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ǐ,(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组词】: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组词】:太史。内史。(3) 古代官职。【组词】:刺史。御史。(4) 姓。
xué,(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组词】: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例句】: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3) 掌握的知识。【例句】: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组词】: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1. 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英[historiography;]
⒈ 研究、编纂人类社会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历史的学问。
引《晋书·石勒载记下》:“任播、崔濬,为史学祭酒。”
《宋史·杨亿传》:“真宗 称其才长於史学。”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史学》:“比来史学废絶,至有身处班列而朝廷旧章莫能知者。”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绪言》:“中国 史学工作者研究的任务甚为繁重。”
⒉ 唐 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参阅《唐会要·贡举中》。
⒈ 研究历史本质及其因果关系的学术。
1.这位史学教授的学问可谓茹古涵今,渊深而博大。
2.有的野心家随意篡改历史,颠倒黑白,弄得史学领域乌烟瘴气。
3.他不愧是博古通今的历史学家。
4.他的学问渊博,不愧是博古通今的历史学家。
5.他在史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当时被公认为天下第一。
6.不能因为一个女孩而丢掉了目标。我可不想被后世的史学家耻笑。
7.他的学问渊博,不愧是博古通今的歷史学家。
8.历史学科像森林一样神秘,你可一在刚发新叶时领略森林的美丽,也可在叶落时领略森林的意韵。
9.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政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史书可以彰善瘅恶,可以考论得失,可以遗鉴将来。
10.英国哲人科学家皮尔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历史学家。
11.历史学家批评项羽的妇人之仁,无疑失之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