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二景 二景的意思
èrjǐng

二景

简体二景
繁体
拼音èr jǐng
注音ㄦˋ ㄐㄧ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èr,(1) 数名。【例句】: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组词】:独一无二。(3) 两样,别的。【组词】:二话。不二价。

jǐng yǐng,(1) 环境的风光。【组词】:景色。景致。景物。景观。景气(a.景色;b.指经济繁荣现象,统指兴旺)。景深。(2) 情况,状况。【组词】:景象。景况。年景。(3) 佩服,敬慕。【组词】:景仰。景慕。(4) 高,大。【例句】:景行(xíng )。(5) 姓。 ◎ 古同“影”,影子。

基本含义

指两件事物或现象相互照应,相得益彰,使整体更加美好。

二景的意思

二景 [èr jǐng]

1. 指日、月。

二景 引证解释

⒈ 指日、月。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动则二景舒明,静则风云息气。”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三:“三才閒布象,二景鬱生光。”


二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匾对释义:匾额和对联。《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七月二十三日》:“清晨登岸行,十里至 万佛寺 看石坝,又三十里诣 汉神庙 掛匾对。”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避暑山庄 前后七十二景,匾对皆先朝宸翰。”沙汀《酒后》:“乡长已经把家里二三十副匾对收检起了!而且托人在 龙洞山 找房子,准备将来拖上山打游击。”
    • 2.
      天正释义:⒈周 历建子,以农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之月为岁首,古人以为得天之正,故称。《汉书·律历志上》:“其於三正也,黄钟子为天正。”《后汉书·陈宠传》“三微成著,以通三统”李贤 注引《三礼义宗》:“三微,三正也……故 周 以天正为岁,色尚赤,夜半为朔。”⒉指冬至。宋 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一》:“熙寧 十年,天正元用午时,新历改用子时;闰十二月改为闰正月,四夷朝贡者用旧历,比来款塞众论,谓气至无显验可据,因此以摇新历。事下有司考定。凡立冬晷景,与立春之景相若者也,今二景短长不同,则知天正之气偏也。”
    • 3.
      妙解释义:⒈精通。《晋书·王珉传》:“时有外国沙门,名 提婆,妙解法理。”康有为《大同书》己部第六章:“五年之中,强敏者既听兼通数学,中才者亦得以妙解一门。”⒉善于说解,善于应对。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八:“子之妙解,无为不可。”⒊精妙的解释。唐 梁肃《天台法门议》:“赞 龙树 之遗论,从 南岳 之妙解。”宋 秦观《次韵奉酬丹元先生》:“二景入妙解,元气含烟词。”
    • 4.
      梅湾春晓释义:“普陀十二景”之一。
    • 5.
      灵池释义:⒈池的美称。 唐 宋之问《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唐 白居易《昆明春水满》诗:“往年因旱灵池竭,龟尾曳涂鱼喣沫。”唐 王建《温门山》诗:“灵池出山底,沸水衝地脉。”⒉道家语。指心灵。《云笈七籤》卷九八:“然秽思不豁,鄙恡内固,淫念不斩,灵池未澄,将未得相与论内外之期,汎二景之交耳!”
    • 6.
      谋必得释义:出自《晏子春秋:景公问谋必得事必成何术晏子对以度义因民第十二》,意为但凡谋划过的事情,没有不成功的,形容谋士神机妙算令人折服。景公问谋必得事必成何术晏子对以度义因民第十二景公问晏子日:“谋必得,事必成,有术乎?”晏子对日:“有”。
    • 7.
      风教释义:《诗大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后以“风教”指风俗教化。《史记·五帝本纪》:“余尝西至 空桐,北过 涿鹿,东渐於海,南浮 江 淮 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 黄帝、尧、舜 之处,风教固殊焉。”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梵衍那国》:“文字、风教、货币之用,同 覩货逻国。”郭沫若《卓文君》第二景:“我们县里,得 王 父台主持风教,使民家女子,也能弹琴,这要算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呢。”

二景(erj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二景是什么意思 二景读音 怎么读 二景,拼音是èr jǐng,二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二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