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志尚 志尚的意思
zhìshàng

志尚

简体志尚
繁体
拼音zhì shàng
注音ㄓˋ ㄕ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意向。【组词】: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2) 记在心里。【组词】:志喜。志哀。永志不忘。(3) 记载的文字。【组词】: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组词】:标志。(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组词】:志子。用碗志志。(6) 姓。

shàng,(1) 还(hái ),仍然。【组词】:尚小。尚未。尚不可知。(2) 尊崇,注重。【组词】:尚武。尚贤(①崇尚贤人;②《墨子》篇名,内容阐述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3) 社会上共同遵从的风俗、习惯等。【组词】:风尚。时尚。(4) 矜夸,自负。【组词】:自尚其功。(5) 古,久远。【例句】:“故乐之所由来者尚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6) 庶几,差不多。【例句】: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之意)。(7) 姓。

基本含义

志向高远,品味高尚。

志尚的意思

志尚 [zhì shàng]

1. 志向;理想。

志尚 引证解释

⒈ 志向;理想。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聊书其心,示将来之同志尚者云。”
《隋书·艺术传·庾质》:“庾质 字 行修,少而明敏,早有志尚。”
《明史·聊让传》:“为学有志尚,明习时务。”


国语词典

志尚 [zhì shàng]

⒈ 理想、志向。

《明史·卷一六四·聊让传》:「好学有志尚,明习时务。」


志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忠慤释义:忠诚朴实。 《魏书·罗结传》:“世祖 以其忠慤,甚见信待。”《旧唐书·屈突通传》:“通 性刚毅,志尚忠慤,检身清正。”丁玲《阿毛姑娘》:“所来往的人,也不过是像父亲一样忠悫的乡下老人。”
    • 2.
      总丱释义:⒈古时儿童束发为两角。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 朝皇孙以下,总丱之年,必先入学,观其志尚。”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余自总丱之岁,溺志斯途,南北东西,访求餘二十载,经史子集,类次赢三万编。”⒉借指童年。南朝 梁武帝《拟长安有狭邪》诗:“小息尚青綺,总丱游 南皮。”隋 李谔《上隋高祖革文华书》:“于是閭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六甲,先製五言。”
    • 3.
      操尚释义:德操志尚。
    • 4.
      贞敏释义:⒈清廉俭约而又勤敏于事。《魏书·游明根传》:“明根 风度清干,志尚贞敏,温恭静密,乞言是寄。”唐 梁肃《郑县尉厅壁记》:“元年春正月之后,贤侯才子曰 兰陵 萧倕,以贞敏恪慎,再命为尉。”⒉心志专一而又聪敏好学。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有 玄奘 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包四忍之行。”
    • 5.
      问绢释义:《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威,咸熙 中官至 徐州 刺史”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晋阳秋》:“威 字 伯虎,少有志尚,厉操清白。

志尚(zhis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志尚是什么意思 志尚读音 怎么读 志尚,拼音是zhì shàng,志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志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