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坛场 坛场的意思
tánchǎng

坛场

简体坛场
繁体壇場
拼音tán chǎng
注音ㄊㄢˊ ㄔ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án,(1) 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筑的高台。【组词】:天坛。地坛。登坛拜将。(2) 用土堆成的平台。【组词】:花坛。(3) 僧道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组词】:神坛。法坛。(4) 文艺界、体育界或舆论阵地。【组词】:艺坛。文坛。球坛。论坛。(5) 一种口小肚大的陶器。【组词】:坛子。水坛。

chǎng cháng,(1) 处所,许多人聚集或活动的地方。【组词】:场子。场地。场所。(2) 量词,用于文娱体育活动。【组词】:场次。(3) 比赛地,舞台。【组词】:上场。下场。粉墨登场。捧场。(4) 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因场景变化或人物上下场而划分的段落。【组词】:三幕五场。(5) 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组词】:电场。磁场。

基本含义

指聚集众多人物的场所,也用来形容聚会或集会的场所。

坛场的意思

坛场 [tán chǎng]

1. 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典的场所。

2. 法坛。佛家讲经说法之所。

4. 指政坛,政治舞台。

坛场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典的场所。

《史记·封禅书》:“诸祠各增广坛场,珪币俎豆,以差加之。”
《汉书·高帝纪上》:“於是 汉王 斋戒设坛场,拜 信(韩信 )为大将军。”
《后汉书·刘玄传》:“众虽多而无所统一,诸将遂共议立 更始 为天子。二月辛巳,设坛场於 淯水 上沙中,陈兵大会, 更始 即帝位,南面立,朝羣臣。”
《南齐书·礼志上》:“息殿去坛场既远,郊奉礼毕,旋幸於此。”
宋 欧阳修 《太清宫烧香》诗:“坛场夜雨苍苔古,楼殿春风碧瓦寒。”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乾隆 分治,剏立坛场。”

⒉ 法坛。佛家讲经说法之所。

唐 柳宗元 《南岳般舟和尚二碑》:“佛法至于 衡山,及 津大师 始修起律教,由其坛场而出者,为正法。”
唐 皇甫冉 《送延陵陈法师赴上元》诗:“延陵 初罢讲, 建业 去随缘。翻译推多学,坛场最少年。”
清 袁枚 《新齐谐·陈紫山》:“陈 目且瞑,强起张目答曰:‘来原无碍,去亦何妨?人间天上,一个坛场。’言毕,跏趺而逝。”

⒊ 指政坛,政治舞台。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五章:“凡登坛场而执政者皆男子也。”


国语词典

坛场 [tán chǎng]

⒈ 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盟会、拜将的场所。

《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及诸祠,各增广坛场,珪币俎豆以差加之。」
《汉书·卷一·高帝纪上》:「于是汉王斋戒设坛场,拜信为大将军。」
唐·颜师古·注:「筑土而高曰坛,除地为场。」

⒉ 讲经修法的地方。

唐·柳宗元〈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序〉:「佛法至于衡山及津大师,始修起律教,由其坛场而出者,为得正法。」
《红楼梦·第六九回》:「两边搭棚,安坛场,做佛事。」


