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殿 大殿的意思
diàn

大殿

简体大殿
繁体
拼音dà diàn
注音ㄉㄚˋ ㄉ一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殿

diàn,(1) 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组词】:宫殿。宝殿。金銮殿。殿堂。殿阁。殿上虎(喻敢谏之臣)。殿试。(2) 〔殿下〕对亲王或太子的敬称。(3) 在最后。【组词】:殿后。殿军。

基本含义

指宽敞高大的正殿,也泛指庄严肃穆的场所。

大殿的意思

大殿 [dà diàn]

1. 大的宫殿;主要的宫殿大厅。

[ audience hall; ]

2. 寺庙中供奉主佛的厅堂。

[ the main hall of a Buddhist Temple; ]

大殿 引证解释

⒈ 即殿军。行军时殿后的部队。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大殿:商子游 御 夏之御寇,崔如 为右。”
杜预 注:“大殿,后军。”

⒉ 寺庙中供奉主要神佛的正殿。

《水浒传》第四二回:“宋江 到大殿上,不觉肌肤战慄,毛髮倒竖。”
叶圣陶 《倪焕之》三:“校舍是一所阴森而破旧的庙宇。大殿是一个课堂,两庑各是一个课堂。”

⒊ 封建王朝举行庆典、接见大臣或使臣等的殿。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乾清宫 大殿之左向西者曰 端寧殿。”


国语词典

大殿 [dà diàn]

⒈ 封建王朝举行庆典,接见大臣或使臣等的宫殿。

⒉ 寺庙中供奉主要神佛的地方。


大殿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正殿释义:宫殿或庙宇里位置在中间的主要的殿。
    • 2.
      宫殿释义: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

