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云岩寺释义:寺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山。又称 虎丘山寺。今尚存 五代 所建 云岩寺塔,又名 虎丘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 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寺院》:“云巖寺,在 长洲 西北九里 虎丘山,即 晋 东亭 献穆公 王珣 及其弟 珉 之宅。”
- 2.
云母竹释义:竹名。相传 安徽省 凤阳县 南有 云母山,山上有云母石,产大竹。竹皮色与云母石相似,因名。《初学记》卷二八引 晋 郭义恭《广志》:“云母竹,大竹也。”唐 皮日休《洛中寒食》诗之二:“洛水 万年云母竹,汉 陵千载野棠花。”元 李衎《竹谱详录·竹品谱·云母竹》:“云母竹,簜竹之巨者也。《濠梁图经》曰:出 钟离 南四十里 云母山。山有云母石,竹皮之色似之,因以为名。”明 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二》:“云母竹一节可为船。”
- 3.
五老释义:⒈神话传说中的五星之精。《竹书纪年》卷上:“率 舜 等升 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唐 骆宾王《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故得河浮五老,启赤文於帝期。”清 吴伟业《戏赠》诗:“仙家五老话驂鸞,素女图经掌上看。”⒉宋 杜衍、冯平、王涣、毕世长、朱贯 等五位老人的合称。清 钱谦益《崇祯庚午中秋日敬次杜正献公原韵》:“旧德至今传五老,丰碑何用视三桓。”参见“五老会”。⒊见“五老峰”。
- 4.
厥阴释义:⒈中医学名词。 经脉名称之一。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的过程。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参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阴阳离合论》。⒉中医学名词。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处。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咳嗽胸闷等。参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⒊中医学名词。六经病之一。厥阴病为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常出现寒热错杂的症候。上热下寒者,有消渴,胸脘部灼热疼痛,饥而不欲食,下利,吐蛔等证。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热多为病退。参
- 5.
响屧廊释义:春秋 时 吴王 宫中的廊名。遗址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 灵岩山。唐 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五绝》之五:“响屧廊 中金玉步,采苹山 上綺罗身。”宋 范成大《吴郡志·古迹》:“响屧廊,在 灵巖山 寺。相传 吴王 令 西施 辈步屧,廊虚而响,故名。今寺中以 圆照塔 前小斜廊为之,白乐天 亦名‘鸣屧廊’。”宋 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山》:“﹝ 砚石山 ﹞又有 响屧廊,或曰 鸣屐廊,以楩梓藉其地,西子 行则有声,故以名云。”俞锷《无题》诗之十:“望夫梦化点头石,倩女魂飞 响屧廊。”
- 6.
报恩寺释义:古寺名。旧址在今 苏州市。相传本为 三国 吴 孙权 母 吴夫人 所建之 通玄寺。唐 开元 中改名 开元寺。唐 末毁于兵燹。后周 显德 中,吴越 重建寺,移 唐 报恩山(支硎山)之 报恩寺 匾额于此,遂袭其名。寺有宝塔十一级,遭火后,南宋 绍兴 间重建,即现存之 北寺塔。参阅 宋 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寺院》。
- 7.
支硎释义:山名。 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又名 报恩山、南峰山。硎,平整的石头。山有平石,故名。晋 高僧 支遁 隐居于此,因以 支硎 为号,山亦因 支遁 得名。明 文徵明《二月廿六日游天池诸山》诗:“西北羣山列翠屏,天池 宛转带 支硎。”参阅 宋 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山》、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六·苏州府》。
- 8.
旱海释义:⒈宋 代自今 甘肃省 环县 北至 宁夏回族自治区 灵武县 一带,干旱多沙,俗称“旱海”。《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冯暉 引兵过 旱海,至 辉德。”胡三省 注引 赵珣《聚米图经》:“盐、夏、清远军 间,并係沙磧,俗谓之旱海。”⒉泛指沙漠。明 何景明《述归赋》:“北旱海之烂灼兮,西太素之积阴。”《花城》1981年第2期:“汽车在号称八百里旱海的 科尔沁 东部大草原向西飞奔。”
- 9.
杏叶沙参释义:亦称“杏参”。多年生草本。或名荠苨。根入药,称南沙参。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荠苨》:“﹝薺苨﹞其根如沙参,而叶如杏,故 河 南人呼为杏叶沙参。苏颂《图经》杏参即此也。”
- 10.
沧浪亭释义:江苏省 苏州市 名园之一。 原为 五代 吴越 广陵王 钱元璙 的花园,后归 宋 苏舜钦。舜钦 在园内建亭曰“沧浪”,遂因亭名园。后又为 韩世忠 所有,俗称 韩王园。园内假山起伏,古木葱茏,径幽水曲,颇具一格。元 陈孚《平江》诗:“沧浪亭 下望 姑苏,千尺飞桥接 太湖。”参阅 宋 苏舜钦《沧浪亭记》、宋 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园策》。
- 11.
