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龄 [yán líng]
1. 长生;延长寿命。
3. 即延龄客。指菊花。
延龄 引证解释
⒈ 长生;延长寿命。
引南朝 梁简文帝 《谢赉长生米启》:“食乃民天之贵,粒有延龄之名。”
唐 裴铏 《传奇·陶尹二君》:“知不遇世,遂逃此山,食松脂木实,乃得延龄耳。”
明 张居正 《奉旨迎母就养谢遣官郊劳疏》:“每欲就帝都而侍养,庶几窃天禄以延龄。”
⒉ 即延龄客。指菊花。
引明 杜岕 《将之吴门述怀呈荔轩》诗:“延龄振芬葩,服之生羽翰。”
延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乾隐释义:⒈侵吞财物;侵吞。《新唐书·李尚隐传》:“时司农卿 陈思问 引属史多小人,乾隐钱穀,尚隐 按其违,赃累鉅万,思问 流死 岭南。”⒉指侵吞的财物。《新唐书·裴延龄传》:“延龄 尝奏句获乾隐二千万緍,请舍别库为羡餘。”
- 2.
偃憩释义:安居休息。唐 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龄》诗:“北宅聊偃憩,欢愉恤惸嫠。”
- 3.
凶妄释义:凶恶狂妄。 《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延龄 凶妄,流布寰区,上自公卿近臣,下逮舆臺贱品,諠諠谈议。”
- 4.
厄闰释义:旧说谓黄杨遇闰年不长,因以“厄闰”喻指境遇艰难。 宋 苏轼《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退圃》诗:“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自注:“俗説黄杨长一寸,遇闰退三寸。”明 南潜《感怀》诗:“妄想延龄栽白术,伤心厄闰抚黄杨。”清 曹寅《雪霁梦游渔村和桐初留别》:“贫士孤云元合调,祁寒厄闰费乘除。”
- 5.
奸利释义:亦作“奸利”。 指非法谋取的利益。《韩非子·奸劫弑臣》:“百官之吏,亦知为姦利之不可以得安也。”《汉书·王莽传下》:“天下吏以不得奉禄,并为姦利,郡尹县宰家累千金。”唐 陈子昂《谏雅州讨生羌书》:“往年 益州 长史 李崇真 将图此奸利,传檄称 吐蕃 欲寇 松州,遂使国家盛军以待之,转餉以备之。”宋 王安石《广西转运使屯田员外郎苏君墓志铭》:“河北 都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 信都 欧阳修 以言事切直,为权贵人所怒。因其孤甥女子有狱,诬以姦利事。”《明史·后妃传二·孝宗孝康张皇后》:“鹤龄 延龄 并注籍宫禁,纵
- 6.
奸汙释义:⒈强奸或诱奸。唐 李商隐《杂纂》:“姦污僧尼駡行童。”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监·何文鼎》:“又 延龄 被酒,奸污宫人。”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六章:“为姊妹被奸污而复仇。”⒉玷污;簒改。亦比喻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元 王恽《汲冢怀古》诗:“孔子 修‘六经’,亦已防姦污。”老舍《四世同堂》十七:“自从敌人进了 北平,报纸被奸污了以后,他就停止了看报。”
- 7.
季库释义:唐 国库之一,每季终了时储存财物的府库。《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九年》:“户部侍郎 裴延龄 奏:‘自判度支以来,检责诸州欠负钱八百餘万緡,收诸州抽贯钱三百万緡,呈样物三十餘万緡,请别置欠负耗賸季库以掌之。’”胡三省 注:“三月为一季。凡三月终,则入物於库,故谓之季库。”
- 8.
富赡释义:⒈丰富充足。 形容资财。《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太子有故人在 湖,闻其富赡,使人呼之而发觉。”颜师古 注:“赡,足也。”唐 裴铏《传奇·张天颇》:“﹝ 袁大娘 ﹞曰:‘君窘厄如是,能取某一计,不旬朔,自当富赡,兼获延龄。’”清 葆光子《物妖志·石·石狮》:“其家颇富赡,不惜金币,招迎师巫。”⒉丰富充足。形容才华、诗文、词藻等。《世说新语·言语》“道壹 道人好整饰音辞”南朝 梁 刘孝标 注:“《沙门题目》曰:道壹 文锋富赡。”唐 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建兴 元年,董统 受詔草后书(指《后燕书》),著
- 9.
延龄释义:⒈长生;延长寿命。⒉即延龄客。指菊花。
- 10.
忧惴释义:忧虑不安。 《旧唐书·裴延龄传》:“十一年春暮,上数畋于苑中;时久旱,人情忧惴。”宋 曾巩《茅亭闲坐》诗:“信使忧惴息,詎无勤苦侵。”
- 11.
月库释义:唐 代藏帛的府库。因每月有物进出,故称。《新唐书·裴延龄传》:“於是以天下宿负八百万緡析为负库,抽贯三百万緡为賸库,样物三十万緡为季库,帛以素出、以色入者为月库。”《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九年》:“染练物则别置月库以掌之。”胡三省 注:“每月入物,故谓之月库。”
- 12.
