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史学 史学的意思
shǐxué

史学

简体史学
繁体史學
拼音shǐ xué
注音ㄕˇ ㄒㄩ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ǐ,(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组词】: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组词】:太史。内史。(3) 古代官职。【组词】:刺史。御史。(4) 姓。

xué,(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组词】: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例句】: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3) 掌握的知识。【例句】: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组词】: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基本含义

研究历史的学问。

史学的意思

史学 [shǐ xué]

1. 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historiography;]

史学 引证解释

⒈ 研究、编纂人类社会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历史的学问。

《晋书·石勒载记下》:“任播、崔濬,为史学祭酒。”
《宋史·杨亿传》:“真宗 称其才长於史学。”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史学》:“比来史学废絶,至有身处班列而朝廷旧章莫能知者。”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绪言》:“中国 史学工作者研究的任务甚为繁重。”

⒉ 唐 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参阅《唐会要·贡举中》。


国语词典

史学 [shǐ xué]

⒈ 研究历史本质及其因果关系的学术。


史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业代码释义:1、考研专业前面的代码是专业代码,方便计算机和考生识别以及研究生招生管理。 2、专业代码前2位是学科大类,即: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3、专业代码还可以区分学硕、专硕,凡是第3位数字为5的专业就是专硕。如020204金融学是学硕,025100金融是专硕。
    • 2.
      东观续史释义: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 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
    • 3.
      两湖书院释义:清 张之洞 任 湖广 总督时在 湖北 武昌 设立的学校。学生为 湖南、湖北 两省生员,课程有经学、史学、理学、文学、算学、经济学六门。
    • 4.
      两都释义:⒈指东汉著名历史学家和辞赋家班固著的《两都赋》。两都指西汉的西都长安、东都洛阳。⒉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⒊--《后汉书.张衡传》
    • 5.
      中国人民释义:先秦时还没有“中国人民1”这个词,当时“中国”和“人民”都是单独使用,词义也不同于今天。 “中国”本意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诗传就训释为:“中国,京师也。”后来,“中国”也引申指中原地区、天下之中心等。而“人”与“民”,在先秦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民,众萌也。”那么,“中国人民”作为完整独立的语音单位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呢?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山西、山东、江南、塞北等地的物产,“皆中国人民所喜爱”
    • 6.