胥山释义:山名,相传因 伍子胥 而得名。有三:(1)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子胥 ﹞乃自剄死。吴王 闻之大怒,乃取 子胥 尸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 胥山。”一说 吴 阖闾 时已有 胥山 之名。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闔庐 之时大霸,筑 吴越城,城中有小城二,徙治 胥山。”(2)浙江省 杭州市 城内 吴山。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杭州府》:“吴山,《图经》云:‘春秋 时为 吴 南界故名。或曰以 子胥 名,譌 伍 为 吴 也。’亦名 胥
- 12.
胥门释义:⒈城门名。 即今 江苏省 苏州市 城西门。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胥门 外有九曲路,闔庐 造以游 姑胥之臺。”宋 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上:“胥门 者,子胥 居其旁,民以称焉。”明 梁辰鱼《浣纱记·显圣》:“今闻我兵战败,越 将入 吴,我且坐据 胥门,待其兵到。”⒉复姓。春秋 吴 有大夫 胥门巢。见《左传·哀公十一年》。
- 13.
蛇门释义:门名。 战国 春申君 在 吴 地所造。唐 陆广微《吴地记》:“蛇门 南面有陆无水,春申君 造以御 越 军,在巳地以属蛇,因号 蛇门。前汉 梅福 字 子贞,为 南昌 尉,避 王莽 乱政,称得仙,弃妻子,易姓名,有人见 福 隐市卒,即此门也。”宋 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上:“曰 蛇门 者,为其於十二位在巳也。又云:以 越 在巳地为木,蛇北向示 越 属 吴 也。”
- 14.
许市释义:⒈许京 的街市。《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父母婴孩,覆尸 许 市。”李善 注引《后汉书》:“建安 元年,迁都於 许。”⒉古地名。即今 江苏省 吴县 浒关墅。宋 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下:“许市 在郡西二十五里。《图经》云:秦皇 求 吴王 剑,白虎蹲於丘上,遂西走二十五里而失。剑不能得,地裂为池,因名其地曰 虎疁。盖此地是也。唐 讳虎,钱氏 讳鏐,故改云 许市。”宋 杨万里《将近许市望见虎丘》诗:“许市 人家远树前,虎邱 山色夕阳边。石桥分水入别港,茅屋垂杨仍钓船。”
- 15.
连州释义:⒈一州又一州。《汉书·王莽传下》:“盗贼始发,其原甚微……朝廷忽略,不輒督责,遂至延曼连州。”⒉州名。隋 置州,以州西南有 黄连岭 而名。唐 辖境相当今 广东省 连县、连南县、阳山县 等地。元 升为路,寻复旧。明 清 皆属 广州府。1911年废,改本州为县,属 广东省。唐 韩愈《送惠师》诗:“自来 连州 寺,曾未造城闉。”清 宋翔凤《题<宝庆图经形势疆域篇>》诗之三:“八排在 连州,羣 傜 所巢穴。”⒊州名。今 四川省 筠连县 一带。《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连州,县六:当为、都寧、逻游、罗龙、加平、清
- 16.
送穷释义:旧时驱送穷鬼的一种习俗。 其时日多有不同:(1)以正月晦日为送穷日。唐 韩愈《送穷文》李翘 注:“予尝见《文宗备问》云:‘顓頊 高辛 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为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却穷子。”自尔相承送之。’”唐 姚合《晦日送穷》诗之一:“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2)以正月二十九日为送穷日。《岁时广记·月晦》引《图经》:“池阳 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3)以正月初六为送穷日。《岁时广记·人日》引 宋
- 17.
邦图释义:邦邑图经。
- 18.
郭隗金释义:《文选·鲍照〈放歌行〉》:“岂伊白璧赐,将起 黄金臺。”李善 注:“《上谷郡图经》曰:‘黄金臺,易水 东南十八里。
- 19.
鍊骨释义:指道家修炼肌骨,使身形轻盈不朽。明 唐顺之《古镜歌》:“有如鍊骨老臞仙,血肉都捐秪灵气。”清 吴伟业《林屋洞》诗:“终当齎餱粮,鍊骨如飞鸿。”清 曹寅《栗花歌》:“图经果载鍊骨法,来日芒鞋竭蹙直入巉岏中。”
- 20.
閲览释义:看(文字、图表等)。 唐 元稹《进西北边图经状》:“右,臣今月二日进《京西京北图》一面,山川险易,细大无遗。犹虑幅尺高低,閲览有烦於睿鉴。”《宋史·卢多逊传》:“太祖 好读书,每取书史馆,多逊 预戒吏令白己,知所取书,必通夕閲览,及 太祖 问书中事,多逊 应答无滞。”柯岩《奇异的书简·她爱--祖国的明天》:“她尽量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与兴趣爱好,广泛地阅览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