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调 [tí diào]
1. 指挥调度。
英[ appoint,assign,select and supervise troops; ]
2. 负责指挥调度的人。
例总提调。
英[ controller; ]
提调 引证解释
⒈ 管领;调度。
引元 杨暹 《西游记·江流认亲》:“是以名曰 玄奘。今年十八岁,提调满寺大众。”
清 李渔 《比目鱼·奏捷》:“蒙上臺批下详文,把各路兵马钱粮,都属我一人提调。”
沙汀 《淘金记》十三:“和 白酱丹 一道来的,那时候只有八九个人,负责提调的头目是 丁酒罐罐。”
⒉ 官名。负责管领、调度的人。
引《元典章新集·诏令·今上皇帝登宝位诏》:“仰各处提调官,常切加意。”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制造局里的总办、提调都是些道府班,他又多一班上司伺候了。”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二章第三节:“他们(洋务派)在这些企业中任意安插私人,担任总办、帮办、坐办、提调等职务,把持一切。”
国语词典
提调 [tí diào]
⒈ 管理调度。
引《水浒传·第一六回》:「这也容易,我叫他三个都听你提调便了。」
⒉ 管理机构内一切杂务的官员。
⒊ 负责指挥调度的人。
例如:「总提调」。
提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会哨释义:⒈分班出巡警戒人员在预定的时间和地点会齐巡逻,称“会哨”。明 唐顺之《公移·牌》:“请严督三处领水兵官整备船舰,昼夜紧守三门,勤勤会哨以防春汛。”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四:“中国 之师船,苟无海贼之警,即终年停泊,虽有出巡会哨之文,皆潜泊於近嶴内岛无人之地。”刘笃庆《把敌人挤出蒲阁寨》:“没多久,把敌人的维持区挤得由三十里缩小到五里以内,同三交据点的会哨也不得不停止。”⒉指巡查人员定时会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每天晚上,各厂的委员、司事都轮班查夜,就是总办、提调也每夜轮流着到处稽查;到半夜时
- 2.
内帘释义:科举制度乡试和会试时,为防舞弊,试官在帘内阅卷,阅毕才允许撤帘回家,故称试官为“内帘”。《明史·选举志二》:“在外提调、监试等谓之外帘官,在内主考、同考谓之内帘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岂但房官,是内帘的都带人进去的。”
- 3.
外帘官释义:指科举乡试、会试时在考场担任提调监试等事务的官员。
- 4.
外帘释义:指科举乡试、会试时担任弥封收掌、监试提调等职的试官。 清 归庄《<震川先生集>凡例》:“隆庆 元年,浙江 乡试时,府君任 长兴 方踰年,以资浅故不得为同孝试官,仅入外帘。”参见“内帘”。
- 5.
寒尘释义:寒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一切都从丰点,不要叫人家笑寒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那总办、提调,都是一个人一辆马车;其餘各委员,也有两个人一辆的,也有三个人一辆的,最寒尘的是四个人一辆。”朱自清《滂卑故城》:“滂卑 还只是第三等的城市,大户人家陈设的美术品已经象一所不寒尘的博物院。”
- 6.
巡缉释义:巡查缉捕。《元典章·户部八·课程》:“提调官常切用心巡缉,无致匿税。”清 刘大櫆《送黟令孙君改任凤阳序》:“黟 无大猾巨盗,而委巷阡陌,穿窬鼠窃,累年不获,侯为巡缉,往往发其筐篋,出其贜私,故枹鼓不鸣而羣姦歛息。”胡祥翰《上海小志·杂记》:“当道恐发生事端,故必派勇协同该山庄丁役分头巡缉,以免滋扰。”
- 7.
帘官释义: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时的考官,分内帘官与外帘官。在外提调、监试等谓之外帘官;在内主考、同考谓之内帘官。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咸丰 八年,关节案发,首辅弃市,少宰戍边,内外帘官及京兆闈新中举子,军流降革至数十人之多,可谓科场大狱矣。”《儒林外史》第六回:“今科几位帘官,都是少年进士,专取有才气的文章。”参阅《明史·选举志二》。
- 8.
捉兵释义:提调军队。
- 9.
提调释义:⒈指挥调度:这个车场的车辆由他一人提调。 ⒉负责指挥调度的人:总提调。
- 10.
提领释义:⒈提调带领。⒉官名。
- 11.
札子释义:⒈古代官方公文中的上呈文书。 用于向皇帝或长官进言议事。《水浒传》第十六回:“梁中书 道:‘我有心要抬举你,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另修一封书在中间,太师面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来。’”如:宋 王安石 有上皇帝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⒉古代官方公文中的下行文书。用于发指示或委职派差。清 遯庐《童子军·警鼓》:“我那县太爷,奉了本府大人的札子,説是民间私设的学堂,一概不准学习兵操,仰该县一律禁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不到十来天工夫,他便接连着奉了两个札子,委了筹防局的提调与及山货局的会办了。”⒊
- 12.
榜吏释义:旧时科举考试担任在榜上填写录取者名单的小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监临、主考之外,还有同考官、内外监试、提调、弥封、收掌、巡绰各官,挤满了一大堂。一面拆弥封唱名,榜吏一面写。”
- 13.
海航释义:⒈海船。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年》:“有兴师十万,驾海航二千艘,因而南面之説,遂至重烦朝廷忧顾。”⒉海上航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他管带海航差船的时候,有一个 福建 船政局的提调……坐了他的船。”
- 14.
犯分释义:僭越等级名分。 《荀子·性恶》:“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於争夺,合於犯分乱理而归於暴。”明 沉德符《野获编·宫闱·修女戒》:“至於嬪嬙之属,不过备职事,侍巾櫛,若宠之太过,以骄恣犯分……鲜有不为祸乱者。”《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九年》:“设帐房于御幄之后,无君臣之分;又恃以提调 寧徽寺 为名,出入 托果斯皇后 宫,犯分之罪尤大。”
- 15.
纂补释义:纂集增补。清 龚自珍《上国史馆总裁提调总纂书》:“按 巴尔虎 旧牧,当在 尼布楚、雅克萨 城之间……宜檄理藩院行文 黑龙江 将军,将其头目迁徙年月部落界,移送到馆,本馆以圣训、《方略》核对之,即可纂补。”
- 16.
賫送释义:⒈赠送。《商君书·垦令》:“农逸则良田不荒,商劳则去来賫送之礼,无通於百县。”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秋社》:“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賷送。”《说唐》第十一回:“并指出今奉 唐节度 差遣賷送礼物,赶正月十五日,到 长安 杨越公 府中贺寿。”⒉持送。《水浒传》第一一二回:“次日,中军 从 耿 二参谋賫送赏赐到 丹徒县,宋江 祗受,给赐众将。”蔡东藩《两晋通俗演义》第六四回:“即遣从事中郎 韩博,賷送盟文,直达 江 南,约为声援。”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二:“题纸发出,率同提调监试两道暨任差官吏、文武员弁约
- 17.
起数释义:⒈批数、次数。《元典章·刑部十三·失盗》:“今后若令本管上司摘委色目正官提调验失过未获贼徒起数,除功过相折外,捕盗官不获强盗,一起约量断罪。”《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典史因为拿私盐不够起数,蒙盐院戒飭了十板,甚是没有好气。”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私盐变价》:“若获盐,亦止以私盐报,其盐发地方具领,照官盐变价,年终汇齐起数,造册具批。”⒉起课;卜课。昆剧《十五贯》第七场:“[ 况锺 ]‘可要起数么?’[ 娄阿鼠 ]‘我在这里求签。起数?不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