      乌龟壳释义:⒈即龟甲。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四:“历史学家对乌龟壳、金石文和地下挖出来的其他古东西还要去考,而这些同志对我们的时间不长的东西,却根本不理,也懒得去查。”此指刻有甲骨文的龟甲。江地《捻军史初探》:“皖 北的钻在‘堡寨’里的地主武装--民团,也纷纷从乌龟壳里伸出脑袋来蠢蠢欲动。”柳杞《好年胜景》:“那边山坡上倒塌了半边的乌龟壳,那原是 日本 人的炮楼哩。”《解放军报》7:“﹝战斗英雄﹞把……侵略者的乌龟壳放到距自己仅五十米的距离上打。”⒉詈词。喻指堡垒或坦克。
    • 7.
      仲豫释义:汉 末政论家、史学家 荀悦 的字。 《后汉书·荀悦传》:“悦 字 仲豫,俭 之子也。俭 早卒。悦 年十二能説《春秋》。”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正纬》:“平子 恐其迷学,奏令禁絶;仲豫 惜其杂真,未许煨燔。”唐 刘知几《史通·论赞》:“仲豫 义理虽长,失在繁富。”
    • 8.
      会计史学释义:中国会计史有两种定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阐述中国会计发展过程,探讨中国会计发展规律的专业历史学科,全称“中国会计史学”。
    • 9.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释义: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写的一部历史著作。共八卷,专门叙述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史事,止于公元前411年。按编年体记事,取材丰富、叙事严谨客观,为古希腊史学名著。
    • 10.
      僭伪释义:⒈指越礼不轨之事。《后汉书·孔融传》:“是时荆州牧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⒉旧指割据一方的非正统的王朝政权。《宋书·武帝纪下》:“姦宄具歼,僭伪必灭。”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伪,驯至丕平。”清赵翼《瓯北诗话·高青丘诗》:“独是张士诚有浙右时,羣彦多受其宫,青邱独屏居吴淞江上,其不仕僭伪,已有卓识。”白寿彝《谈史学遗产》:“《通鉴纲目》强调正统,就是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专拥护某一皇朝的统治,而对于反对这种统治的政治力量一概称作‘僭伪’。”
    • 11.
      僭僞释义:⒈指越礼不轨之事。 《后汉书·孔融传》:“是时 荆州 牧 刘表 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⒉旧指割据一方的非正统的王朝政权。《宋书·武帝纪下》:“姦宄具歼,僭伪必灭。”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伪,驯至丕平。”清 赵翼《瓯北诗话·高青丘诗》:“独是 张士诚 有 浙右 时,羣彦多受其宫,青邱 独屏居 吴淞江 上,其不仕僭伪,已有卓识。”白寿彝《谈史学遗产》:“《通鉴纲目》强调正统,就是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专拥护某一皇朝的统治,而对于反对这种统治的政治力量
    • 12.
      儒史释义:儒学和史学。
    • 13.
      凋废释义:衰落荒废。宋 苏轼《与千之姪书》:“近来史学凋废。去年作试官,问史传中事,无一两人详者。”
    • 14.
      割据政权释义:历史学名词,通常指在某国固有版图内占领一隅,但未列入中央政权有效管辖范围的地方势力。
    • 15.
      历史学释义: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叫史学。
    • 16.
      历史学家释义:指以撰写历史著作为职业或对历史学的创立、发展与应用付出努力的知识分子。 以历史为自己学术研究对象的人群,一般都是指在该领域颇有威望的人士。历史学家包括历史记录的编撰者和历史材料的研究者。
    • 17.
      历史释义: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地球的历史。人类的历史。⒉过去的事实:这件事早已成为历史。⒊过去事实的记载。⒋指历史学。
    • 18.
      古代东方释义:历史学上,指古代亚洲和非洲东北部各奴隶制国家。相对于欧洲(西方)而言。这些奴隶制国家主要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波斯以及古代中国等。它们都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 19.
      史学释义:历史学。
    • 20.
      史家释义:⒈史官或历史学家。⒉史书流派。

