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命 [cè mìng]
1. 古代帝王封立继承人、后妃及诸王大臣的命令。
3. 指册立或册封之事。
册命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封立继承人、后妃及诸王大臣的命令。
引《书·顾命》:“太史秉书,由宾阶隮,御王册命。”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太史东面,於殯西南而读策书,以命王嗣位之事。”
⒉ 指册立或册封之事。
引《文献通考·帝系四》引 晋穆帝 《册皇后文》:“皇帝使使持节兼太保侍中太宰 武陵王 晞 册命故散骑侍郎女 何氏 为皇后。”
《新唐书·沉既济传》:“且太后遗制,自去帝号,及 孝和 上謚, 开元 册命,而后之名不易。”
《清史稿·礼志七》:“嘉庆 元年,立 孝淑睿皇后,册命日,会太上皇帝千秋宴讫还宫,帝、后诣前行礼。”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四章第一节:“﹝ 城濮 ﹞战后, 晋文公 在 践 土( 河南 原阳 西南),会盟诸侯, 周 天子也被召来参加,册命 晋文公 为‘侯伯’(霸主)。”
国语词典
册命 [cè mìng]
⒈ 册封的命令。
引《书经·顾命》:「太史秉书,由宾阶隮,御王册命。」
《新唐书·卷一三二·沈既济传》:「且太后遗制,自去帝号,及孝和上谥,开元册命,而后之名不易。」
册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奏释义:指书简、奏章等。《史记·儒林列传》:“宽 为人温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书、书奏,敏於文,口不能发明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书奏箴铭,生於《春秋》者也。”王利器 集解:“《文心雕龙·书记》篇:‘书者,舒也,舒布其言,陈之简牘,取象於《夬》,贵在明决而已。’又《奏启》篇:‘奏者,进也,言敷於下,情进於上也。’”唐 元稹《刘君墓志铭》:“凡 乌 之战阵、谋取、案牘、书奏之事,皆咨之。”宋 曾巩《<类要>序》:“其在朝廷五十餘年,常以文学谋议为任,所为赋颂、铭碑、制詔、册命、书奏、议论之文传天下
- 2.
典册释义:⒈亦作“典策”。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杨伯峻 注:“典策谓典籍简册。”《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壬辰,晋 太子 炎 绍封袭位,总摄百揆,备物典册,一皆如前。”宋 苏舜钦《上孙冲谏议书》:“然而典策之奥,治词之法,不越此有言而又笔之者,斯亦可尚。”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虽然,热心之事,无所凭藉,而徒以高文典册,讽詔世俗,则权不我操。”⒉帝王的册命。南朝 梁 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以今月令辰,肃膺典册。”《陈书·高祖纪上》:“今将授公
- 3.
册书释义:⒈史册,史籍。⒉册命之书,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封赠等事的诏书。⒊指一般诏书。⒋明清时向官府承包若干户钱粮的税吏。
- 4.
册匣释义:盛放册命的盒子。
- 5.
册文释义:文体名。简称“册”。原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只用于帝王封赠臣下;后世应用渐繁,有祝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等名目,凡祭告、上尊号及诸祀典,均得用之。《文选》列有“册”的一类,收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上亲郊庙,册文皆曰‘恭荐岁事’。”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卷一:“ 真宗 将立 明肃 作后,令 丁谓 諭旨於 杨大年 ,令作册文。”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上御 保和殿 ,颁赐册文、香帛,给御盖一、龙纛二、御仗二
- 6.
册命释义:⒈古代帝王封立继承人、后妃及诸王大臣的命令。《书·顾命》:“太史秉书,由宾阶隮,御王册命。”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太史东面,於殯西南而读策书,以命王嗣位之事。”⒉指册立或册封之事。《文献通考·帝系四》引 晋穆帝《册皇后文》:“皇帝使使持节兼太保侍中太宰 武陵王 晞 册命故散骑侍郎女 何氏 为皇后。”《新唐书·沉既济传》:“且太后遗制,自去帝号,及 孝和 上謚,开元 册命,而后之名不易。”《清史稿·礼志七》:“嘉庆 元年,立 孝淑睿皇后,册命日,会太上皇帝千秋宴讫还宫,帝、后诣前行礼。”郭沫若《中国史稿
- 7.