大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殿释义:⒈即 唐 大明宫 之 麟德殿。《玉海·宫室·唐三殿》:“三殿 者,麟德殿 也。一殿而有三面,故名。亦曰 三院。结邻 鬱仪楼 即 三殿 之东西廊也。”唐 杜甫《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诗:“詔从 三殿 去,碑到百蛮开。”唐 韩愈《李公墓志铭》:“十三年,公与 忠武军 节度使司空 光颜、邠寧 节度使尚书 釗,俱来朝,上为之燕 三殿。”⒉指皇宫中的三大殿。亦借指皇宫。宋 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通班三殿邃,徙部十城兼。”清 昭槤《啸亭杂录·国初定三院》:“至 顺治 戊戌,始復 明 制,改设 中和殿、保和殿
    • 2.
      中和殿释义:北京 故宫 三大殿之一。在 太和殿 后,保和殿 前。明 初建,原名 华盖殿,后改名 中极殿。清 顺治 二年(1645年)重建,改名 中和殿。为帝王举行大典时演习礼仪之地。
    • 3.
      九间大殿释义: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同“九间朝殿”。
    • 4.
      九间朝殿释义: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间,指两柱的距离。九间,极言堂殿之宽广。亦作“九间大殿”。
    • 5.
      乾清宫释义:宫殿名。在 北京 故宫内。建于 明 永乐 十八年。清 康熙 前,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雍正 以后,皇帝移居 养心殿,但仍在此处理政务。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乾清门 外,左右金狮二,入门丹陛至 乾清宫 大殿,其扁曰‘敬天法祖’四字。”
    • 6.
      伏龙观释义:古建筑名。在 四川省 灌县 城西 都江堰 离堆 北端。相传 战国 秦 蜀郡 守 李冰 父子治水,曾制服 岷江 孽龙,锁于 离堆 下 伏龙潭 中。后人立祠祭祀。北宋 初改为 伏龙观。现有殿宇三重,为 清 代重修。大殿内有 李冰 石像,造于 东汉 灵帝 建宁 元年。
    • 7.
      传法院释义:宋 代翻译佛经的机构。 太平兴国 五年于 太平兴国寺 大殿西建译经院,八年改为传法院。参阅 宋 高承《事物纪原·库务职局》、《宋会要辑稿·道释·传法院》。
    • 8.
      佛光寺释义:中国现存最古的佛寺之一。在山西五台县佛光山。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说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大殿于唐大中11年修建,配殿建于金天会15年。大殿、配殿还有唐幢、唐塑、壁画、墨迹题字以及北魏、唐、金之基塔,都是世间的瑰宝。
    • 9.
      佛殿释义:寺院供奉佛像的大殿。
    • 10.
      保和殿释义:殿名。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而 宣和殿 后,又创立 保和殿 者,左右有 稽古、博古、尚古 等诸阁,咸以贮古玉印璽,诸鼎彝礼器,法书图画尽在。”此指 宋 殿。清 代 保和殿 为 紫禁城 内三大殿之一。在 中和殿 后、乾清门 前。始建于 明 代,初建时称 谨身殿,后改名 建极殿。清 顺治 二年改为 保和殿。清 雍正 以后,朝考新进士及每岁除夕筵宴外藩,在此殿进行。
    • 11.
      刚辰释义:刚日。宋 苏轼 《郊祀庆成》诗:“大祀乾坤合,刚辰日月明。” 金 赵沨 《陶山幽栖寺重修大殿记》:“涓刚辰,庀工徒。”
    • 12.
      大成殿释义:孔子 庙大殿名。
    • 13.
      大昭寺释义:唐代佛寺。位于 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始建于7世纪中叶。经历代扩建,规模宏大。大殿主供由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 迦牟尼镀金佛像,配殿供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等人塑像。寺内存有唐代以来的大量历史文 献。
    • 14.
      大雄宝殿释义:佛寺中主要供奉佛祖的大殿(大雄:对佛祖的尊称,意为像大勇士一样无畏)。
    • 15.
      太和殿释义:在 北京 故宫 太和门 内。为故宫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中之最大者。明 清 两代皇帝即位、节日庆贺、朝会大典、元旦赐宴、命将出征、殿试进士等,均在此举行。明成祖 永乐 年间初建,名 奉天殿。嘉靖 时被雷火焚毁,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重建,改名 皇极殿。清 顺治 二年(公元1645年)又改名 太和殿。今殿为 清 康熙 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修。基高2丈,殿高11丈,阔11间,深5间。正中设帝座。外有廊柱一列,前为丹陛,环以白石栏。全殿内外立有大柱84根,面积2300多平方米。殿顶为重檐垂脊琉璃
    • 16.
      宏壮释义:⒈宏大雄伟。晋 潘岳《西征赋》:“蹈 秦 郊而始闢,豁爽塏以宏壮。”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故 成公子安《大河赋》曰:‘览百川之宏壮,莫尚美於 黄河。’”宋 陈亮《元宝观重建大殿记》:“经始於 淳熙 辛丑之春,落成於甲辰之冬。宏壮伟丽,一切视 彦清 在时。远近合覩,起敬增嘆。”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三》:“﹝丞相府﹞在 西华门 内北向,规模甚宏壮。”郭沫若《残春》:“记得我那时候住过的房屋,比 日本 的要宏壮得许多。”⒉谓气魄、声势雄壮。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杂文》:“陈思《七啟》,取美
    • 17.
      开元寺释义:佛教寺院建筑。始建于公元686年。在福建泉州。中轴线上有紫云屏、天王殿、拜殿、大雄宝殿、甘露戒坛及藏经阁等建筑,后部有准提禅林、檀樾祠、功德堂、尊胜院和水陆寺等。大雄宝殿为明代重建,重檐歇山顶,殿内斗拱装饰有独特的飞天伎乐。其前部的月台须弥座上雕有人面狮身和狮子像。大殿前两侧各建有一座宋代石塔,所有构件都用花岗岩制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
      悬安释义:悬挂。 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至 乾清宫 大殿,其扁曰‘敬天法祖’四字,崇禎 元年八月初四日悬安。”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宫之东披簷,曰‘清暇居’,北迴廊曰‘游艺斋’,崇禎 五年十月廿三日悬安者也。”
    • 19.
      挈持释义:扶持。唐 韩愈《唐故朝散大夫董府君墓志铭》:“太师之平 汴州,年考益高,挈持维纲,锄削荒纇,纳之大和而已。”宋 苏辙《光州开元寺重修大殿记》:“民之所欲而莫为之劝,盻盻相视不能以自致,非得贤长吏以时挈持而振理之,使之其得所愿以相生养,则民至老死不见风俗之备。”《明史·蔡子英传》:“今陛下创业垂统,正当挈持大经大法,垂示子孙臣民。”清 梅曾亮《戴公墓碑》:“挈持纲维,含宏羣生。”
    • 20.
      明伦堂释义:旧时孔庙的大殿。

