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ng,(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组词】:平地。平面。平原。(2) 均等。【组词】: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组词】:平列。平局。平辈。(4) 安定、安静。【组词】:平安。平服。(5) 治理,镇压。【组词】:平定。(6) 抑止(怒气)。【例句】:他把气平了下去。(7) 和好。【例句】:“宋人及楚人平”。(8) 一般的,普通的。【组词】:平民。平庸。平价。平凡。(9) 往常,一向。【例句】: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10) 汉语四声之一。【组词】:平声。平仄。(11) 姓。(12) 〔平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qì,(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组词】:气体。(2) 呼吸。【组词】: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组词】: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组词】: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组词】: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例句】: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组词】: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组词】: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组词】:痰气。湿气。(10) 景象。【组词】: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1. 平和之气。《管子·侈靡》:“沮平气之阳,若如辞静。”尹知章注:“言欲沮败平和之阳气,默至而无形声如辞言之静者。”一说,谓正气。郭沫若等集校:“'平气'谓正气。正气方兴,在上者每思有以'沮'之。”
2. 谓使心平气和。
4. 又称“恒气”。推算节气的一种方法。即把一个回归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对应二十四个节气,节气之间平均即得十五天多。我国古历除清代颁行者外,都采用平气。
⒈ 平和之气。
引《管子·侈靡》:“沮平气之阳,若如辞静。”
尹知章 注:“言欲沮败平和之阳气,默至而无形声如辞言之静者。”
一说,谓正气。 郭沫若 等集校:“‘平气’谓正气。正气方兴,在上者每思有以‘沮’之。”
⒉ 谓使心平气和。
引《庄子·庚桑楚》:“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
郭象 注:“平气则静。”
⒊ 又称“恒气”。推算节气的一种方法。即把一个回归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对应二十四个节气,节气之间平均即得十五天多。我国古历除 清 代颁行者外,都采用平气。
1.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声厉色?
2.老妈总是心平气和的跟我说话,可我总是不听。黄国熙。
3.老刘总是那么心平气和的,我从未见他发过脾气。
4.在考虑大事时,必须心平气和,不急不躁。
5.做什么事情和做什么东西都要心平气和的慢慢做,要不然就什么事都做不成。
6.李明在家老是淘气,但他的父母总是心平气和地教育他。
7.前几天我和好朋友吵架了,不过等到我们都意识到是自己错了的时候,又马上能心平气和的和好。
8.每次我要是犯了什么错误,妈妈总是先心平气和地跟我讲道理,除非我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妈妈才会打我。
9.我不小心把同学的衣服弄上了墨水,同学不但没有骂我,还心平气和对我说:“没关系,回家洗洗就好了”。
10.面对学生家长的无端指责,张老师心平气和地加以解释。
11.意见有分歧时,我们需要心平气和去解决。
12.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
13.感觉意粗和性躁的性格特征随着诸多经历增多而逐渐趋于心平气和,也许一事无成的态势会得到些缓解。
14.在愁苦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
15.即使他脸色铁青,非常生气,也在一瞬间恢复了过来,因为他知道教育孩子不可以粗暴行事,要心平气和。
16.骂人只会先脏了自己的嘴,有本事骂人都骂得心平气和。
17.他心平气和,不因众说纷纭而坐立不安。
18.老古说话一向都是心平气和的。
19.只见父亲斜倚在沙发靠背上,随意地摆弄健身球,心平气和,神情安详。
20.这次期中考试我的成绩不好,但妈妈没批评我,而是心平气和的和我说,下次努力会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