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尽 [kè jìn]
1. 竭尽;尽到。
克尽 引证解释
⒈ 竭尽;尽到。
引《太平天囯文书汇编·天历每四十年一斡旋诏》:“共抒铭刻代赎之念,克尽感功感德之心。”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五:“在他们自己的心理上,与其说为了帮忙我们,倒无宁是克尽他们的天职。”
赖和 《一杆“秤仔”》:“她心里的欣慰,使她责任心亦渐放下,因为做母亲的义务,已经克尽了。”
克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主主释义:⒈谓君主本身克尽君主之道。⒉称公主。
- 2.
克尽释义:竭尽;尽到。 《太平天囯文书汇编·天历每四十年一斡旋诏》:“共抒铭刻代赎之念,克尽感功感德之心。”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三章五:“在他们自己的心理上,与其说为了帮忙我们,倒无宁是克尽他们的天职。”赖和《一杆“秤仔”》:“她心里的欣慰,使她责任心亦渐放下,因为做母亲的义务,已经克尽了。”
- 3.
勤政廉洁释义:清廉并且克尽职守,勤于政事。
- 4.
妇道释义:⒈旧时指妇女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克尽妇道。 谨守妇道。⒉指妇女:妇道人家。
- 5.
廉洁勤政释义:清廉并且克尽职守,勤于政事。
- 6.
燕射释义:⒈古代射礼之一。 指宴饮之射。《周礼·春官·乐师》:“燕射,帅射夫以弓矢舞。”孙诒让 正义:“燕射者,王与诸侯、诸臣因燕而射。《梓人》注云:‘燕谓劳使臣,若与羣臣饮酒而射。’是也。”宋 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三射》:“燕射於寝,兽侯用质。”宋 周密《武林旧事·燕射》:“淳熙 元年九月,孝宗 幸 玉津园,讲燕射礼……皇帝第二箭射中,皇太子已下,各再拜称贺,进御酒。”参见“射礼”。⒉泛指宴饮作乐。宋 范仲淹《上执政书》:“某又观今之郡长,鲜克尽心,有尚迎送之劳,有贪燕射之逸。”
- 7.
磨莹释义:磨治光亮。《西京杂记》卷一:“高祖 斩白蛇剑……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一》:“又有石牀,长八尺,磨莹鲜明,叩之声闻远近。”唐 黄滔《丈六金身碑》:“我公神之而露其梦,於是迎入府之别亭,磨莹雕饰,克尽其妙,朝夕瞻拜,时不之怠。”明 张居正《贺少司寇少崖傅公三品奏最序》:“古之所为学道术者,将以礱琢其理性,而磨莹其瑕纇。”
- 8.
素冠释义:⒈白色的帽子。古代遭凶丧事时所戴。《礼记·曲礼下》:“大夫、士去国,踰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孔颖达 疏:“素衣、素裳、素冠者,今既离君,故其衣、裳、冠皆素,为凶饰也。”⒉《诗·桧风·素冠》:“庶见素冠兮,棘人欒欒兮。”毛 传:“庶,幸也;素冠,练冠也。”又《〈素冠〉序》:“《素冠》,刺不能三年也。”毛 传:“丧礼,子为父,父卒,为母,皆三年,时人恩薄礼废,不能行也。”后因以“素冠”为对不能克尽孝道者的讥刺语。《晋书·顾和传》:“吾在常日犹不如人,况今中心荒乱,将何以补於万分,祇足以示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