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方 [jiàn fāng]
1. 指以某长度为边的正方形。
例一个十尺见方的房间。
英[square;]
见方 引证解释
⒈ 用在表长度的数量词后,表示以该长度为边的正方形。
引《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上面横着一尺来见方的通连大木。”
闻捷 《海燕》:“它的面积不到一里见方,全是岩石。”
⒉ 谓显示勇气准备作战。
引《史记·乐书》:“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再始以著往,復乱以飭归,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
张守节 正义:“见,胡练反。三步,足三步也。见方谓方战也。 武王 伐 紂,未战之前,兵士乐奋其勇,出军阵前三步,示勇气方将战也,今作乐象之。”
国语词典
见方 [jiàn fāng]
⒈ 长宽相等的面积。通常指正方形而言。
例如:「一尺见方」、「一丈见方」。
见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丈室释义:⒈佛教语。相传 毗耶离(在 中印度)维摩诘 大士以称病为由,与前来问疾的 文殊 等讨论佛法,妙理贯珠。其卧疾之室虽一丈见方而能容纳无数听众。唐 显庆 年间,王玄策 奉勅出使 印度,过 维摩诘 故宅,乃以手板纵横量之,仅得十笏,因号方丈、丈室。见《维摩诘经》、《释氏要览·住处·方丈》。清 唐孙华《次韵黄忍庵病中杂咏》之三:“归田 元亮 贫仍乐,丈室 维摩 病不妨。”⒉以“丈室”称寺主的房间。唐 惠能《坛经·机缘品》:“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周朴》:“朴,唐 末
- 2.
尺幅万里释义:幅:布锦的宽度,引申为书画面或地面的广狭;尺幅:指一尺见方的画幅。形容图画篇幅虽小,可是概括力极强,寓意很深。
- 3.
尺方释义:一尺见方。极言其小。
- 4.
尺泽之鲵释义:尺泽:一尺见方的水面;鲵:一种小鱼。 小水洼中的小鱼。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 5.
尺页释义:一尺见方的书画单页或书画册:一帧尺页。花鸟尺页。
- 6.
居邑释义:⒈囤积于城邑之中。《汉书·食货志下》:“富商贾或墆财役贫,转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氐首仰给焉。”颜师古 注:“服虔 曰:‘居穀於邑也。’如淳 曰:‘居贱物於邑中以待贵也。’二説皆未尽也。此言或有所废置,有所居蓄,而居於邑中,以乘时射利也。”⒉泛指人口聚居之地。《汉书·沟洫志》“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川泽之分,度水势所不及”唐 颜师古 注:“言川泽水所流聚之处,皆留而置之,不以为居邑而妄垦殖,必计水所不及,然后居而田之也。”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百里见方的地区,有田九万顷,除去三分
- 7.
崇隆释义:⒈亦作“崇嶐”。高,高起。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西山崇隆,小瀑屡屡从山岭悬注。”清 黄景仁《池阳写望》诗:“池阳山水窟,石城鬱崇嶐。”佘疚侬《三年五月一日与同学登慧山》诗:“地势隔江远,西去逾崇隆。”⒉严正。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明武宗遗事》:“惟时风宪崇隆,官吏严肃,刺不易投,三日犹未得见方伯。”⒊高尚伟大。《太平天囯文选·常熟报恩牌碑序》:“虞山 高耸,并文德之崇嶐;琴水 冲融,通武功之振奕。”郭沫若《祭李闻》:“莽彼河山,因突兀而增色;嗟我民猷,感无上之崇隆。”
- 8.
弱岁释义:男子弱冠之年,女子及笄之年。 亦泛指幼年,青少年。《晋书·姚泓载记论》:“景国 弱岁英奇,见方 孙策。”《北史·儒林传下·沉重》:“沉重 字 子厚,吴兴 武康 人也。性聪悟,弱岁而孤,居丧合礼。”唐 柳宗元《同刘二十八述旧言怀》诗:“弱岁游 玄圃,先容幸弃瑕。”孙汝听 注:“弱岁,谓弱冠也。”宋 司马光《送崔尉之官巢湖》诗:“弱岁家 淮 南,常爱风土美。”曾延年《阅历》诗:“弱岁甘嬉笑,心如浊水浑。”
- 9.
憨幌子释义:憨幌子(方言:hān huáng zi),徐淮海地区的常见方言。比喻憨孩子,脑筋不太好使的、傻呼呼的人(并非限定于小孩子,成年人亦可用)。
- 10.
文字版释义:简介ㄨㄣˊ ㄏㄨˊwén zì bǎn 文字版小说阅读的常见方式,现代电脑的出现促使文字版小说的盛行,常指人们用电脑使用文字版方式阅读小说。
- 11.
斗方释义:书画所用的方形纸张,也指一二尺见方的字画。
- 12.
斗方名士释义:旧指自命风 雅的无聊文人。斗方:写字或题诗所用的约一二尺见方的纸。
- 13.
方丈释义:⒈一丈见方。⒉平方丈。⒊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⒋寺院的住持。
- 14.
方丈字释义:谓一丈见方的大字。
- 15.
方丈室释义:⒈一丈见方之室。 极言室之狭小。⒉指寺院住持的居室。
- 16.
方丈盈前释义:吃饭时食物摆满一丈见方的地方。
- 17.
方寸释义:⒈一寸见方:方寸之木。⒉平方寸。⒊指人的内心;心绪:方寸已乱。
- 18.
方寸地释义:⒈一寸见方之地。 极言地小。⒉指心。
- 19.
方尺释义:⒈一尺见方。 ⒉平方尺。
- 20.
方里释义:⒈一里见方。 ⒉平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