大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殿释义:⒈即 唐 大明宫 之 麟德殿。《玉海·宫室·唐三殿》:“三殿 者,麟德殿 也。一殿而有三面,故名。亦曰 三院。结邻 鬱仪楼 即 三殿 之东西廊也。”唐 杜甫《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诗:“詔从 三殿 去,碑到百蛮开。”唐 韩愈《李公墓志铭》:“十三年,公与 忠武军 节度使司空 光颜、邠寧 节度使尚书 釗,俱来朝,上为之燕 三殿。”⒉指皇宫中的三大殿。亦借指皇宫。宋 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通班三殿邃,徙部十城兼。”清 昭槤《啸亭杂录·国初定三院》:“至 顺治 戊戌,始復 明 制,改设 中和殿、保和殿
    • 2.
      中和殿释义:北京 故宫 三大殿之一。在 太和殿 后,保和殿 前。明 初建,原名 华盖殿,后改名 中极殿。清 顺治 二年(1645年)重建,改名 中和殿。为帝王举行大典时演习礼仪之地。
    • 3.
      九间大殿释义: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同“九间朝殿”。
    • 4.
      九间朝殿释义: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间,指两柱的距离。九间,极言堂殿之宽广。亦作“九间大殿”。
    • 5.
      乾清宫释义:宫殿名。在 北京 故宫内。建于 明 永乐 十八年。清 康熙 前,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雍正 以后,皇帝移居 养心殿,但仍在此处理政务。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乾清门 外,左右金狮二,入门丹陛至 乾清宫 大殿,其扁曰‘敬天法祖’四字。”
    • 6.
      伏龙观释义:古建筑名。在 四川省 灌县 城西 都江堰 离堆 北端。相传 战国 秦 蜀郡 守 李冰 父子治水,曾制服 岷江 孽龙,锁于 离堆 下 伏龙潭 中。后人立祠祭祀。北宋 初改为 伏龙观。现有殿宇三重,为 清 代重修。大殿内有 李冰 石像,造于 东汉 灵帝 建宁 元年。
    • 7.
      传法院释义:宋 代翻译佛经的机构。 太平兴国 五年于 太平兴国寺 大殿西建译经院,八年改为传法院。参阅 宋 高承《事物纪原·库务职局》、《宋会要辑稿·道释·传法院》。
    • 8.
      佛光寺释义:中国现存最古的佛寺之一。在山西五台县佛光山。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说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大殿于唐大中11年修建,配殿建于金天会15年。大殿、配殿还有唐幢、唐塑、壁画、墨迹题字以及北魏、唐、金之基塔,都是世间的瑰宝。
    • 9.
      佛殿释义:寺院供奉佛像的大殿。
    • 10.
      保和殿释义:殿名。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而 宣和殿 后,又创立 保和殿 者,左右有 稽古、博古、尚古 等诸阁,咸以贮古玉印璽,诸鼎彝礼器,法书图画尽在。”此指 宋 殿。清 代 保和殿 为 紫禁城 内三大殿之一。在 中和殿 后、乾清门 前。始建于 明 代,初建时称 谨身殿,后改名 建极殿。清 顺治 二年改为 保和殿。清 雍正 以后,朝考新进士及每岁除夕筵宴外藩,在此殿进行。
    • 11.
      刚辰释义:刚日。宋 苏轼 《郊祀庆成》诗:“大祀乾坤合,刚辰日月明。” 金 赵沨 《陶山幽栖寺重修大殿记》:“涓刚辰,庀工徒。”
    • 12.
      大成殿释义:孔子 庙大殿名。
    • 13.
      大昭寺释义:唐代佛寺。位于 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始建于7世纪中叶。经历代扩建,规模宏大。大殿主供由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 迦牟尼镀金佛像,配殿供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等人塑像。寺内存有唐代以来的大量历史文 献。
