧当有此石刻,不知何时失去。”
- 20.
寒慄释义:⒈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抖。《素问·疟论》:“疟之始发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俱痛。”宋 苏轼《与李公择书》:“子由 近作《栖贤僧堂记》,读之惨懔,觉崩崖飞瀑,逼人寒栗。”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王 出水寒慄,求火燎之。”梁斌《播火记》十:“冯老兰 一说,珍儿 脸上腾地红起来,心上不由得寒栗。”⒉因受寒或受惊皮肤上出现的小疙瘩。俗称鸡皮疙瘩。唐 韦应物《凌雾行》:“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慄。”明 瞿佑《剪灯新话·牡丹灯记》:“生见之,毛髮尽竖,寒栗遍体,奔走出寺,不敢回顾。”巴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