毁诋释义:诋毁,诽谤。《旧唐书·裴延龄传》:“延龄 ……尤好慢駡,毁詆朝臣,班行为之侧目。”宋 叶适《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叶义问,故人也,有隐憾,上章毁詆,夺学士。”《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帝怒,谓其毁詆大臣,命左右批其颊。”
- 13.
申解释义:⒈说明、解释。 《左传·庄公二十六年》“虢 人又侵 晋”晋 杜预 注:“或策书虽存而简牘散落,不究其本末,故传不復申解,但言传事而已。”⒉申辩。《后汉书·马严传》:“严 数荐达贤能,申解寃结,多见纳用。”《新唐书·赵憬传》:“时 杜黄裳 遭奄人谗詆,穆赞、韦武、李宣、卢云 等为 裴延龄 构摈,势危甚,憬 救护申解,皆得免。”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长清僧》:“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復有言。”⒊申报。宋 岳飞《奏措置虔贼状》:“山寨贼首 罗诚 等二百餘人,见拘管在寨未审,令臣一面处置,惟復申解朝廷,伏望圣慈
- 14.
监董释义:犹监督。《新唐书·裴延龄传》:“又度支出纳,与太府交相关制,出物旬计,见物月计,符按覆覈,有御史以监董之,则财用不得回隐。”明 张居正《重修海会寺碑文》:“遂以年月日始事,命□□监董其工役,於中为殿三,皆三楹。”
- 15.
瞬忽释义:犹倏忽。形容时间极短暂。黄质《题朱生君实延龄遗墨》诗:“人生百年亦瞬忽,此册留存名不磨。”
- 16.
篆籀释义:篆文和籀文。晋 左思《魏都赋》:“讎校篆籀,篇章毕覿。”唐 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接雄词於章句,窥逸踪於篆籀。”《新五代史·杂传十九王仁裕》:“﹝ 仁裕 ﹞喜为诗。其少也,尝梦剖其肠胃,以 西江 水涤之,顾见 江 中沙石皆为篆籀之文,由是文思益进。”黄质《题朱生君实延龄遗墨》诗:“笔参篆籀字树石,行年穉弱气超迈。”
- 17.
观兵释义:显示兵力。《左传·宣公十二年》:“观兵以威诸侯。”《史记·周本纪》:“﹝ 武王 ﹞东观兵,至于 盟津。”三国 魏 曹丕《至广陵于马上作》诗:“观兵临 江 水,水流何汤汤。”明 宋濂《卢龙清隐记》:“不以清为清,不以名为名,是则无所不名。可以治国,可以观兵,可以脩身,可以延龄。”
- 18.
议贵释义:古刑法八议之一。 对显贵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周礼·秋官·小司寇》:“以八辟丽邦灋,附刑罚……六曰议贵之辟。”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若今时吏墨綬有罪,先请是也。”贾公彦 疏:“先郑 推引 汉 法,墨綬为贵,若据 周,大夫以上皆贵也。”《明史·徐申传》:“太后春秋高,延龄 旦暮戮,何以慰太后心?宜援议贵、议亲例请於帝。”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惟国家本有议亲、议贵之条,尚可量从末减,姑於万无可宽贷之中,免其肆市。”参见“八辟”、“八议”。
- 19.
贵身释义:⒈谓贵惜自身。 《老子》:“故贵身於天下,若可託天下。”朱谦之 校释引 严可均 曰:“‘故贵身於天下’,《御注》作‘贵以身为天下’,与 王弼 同。河上 作‘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北齐 刘昼《新论·清神》:“是以圣人清目而不视,静耳而不听,闭口而不言,弃心而不虑,贵身而忘贱。故尊势不能动,乐道而忘贫。”唐 宋之问《奉敕从太平公主游九龙潭寻安平王宴别序》:“以为时和政理,实探道之期;贱物贵身,尚延龄之术。”明 赵南星《寿西渠李老亲家八十序》:“深山穷皋之中,往往有隐人焉,遗荣贵身,逃世独处。”⒉谓使自身为人所
- 20.
起信释义:⒈兴信。起而申说。《书·盘庚上》:“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予弗知乃所讼。”孙星衍 疏:“起者,高诱 注《吕氏春秋》云:‘兴也。’……言羣臣讙言拒善,而兴信邪险肤传之语。”周秉钧 易解:“起,兴起;信,古伸字……言汝拒善自用,起而伸説危害肤浅之言。”⒉佛教语。谓产生相信正法之心。唐 柳宗元《永州龙兴寺修净土院记》:“呜呼!有能求无生之生者,知舟筏之存乎是,遂以《天台十疑论》书于墻宇,使观者起信焉。”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五年间的回顾》:“十二月初九日,至 延龄巷‘金陵刻经处’买得佛经两本,记得一本是《投身饲饿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