    • 14.
      大雄宝殿释义:佛寺中主要供奉佛祖的大殿(大雄:对佛祖的尊称,意为像大勇士一样无畏)。
    • 15.
      太和殿释义:在 北京 故宫 太和门 内。为故宫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中之最大者。明 清 两代皇帝即位、节日庆贺、朝会大典、元旦赐宴、命将出征、殿试进士等,均在此举行。明成祖 永乐 年间初建,名 奉天殿。嘉靖 时被雷火焚毁,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重建,改名 皇极殿。清 顺治 二年(公元1645年)又改名 太和殿。今殿为 清 康熙 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修。基高2丈,殿高11丈,阔11间,深5间。正中设帝座。外有廊柱一列,前为丹陛,环以白石栏。全殿内外立有大柱84根,面积2300多平方米。殿顶为重檐垂脊琉璃
    • 16.
      宏壮释义:⒈宏大雄伟。晋 潘岳《西征赋》:“蹈 秦 郊而始闢,豁爽塏以宏壮。”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故 成公子安《大河赋》曰:‘览百川之宏壮,莫尚美於 黄河。’”宋 陈亮《元宝观重建大殿记》:“经始於 淳熙 辛丑之春,落成於甲辰之冬。宏壮伟丽,一切视 彦清 在时。远近合覩,起敬增嘆。”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三》:“﹝丞相府﹞在 西华门 内北向,规模甚宏壮。”郭沫若《残春》:“记得我那时候住过的房屋,比 日本 的要宏壮得许多。”⒉谓气魄、声势雄壮。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杂文》:“陈思《七啟》,取美
    • 17.
      开元寺释义:佛教寺院建筑。始建于公元686年。在福建泉州。中轴线上有紫云屏、天王殿、拜殿、大雄宝殿、甘露戒坛及藏经阁等建筑,后部有准提禅林、檀樾祠、功德堂、尊胜院和水陆寺等。大雄宝殿为明代重建,重檐歇山顶,殿内斗拱装饰有独特的飞天伎乐。其前部的月台须弥座上雕有人面狮身和狮子像。大殿前两侧各建有一座宋代石塔,所有构件都用花岗岩制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
      悬安释义:悬挂。 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至 乾清宫 大殿,其扁曰‘敬天法祖’四字,崇禎 元年八月初四日悬安。”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宫之东披簷,曰‘清暇居’,北迴廊曰‘游艺斋’,崇禎 五年十月廿三日悬安者也。”
    • 19.
      挈持释义:扶持。唐 韩愈《唐故朝散大夫董府君墓志铭》:“太师之平 汴州,年考益高,挈持维纲,锄削荒纇,纳之大和而已。”宋 苏辙《光州开元寺重修大殿记》:“民之所欲而莫为之劝,盻盻相视不能以自致,非得贤长吏以时挈持而振理之,使之其得所愿以相生养,则民至老死不见风俗之备。”《明史·蔡子英传》:“今陛下创业垂统,正当挈持大经大法,垂示子孙臣民。”清 梅曾亮《戴公墓碑》:“挈持纲维,含宏羣生。”
    • 20.
      明伦堂释义:旧时孔庙的大殿。

大殿造句

1.大殿里,众信徒莫不道貌岸然,静听上人开示。

2.大殿里塑造了一尊佛像和八大金刚。

3.大殿裡,众信徒莫不道貌岸然,静听上人开示。

4.故宫三大殿的造型非常优美。

5.大殿内尘封土积,蛛网纵横,塑像已残缺不全,壁画因受风雪的侵袭,也色彩斑驳模糊不清了。

6.一阵紫色的烟雾笼罩了整个大殿,在这个紫色的烟雾中什么都看不清。

7.故宫大殿里金碧交辉,目迷五色。

8.走进故宫你地眼看到的将是那金碧辉煌的大殿

9.走进故宫大殿,金碧辉煌的布置就映入眼帘,让我难以忘怀。

大殿(dad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殿是什么意思 大殿读音 怎么读 大殿,拼音是dà diàn,大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