坛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部释义:⒈佛教分诸天鬼神及龙为八部。《翻译名义集·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闥婆、五阿脩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因八部中以天、龙二部居首,故又称天龙八部。 唐 刘禹锡 《送深法师游南岳》诗:“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一:“遥知法会 灵山 在,八部天龙礼我言。”⒉南匈奴 的八部。《后汉书·南匈奴传》:“二十四年春,八部大人共议立 比 为 呼韩邪单于 ,以其大父尝依 汉 得安,故欲袭其号。”⒊指 契丹 的八部。《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 契丹 ﹞其部族之大者
    • 2.
      坛兆释义:坛场。兆,坛的界域。《后汉书·祭祀志中》:“﹝ 汉章帝 ﹞至 泰山,修 光武 山南坛兆。”《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康定元年》:“礼官议因兴王之地,商丘 之旧,作为坛兆。”
    • 3.
      坛场释义:⒈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典的场所。 《史记·封禅书》:“诸祠各增广坛场,珪币俎豆,以差加之。”《汉书·高帝纪上》:“於是 汉王 斋戒设坛场,拜 信(韩信)为大将军。”《后汉书·刘玄传》:“众虽多而无所统一,诸将遂共议立 更始 为天子。二月辛巳,设坛场於 淯水 上沙中,陈兵大会,更始 即帝位,南面立,朝羣臣。”《南齐书·礼志上》:“息殿去坛场既远,郊奉礼毕,旋幸於此。”宋 欧阳修《太清宫烧香》诗:“坛场夜雨苍苔古,楼殿春风碧瓦寒。”王闿运《<衡阳县志>序》:“乾隆 分治,剏立坛场。”⒉法坛。
    • 4.
      坛壝释义:⒈天子外出,平地筑坛,围以矮墙,作为临时住宿之所。⒉坛场。祭祀之所。
    • 5.
      坛户释义:掌管坛场财物、负责祭奠物品的人。
    • 6.
      坛宇释义:祭祀的坛场。
    • 7.
      屏摄释义:亦作“屏慑”。祭祀之位。《左传·昭公十八年》:“﹝ 子产 ﹞使 子宽、子上 巡羣屏摄,至于大宫。”杜预 注:“屏摄,祭祀之位。”《国语·楚语下》:“屏摄之位,坛场之所。”韦昭 注:“屏,屏风也;摄,形如今要扇,皆所以分别尊卑,为祭祀之位。”《隶释·汉帝尧碑》:“坛场夷替,屏慑无位,非所以表神圣。”宋 司马光《告题祭版文》:“光 敢昭告于曾祖考府君、曾祖妣夫人:伏以春秋祭祀,思慕无穷,宜有屏摄,以伸瞻奉。”
    • 8.
      怀衽释义:⒈胸前的衣襟,怀抱。《韩非子•初见秦》:“出其父母怀衽之中,生未尝见寇耳。”汉刘向《说苑•正谏》:“坛场之上诎于一剑,非武也;侄娣不离怀衽,非文也。”⒉怀藏。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十六》:“畜泉货,取其稍省负荷百物者之力,便怀衽而已,不挈万物之柄。”
    • 9.
      曼荼罗释义:梵文的译音。佛教语。意为平等周遍十法界,轮圆具足。指佛教密宗按一定仪制建立的修法的坛场。参阅 唐 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
    • 10.
      灵场释义:⒈祭祀仙灵神鬼的坛场。⒉指温泉池。语本唐陈鸿《长恨歌传》:“浴日餘波,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澹荡其间。”亦借喻池塘。
    • 11.
      登坛释义:⒈登上坛场。 古时会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将,多设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⒉走上讲台。⒊借指某种事物开始出现。
    • 12.
      盟坛释义:古代缔结盟约时所设的坛场。
    • 13.
      真坛释义:指道教进行活动的坛场。
    • 14.
      祖礼释义:举行祭路神的仪式。《后汉书·马成传》:“建武 四年,拜扬武将军……发 会稽、丹阳、九江、六安 四郡兵击 李宪,时帝幸 寿春,设坛场,祖礼遣之。”
    • 15.
      筑坛释义:建筑祭祀的坛场。
    • 16.
      觚陛释义:棱角整齐的台阶。借指坛场。
    • 17.
      醮坛释义:道士祭神的坛场。
    • 18.
      青绳释义:青色的绳子。古时用它缠束图版、界划天子经过的御道和围范帝王郊祀的坛场。《宋书·符瑞志上》:“乃有龙马衔甲……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以青绳。”唐 王建《温泉宫行》:“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尘埃。”《宋史·礼志二》:“南郊坛制…… 元丰 元年二月,詔内壝之外,众星位周环,每二步植一杙,繚以青绳,以为限域。”
    • 19.
      韩信坛释义:汉 刘邦 为 韩信 拜将所设的坛场。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何(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 信 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 韩信 也,一军皆惊。”后因以“韩信坛”泛指军中拜将帅的高台。亦谓被授予将帅。
    • 20.
      黄坛释义:⒈郊天迎气的坛坫。⒉道士所设的坛场。

坛场(tanc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坛场是什么意思 坛场读音 怎么读 坛场,拼音是tán chǎng,坛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坛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