册奏释义:册命、章奏之类的文书。
- 8.
准式释义:⒈标准,准则。清 顾炎武《日知录·封国》:“宋 时封国,大小之名,皆有準式。”⒉作为标准模式。《明史·周忱传》:“又请敕工部颁铁斛,下诸县準式,革粮长之大入小出者。”⒊标准;楷模。南朝 宋 鲍照《论国制启》:“当今世问政睦,藩国相望,君举必书,动成准式。”南朝 梁 萧统《<文选>序》:“若夫 姬公 之籍,孔父 之书,与日月俱悬,鬼神争奥,孝敬之准式,人伦之师友。”⒋依照准则或样式。唐 孙逖《立忠王为皇太子制》:“宜膺择嗣之举,俾受昇储之命,可立为皇太子,仍取来月内择日册命,所司准式主者施行。”清 潘荣
- 9.
受册释义:接受册命。 宋 洪迈《夷坚甲志·伪齐咎证》:“伪 齐 受册之初,告天祝版,吏误书年号为 靖康。”宋 岳珂《桯史·李顺吴曦名谶》:“较其即位受册之日不差毫髮。”清 吴伟业《思陵长公主挽诗》:“受册威仪定,传烽羽檄忙。”
- 10.
尹氏释义:官名。掌管册命臣工之事。
- 11.
归复释义:⒈回归;回还。《汉书·刘向传》:“骨肉归復於土,命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二班》:“两儿遣逆先生,尚未归復,必迷途矣。”⒉归服。《三国志·吴志·孙登传》:“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復,近者尽力。”《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十年》:“己厖歷 今为可汗,尚寓 安西,俟其归復牙帐,当加册命。”
- 12.
彻缀释义:《书·顾命》:“兹既受命还,出缀衣于庭。越翼日乙丑,王崩。”孔 传:“缀衣,幄帐。羣臣既退,彻出幄帐於庭。”孔颖达 疏:“王病重,不復能临此坐,故彻出幄帐於庭,将欲为死备也。”后因以“彻缀”为帝王死去的婉辞。《旧唐书·睿宗纪》:“为王恳辞,未行册命,所以东宫虚位,至于歷年。彻缀在辰,祸变仓卒,后掖称制,计立冲人。”按,此指 景龙 四年,韦后 毒死 中宗。
- 13.
敕牒释义:⒈诏书的一种。 《新唐书·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立皇后、皇太子,封诸王,临轩册命则用之……七曰敕牒,随事承制,不易於旧则用之。”⒉授官的文书,委任状。《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旧制,吏部给告身,先责其人输朱胶綾轴钱。丧乱以来,贫者但受敕牒,多不取告身。”胡三省 注:“受敕牒以照验供职,苟得一时之禄利;告身,无其钱则不及取矣。”
- 14.
玺册释义:亦作“璽策”。玉玺和册命文书。《晋书·王谧传》:“及 玄(桓玄)将篡,以 謐 兼太保,奉璽册诣 玄。”《魏书·术艺传·王显》:“四年正月,世宗 夜崩,肃宗 践祚。显参奉璽策,随从临哭,微为忧惧。”《魏书·术艺传·王显》:“及 世宗 崩,肃宗 夜即位,受璽册。”清 洪昇《长生殿·闻铃》:“寡人自离 马嵬,饱尝辛苦。前日遣使臣賫奉璽册,传位太子去了。”
- 15.
纶册释义:皇帝的册命。
- 16.
读命释义:宣读册命。
- 17.
进画释义:⒈谓献计策划。 《隋书·房陵王勇传》:“﹝ 萧子宝 ﹞进画姦谋,要射荣利,经营间构,开造祸端。”⒉谓进呈文件给皇帝圈阅审批,然后发布施行。《新唐书·百官志二》:“凡詔旨制敕,璽书册命,皆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行。”《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二月辛亥,安禄山 使副将 何千年 入奏,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 汉 将,上命立进画,给告身。”胡三省 注:“进画者,命中书为发日敕,进请御画而行之。”《明史·职官志一》:“凡上之达下,曰詔,曰誥,曰制,曰册文,曰諭,曰书,曰符,曰令,曰檄,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