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组词】:甲子。花甲(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组词】:甲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例句】:一甲(名为“进士及第”);二甲(名为“进士出身”);三甲(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组词】:盔甲。甲兵。甲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组词】:甲板。装甲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组词】:龟甲。(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组词】:指甲。(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组词】:保甲。甲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例句】:甲坼(外表裂开)。(10) 同“胛”,肩胛。
guǎn,(1) 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组词】:宾馆。旅馆。馆舍。(2) 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外交人员常驻的住所。【组词】:大使馆。领事馆。(3) 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组词】:茶馆。照相馆。(4) 一些文化工作场所。【组词】:报馆。博物馆。文化馆。馆藏。(5) 旧时指教学的地方。【组词】:家馆。蒙馆。坐馆。
1. 见“甲馆”。
⒈ 亦作“甲舘”。 汉 代楼观名。
引《汉书·元后传》:“甘露 三年,生 成帝 於 甲馆 画堂,为世适皇孙。”
南朝 梁简文帝 《叙南康简王薨上东宫启》:“常愿陪承 甲馆,同奉 画堂。”
⒉ 南北朝 宫廷藏书之馆。
引南朝 梁元帝 《上东宫古迹启》:“施宜 八分之巧, 元常 三体之妙; 史籀、李斯 之篆, 梁鸿、曹喜 之书,莫不总萃 桂宫,盈满甲馆。”
《北齐书·文苑传·樊逊》:“今所讎校,供拟极重,出自 兰臺,御诸甲馆。”
⒊ 上等宅第。
引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筑甲馆於 铜駞,并高门於北闕。”
宋 叶适 《朝奉大夫知惠州姜公墓志铭》:“方家 长山 时,甲舘上腴,几半一县。”
⒈ 汉代皇宫中的楼观。。
引《汉书·卷九八·元后传》:「甘露三年,生成帝于甲馆画堂,为世适皇孙。」
南朝梁·简文帝〈叙南康简王薨上东宫启〉:「常愿陪承甲馆,同奉画堂。」
⒉ 南北朝宫廷中的藏书馆。
引《北齐书·卷四五·文苑传·樊逊传》:「今所雠校,供拟极重,出自兰台,御诸甲馆。」
南朝梁·元帝〈上东宫古迹启〉:「施宜八分之巧,元常三体之妙;史籀、李斯之篆,梁鸿、曹喜之书,莫不总萃桂宫,盈满甲馆。」
⒊ 上等宅舍。
引南朝梁·沈约〈郊居赋〉:「筑甲馆于铜驼,并高门于北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