史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业代码释义:1、考研专业前面的代码是专业代码,方便计算机和考生识别以及研究生招生管理。 2、专业代码前2位是学科大类,即: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3、专业代码还可以区分学硕、专硕,凡是第3位数字为5的专业就是专硕。如020204金融学是学硕,025100金融是专硕。
    • 2.
      东观续史释义: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 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
    • 3.
      两湖书院释义:清 张之洞 任 湖广 总督时在 湖北 武昌 设立的学校。学生为 湖南、湖北 两省生员,课程有经学、史学、理学、文学、算学、经济学六门。
    • 4.
      两都释义:⒈指东汉著名历史学家和辞赋家班固著的《两都赋》。两都指西汉的西都长安、东都洛阳。⒉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⒊--《后汉书.张衡传》
    • 5.
      中国人民释义:先秦时还没有“中国人民1”这个词,当时“中国”和“人民”都是单独使用,词义也不同于今天。 “中国”本意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诗传就训释为:“中国,京师也。”后来,“中国”也引申指中原地区、天下之中心等。而“人”与“民”,在先秦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民,众萌也。”那么,“中国人民”作为完整独立的语音单位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呢?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山西、山东、江南、塞北等地的物产,“皆中国人民所喜爱”
    • 6.
      乌龟壳释义:⒈即龟甲。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四:“历史学家对乌龟壳、金石文和地下挖出来的其他古东西还要去考,而这些同志对我们的时间不长的东西,却根本不理,也懒得去查。”此指刻有甲骨文的龟甲。江地《捻军史初探》:“皖 北的钻在‘堡寨’里的地主武装--民团,也纷纷从乌龟壳里伸出脑袋来蠢蠢欲动。”柳杞《好年胜景》:“那边山坡上倒塌了半边的乌龟壳,那原是 日本 人的炮楼哩。”《解放军报》7:“﹝战斗英雄﹞把……侵略者的乌龟壳放到距自己仅五十米的距离上打。”⒉詈词。喻指堡垒或坦克。
    • 7.
      仲豫释义:汉 末政论家、史学家 荀悦 的字。 《后汉书·荀悦传》:“悦 字 仲豫,俭 之子也。俭 早卒。悦 年十二能説《春秋》。”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正纬》:“平子 恐其迷学,奏令禁絶;仲豫 惜其杂真,未许煨燔。”唐 刘知几《史通·论赞》:“仲豫 义理虽长,失在繁富。”
    • 8.
      会计史学释义:中国会计史有两种定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阐述中国会计发展过程,探讨中国会计发展规律的专业历史学科,全称“中国会计史学”。
    • 9.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释义: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写的一部历史著作。共八卷,专门叙述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史事,止于公元前411年。按编年体记事,取材丰富、叙事严谨客观,为古希腊史学名著。
    • 10.
      僭伪释义:⒈指越礼不轨之事。《后汉书·孔融传》:“是时荆州牧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⒉旧指割据一方的非正统的王朝政权。《宋书·武帝纪下》:“姦宄具歼,僭伪必灭。”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伪,驯至丕平。”清赵翼《瓯北诗话·高青丘诗》:“独是张士诚有浙右时,羣彦多受其宫,青邱独屏居吴淞江上,其不仕僭伪,已有卓识。”白寿彝《谈史学遗产》:“《通鉴纲目》强调正统,就是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专拥护某一皇朝的统治,而对于反对这种统治的政治力量一概称作‘僭伪’。”
    • 11.
      僭僞释义:⒈指越礼不轨之事。 《后汉书·孔融传》:“是时 荆州 牧 刘表 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⒉旧指割据一方的非正统的王朝政权。《宋书·武帝纪下》:“姦宄具歼,僭伪必灭。”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伪,驯至丕平。”清 赵翼《瓯北诗话·高青丘诗》:“独是 张士诚 有 浙右 时,羣彦多受其宫,青邱 独屏居 吴淞江 上,其不仕僭伪,已有卓识。”白寿彝《谈史学遗产》:“《通鉴纲目》强调正统,就是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专拥护某一皇朝的统治,而对于反对这种统治的政治力量
    • 12.
      儒史释义:儒学和史学。
    • 13.
      凋废释义:衰落荒废。宋 苏轼《与千之姪书》:“近来史学凋废。去年作试官,问史传中事,无一两人详者。”
    • 14.
      割据政权释义:历史学名词,通常指在某国固有版图内占领一隅,但未列入中央政权有效管辖范围的地方势力。
    • 15.
      历史学释义: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叫史学。
    • 16.
      历史学家释义:指以撰写历史著作为职业或对历史学的创立、发展与应用付出努力的知识分子。 以历史为自己学术研究对象的人群,一般都是指在该领域颇有威望的人士。历史学家包括历史记录的编撰者和历史材料的研究者。
    • 17.
      历史释义: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地球的历史。人类的历史。⒉过去的事实:这件事早已成为历史。⒊过去事实的记载。⒋指历史学。
    • 18.
      古代东方释义:历史学上,指古代亚洲和非洲东北部各奴隶制国家。相对于欧洲(西方)而言。这些奴隶制国家主要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波斯以及古代中国等。它们都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 19.
      史学释义:历史学。
    • 20.
      史家释义:⒈史官或历史学家。⒉史书流派。

史学造句

1.这位史学教授的学问可谓茹古涵今,渊深而博大。

2.有的野心家随意篡改历史,颠倒黑白,弄得史学领域乌烟瘴气。

3.他不愧是博古通今的历史学家。

4.他的学问渊博,不愧是博古通今的历史学家。

5.他在史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当时被公认为天下第一。

6.不能因为一个女孩而丢掉了目标。我可不想被后世的史学家耻笑。

7.他的学问渊博,不愧是博古通今的歷史学家。

8.史学科像森林一样神秘,你可一在刚发新叶时领略森林的美丽,也可在叶落时领略森林的意韵。

9.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政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史书可以彰善瘅恶,可以考论得失,可以遗鉴将来。

10.英国哲人科学家皮尔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历史学家。

11.史学家批评项羽的妇人之仁,无疑失之偏颇。

史学(shixu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史学是什么意思 史学读音 怎么读 史学,拼音是shǐ xué,史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史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