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辞让 辞让的意思
ràng

辞让

简体辞让
繁体辭讓
拼音cí ràng
注音ㄘˊ ㄖ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í,(1) 告别。【组词】: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组词】:辞职。辞呈。(3) 躲避,推托。【组词】: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4) 解雇。【组词】:辞退。(5) 同“词”。(6) 优美的语言。【组词】:辞藻。修辞。(7) 讲话;告诉。【例句】:“请辞于军”。(8) 文体的一种。【组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ràng,(1) 不争,尽(jǐn)着旁人。【组词】:让步。让位。谦让。(2) 请。【组词】:让茶。(3) 许,使。【组词】:不让他来。(4) 任凭。【组词】:让他闹去。(5) 被。【组词】:让雨淋了。(6) 索取一定代价,把东西给人。【组词】:出让。转(zhuǎn )让。(7) 闪避。【组词】:让开。当仁不让。(8) 责备,谴责。【例句】:“二世使人让章邯”。(9) 古同“攘”,侵夺。

基本含义

指在交往、争辩中主动退让,不计较个人利益,为了维护和谐关系而主动让步。

辞让的意思

辞让 [cí ràng]

1. 谦逊推让。

3. 责问。

辞让 引证解释

⒈ 谦逊推让。

《礼记·曲礼上》:“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孟子·公孙丑上》:“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史记·李斯列传》:“夫大行不小谨,盛德不辞让,乡曲各有宜而百官不同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二:“遂定速纳两 浙 地图,请效土为内臣。上一再辞让,遂受之。”
鲁迅 《书信集·致胡今虚》:“领导决不敢,呐喊助威,则从不辞让。”

⒉ 责问。

《后汉书·班超传》:“有顷,巫至, 超 即斩其首以送 广德,因辞让之。”


国语词典

辞让 [cí ràng]

⒈ 礼让、婉拒。

《礼记·礼运》:「尚辞让,去争夺。」
《老残游记·第六回》:「东造遂留老残同吃,老残亦不辞让。」

推辞


辞让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推却释义:拒绝;推辞:再三推却。
    • 2.
      推卸释义:不肯承担(责任):推卸责任。
    • 3.
      推托释义:借故拒绝:她推托嗓子不好,怎么也不肯唱。
    • 4.
      推脱释义:推卸:推脱责任。
    • 5.
      推诿释义:也作推委。把责任推给别人。
    • 6.
      推辞释义: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借故推辞。
    • 7.
      谢绝释义:婉辞,拒绝:谢绝参观。 婉言谢绝。

辞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怿释义:⒈不悦;不欢愉。 《史记·五帝本纪》:“﹝ 尧 ﹞召 舜 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舜 让於德不懌。”裴骃 集解:“谓辞让於德不堪,所以心意不悦懌也。”唐 元稹《莺莺传》:“然而君既不懌,无以奉寧。”《明史·钱士升传》:“帝虽优旨报闻,意殊不懌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寄生》:“初,郑子侨 却聘,闺秀 颇不懌。”⒉谓病不愈。《书·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懌。”孔 传:“马 本作不释。云:不释,疾不解也。”宋 岳珂《桯史·三忠堂记》:“时 周益公 在里居,春秋七十有九矣,是岁多不懌
    • 2.
      事利释义:犹言谋利,图利。《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晋、楚 无信久矣,事利而已。”《荀子·荣辱》:“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三国 魏 郭遐叔《赠嵇康》诗之一:“封疆画界,事利任难。”
    • 3.
      五让释义:⒈五次让位。 ⒉五次谦让。亦泛指多次辞让。
    • 4.
      亚卿释义:⒈周 制,卿分上、中、下三级,次者为中卿,又称亚卿。《左传·文公六年》:“先君是以爱其子而仕诸 秦,为亚卿焉。”《史记·乐毅列传》:“乐毅 辞让,遂委质为臣,燕昭王 以为亚卿。”⒉唐 以后太常寺等官署少卿的别称。唐 韩愈《赠太傅董公行状》:“公讳 晋 ……迁祕书少监,歷太府、太常二寺亚卿。”明 于谦《寄内》诗:“班资忝亚卿,巡抚歷边徼。”
    • 5.
      余让释义:谓辞让之馀地。
    • 6.
      允让释义:辞让,推让。
    • 7.
      军警释义:⒈军事警报。《晋书·毛穆之传》:“穆之 以为戍在近畿,无復军警,不宜加节,上疏辞让。”⒉士兵与警察。茅盾《秋收》三:“离开 老通宝 的村坊约有六十多里远的一个繁盛的市镇上就发生了饥饿的农民和军警的冲突。”
    • 8.
      四心释义:四心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 9.
      四端释义:四端,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四端”说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 10.
      固让释义:再三辞让。
    • 11.
      孙让释义:辞让。孙,通“逊”。《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公孙于 齐”晋 杜预 注:“讳奔,故曰孙,若自孙让而去位者。”《春秋·庄公元年》“夫人孙于 齐”唐 孔颖达 疏:“昔 帝尧 孙位,以让 虞舜;故假彼美事而为之名,犹孙让而去。”
    • 12.
      小君释义:⒈周 代称诸侯之妻。《春秋·僖公二年》:“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 哀姜。”《穀梁传·庄公二十二年》:“小君非君也。其曰君何也?以其为公配,可以言小君也。”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周 制诸侯曰国君,妻曰小君。”⒉称皇后。《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至冬,立为皇后。辞让者三,然后即位。手书表谢,深陈德薄,不足以充小君之选。”⒊对无亲族关系的长辈或所尊敬者之妻妾的尊称。《晋书·陶侃传》:“﹝ 张夔 ﹞妻有疾,将迎医於数百里。时正寒雪,诸纲纪皆难之。侃 独曰:‘资於事父以事君。小君,犹母也,安有父母
    • 13.
      强钳释义:亦作“彊钳”。 强行压制,不让人讲话。《荀子·解蔽》:“彊钳而利口,厚颜而忍詬,无正而恣睢,妄辨而几利;不好辞让,不敬礼节,而好相推挤,此乱世姦人之説也。”杨倞 注:“彊,彊服人;钳,钳人口也。”章炳麟《论式》:“夫雅而不核,近于诵数,汉 人之短也;廉而不节,近于彊钳,肆而不制,近于流荡,清而不根,近于草野,唐 宋 之过也。”
    • 14.
      恳让释义:恳切辞让。
    • 15.
      恳辞释义:恳切辞让。
    • 16.
      无辞释义:⒈不辞让;不推辞。⒉没有言辞;没有口实。
    • 17.
      牢让释义:坚决辞让。
    • 18.
      让爵释义:辞让爵位。
    • 19.
      让王释义:⒈辞让王位。⒉指让去帝王之位的人。
    • 20.
      让章释义:指古代辞让官职的奏章。

辞让(cir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辞让是什么意思 辞让读音 怎么读 辞让,拼音是cí ràng,辞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辞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